科孚宣言

✍ dations ◷ 2025-05-20 05:11:47 #1917年7月,塞尔维亚条约

科孚宣言,是使南斯拉夫王国的成立成为可能的协议。

1916年,流亡中的塞尔维亚议会,在科孚岛市立剧院的一次会议上,提议建立南斯拉夫王国。 1917年7月20日,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在英法的政治支持下,科孚岛上,《科孚宣言》由流亡中的南斯拉夫委员会(英语:Yugoslav Committee)代表奥匈帝国内的斯洛维尼亚人、克罗埃西亚人和塞尔维亚人,与塞尔维亚王国的代表们,根据民族自决的原则签署。

作为建立新国家的第一步,《科孚宣言》将南斯拉夫设计成在卡拉乔杰维奇王朝统治下的君主立宪国家,拥有不可分割的领土与统一的权力。三个民族,拉丁字母与西里尔字母,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新国家允许宗教自由,及普遍选举。 《科孚宣言》规定由立宪会议建立作为所有权力来源的宪法。

《科孚宣言》最后总结:“这个国家将保证自身民族的独立与民族全面进步和文明,成为对抗德国人压迫强而有力的堡垒”。

塞尔维亚王国首相尼古拉‧帕希奇和克罗埃西亚流亡者安特‧特鲁姆比奇是负责《科孚宣言》措辞的重要人物。他们努力克服塞尔维亚方面的抵抗。透过对被打败的奥匈帝国单方面的领土掠夺,帕希奇和塞尔维亚的执政党企图拓展大塞尔维亚。然而,俄罗斯二月革命的爆发,使塞尔维亚被迫退出外交谈判桌。帕希奇做出妥协,签署《科孚宣言》,并试图在幕后败坏南斯拉夫委员会的声誉,以免协约国在终战之后认为该委员才是合法流亡政府。

最终,1918年12月1日,塞尔维亚人、克罗地亚人和斯洛文尼亚人王国成立。 特鲁姆比奇被任命为外交大臣,而帕希奇则在王国成立初期暂时失去权力,斯托扬·普罗蒂奇成为首相。

相关

  • 毒品战争毒品战争,是美国主要政治术语,常用于表示美国联邦政府对于毒品的防制而做出的行动,即军事支援(英语:military aid)、军事干预、减少非法药品交易(英语:Illegal drug trade)。这一举措
  • 凯氏温标热力学温标,又称开尔文温标、绝对温标,简称开氏温标,凯氏温标,是一种标定、量化温度的方法。它对应的物理量是热力学温度,或称开氏度,符号为K,为国际单位制中的基本物理量之一;对应
  • 玫瑰金玫瑰金是一种金与铜的贵金属合金,由于颜色艳丽且硬度高于纯金、延展性强,而被用于首饰制造,又被称为粉金、红金和紫金。由于其在19世纪初的俄国被广泛使用,因此也被称为俄罗斯金
  • 省份阿根廷被分成23个省(provincias)和1个联邦首都区(capital federal),括号内为首府:(1) No incluye 980.874 km² de la Antártida Argentina y las Islas del Atlántico Sur ocu
  • 石 斌石斌(?-349年),中国五胡十六国时代人物,后赵太祖石虎的儿子,母亲齐氏,在石虎妃嫔中低贱无宠。石勒即位为皇帝,封石斌为左卫将军,封为太原王。在石勒死后,石虎控制了新君石弘,石斌改为章
  • 詹姆士·麦迪逊詹姆士·麦迪逊(英语:James Madison Jr.,1751年3月16日-1836年6月28日),是位美国政治家、开国元勋、第四任总统 (1809年-1817年)。因在起草和力荐《美国宪法》和《权利法案》中的关键
  • 武装直升机武装直升机(Armed helicopter)是装备了航空武器的军用直升机。按其用途可分为:按军种又可分为:
  • 姐妹分体交换姐妹分体交换(Sister chromatid exchange, 缩写 SCE),是两个同卵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基因材料交换。减数分裂中,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的染色体叫做同源染色体。同源染色体 两
  • 准静态过程在热力学里,准静态过程是系统总和环境处于热平衡的过程。现实中准静态过程不存在,但“足够(sufficiently)缓慢”的过程可视为一良好的近似。准静态过程可以可逆,亦可不可逆。当
  • 本·巴雷斯本·巴雷斯(Ben A. Barres,1954年9月13日–2017年12月27日)是美国史丹佛大学的神经生物学家 。他的研究集中于 神经系统中神经元与神经胶质细胞间的交互作用。从2008年开始,他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