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孚宣言

✍ dations ◷ 2025-07-21 19:27:09 #1917年7月,塞尔维亚条约

科孚宣言,是使南斯拉夫王国的成立成为可能的协议。

1916年,流亡中的塞尔维亚议会,在科孚岛市立剧院的一次会议上,提议建立南斯拉夫王国。 1917年7月20日,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在英法的政治支持下,科孚岛上,《科孚宣言》由流亡中的南斯拉夫委员会(英语:Yugoslav Committee)代表奥匈帝国内的斯洛维尼亚人、克罗埃西亚人和塞尔维亚人,与塞尔维亚王国的代表们,根据民族自决的原则签署。

作为建立新国家的第一步,《科孚宣言》将南斯拉夫设计成在卡拉乔杰维奇王朝统治下的君主立宪国家,拥有不可分割的领土与统一的权力。三个民族,拉丁字母与西里尔字母,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新国家允许宗教自由,及普遍选举。 《科孚宣言》规定由立宪会议建立作为所有权力来源的宪法。

《科孚宣言》最后总结:“这个国家将保证自身民族的独立与民族全面进步和文明,成为对抗德国人压迫强而有力的堡垒”。

塞尔维亚王国首相尼古拉‧帕希奇和克罗埃西亚流亡者安特‧特鲁姆比奇是负责《科孚宣言》措辞的重要人物。他们努力克服塞尔维亚方面的抵抗。透过对被打败的奥匈帝国单方面的领土掠夺,帕希奇和塞尔维亚的执政党企图拓展大塞尔维亚。然而,俄罗斯二月革命的爆发,使塞尔维亚被迫退出外交谈判桌。帕希奇做出妥协,签署《科孚宣言》,并试图在幕后败坏南斯拉夫委员会的声誉,以免协约国在终战之后认为该委员才是合法流亡政府。

最终,1918年12月1日,塞尔维亚人、克罗地亚人和斯洛文尼亚人王国成立。 特鲁姆比奇被任命为外交大臣,而帕希奇则在王国成立初期暂时失去权力,斯托扬·普罗蒂奇成为首相。

相关

  • 髓鞘碱性蛋白1BX2, 1FV1, 1HQR, 1YMM, 1ZGL· internode region of axon · neuronal cell body· synaptic transmission · central nervous system development · axon ensheathm
  • 奈姆蒂姆萨夫二世奈姆蒂姆萨夫二世(英语:Merenre Nemtyemsaf II)(或译为麦伦拉二世、莫润尔二世),古埃及古王国时期第六王朝的国王,作为儿子继承了父亲佩皮二世的王位。在位短暂,登基几个月后即为诸
  • 花东纵谷平原花东纵谷是位于台湾东部的一个纵谷,因横跨花莲、台东两县而得名,也是上述两县的精华地带所在。有时因地理位置而另称东台纵谷,在台湾日治时期也被称为中仙道平野或中仙道。其由
  • 芋头芋(学名:Colocasia esculenta)或芋艿,俗称“芋头”,为天南星科芋属植物,其球状地下茎(块茎)可食用亦可入药,在大洋洲诸岛是波利尼西亚人传统主要粮食;全年皆有产,花期在秋季。最早栽种
  • 刘克襄刘克襄(1957年1月8日-),台湾台中县乌日人,本名刘资愧,台湾作家、自然观察解说员,中国文化大学新闻系毕业,外号“鸟人”。刘克襄从事自然观察、历史旅行与旧路探勘十余年。至今出版诗
  • 亚特·加芬克尔亚特·加芬克尔(英语:Art Garfunkel,1941年11月5日-)原名亚瑟·艾拉·加芬克尔(英语:Arthur Ira Garfunkel),是赢得格莱美奖的美国歌手,及曾获得金球奖提名的演员。最为大众所熟悉是他
  • 马里-皮埃尔·柯尼希马里-皮埃尔·柯尼希(法语:Marie-Pierre Kœnig,1898年10月10日-1970年9月2日),法国将军。他指挥的自由法国旅1942年在北非比尔哈凯姆战役(英语:Battle of Bir Hakeim)成功阻击了隆美
  • 科尔莱奥内坐标:37°49′N 13°18′E / 37.817°N 13.300°E / 37.817; 13.300科尔莱奥内(意大利语:Corleone,意大利语发音:),又名柯里昂镇,是意大利巴勒莫省的一个市镇。几位黑手党老大都来自
  • 球盖菇科球盖菇科(学名:Strophariaceae)是担子菌门伞菌目的一个科,于1946年由洛夫·辛格与亚历山大·H·史密斯(英语:Alexander H. Smith)定义。其下包含18个属,共约1300种。本科物种的一项
  • 我们与天空的距离我们与天空的距离(希腊语:Η Απόσταση Ανάμεσα στον Ουρανό κι Εμάς)是一部2019年发行的希腊法国合拍的电影短片。编剧和导演是瓦西利斯·基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