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脑障蔽

✍ dations ◷ 2025-05-16 11:51:33 #血脑障蔽
脑血管障壁(英语:blood–brain barrier ,BBB),也称为血脑屏障或血脑障壁,指在血管和脑之间有一种选择性地阻止某些物质由血液进入大脑的“屏障”。19世纪末,保罗·埃尔利希在一个实验中发现了这个屏障。保罗·埃尔利希当时是位微生物学家,他当时正研究染色技术,目的在于使微形生物结构能被看见。这些染色剂中,尤其苯胺在当时,常被使用。当将苯胺注入生物体内的时候,这个生物的所有器官都会被染色,唯独脑细胞没有被染色。当时,埃尔利希将此现象归咎为脑细胞没有吸收足够的染色剂。许多年后,埃尔利希的学生,Edwin Goldmann将苯胺直接注入脊髓中,这时脑细胞被染上颜色,但是身体其他地方却没有被染色。这个现象,明显展现出脑和身体其他组织有一层屏障,当时由于找不到“屏障”,因此血管被认为是那层屏障。直到1960年代,扫描式电子显微镜被用于医学研究的时候,这层神秘的屏障才被发现。脑血管障壁的结构主要有三层,由管内开始算起:脑血管障壁几乎不让任何物质通过,除了氧气、二氧化碳和血糖,大部分的药和蛋白质由于分子结构过大,一般无法通过。与其他组织,譬如肌肉组织的毛细血管内皮细胞相比较,脑毛细血管内皮细胞的胞饮作用很微弱。因此,对脑毛细血管内皮细胞来说,借胞饮作用转运物质(大分子和电解质)的能力是很有限的,这就更加强了脑毛细血管壁的屏障功能。脑血管障壁的功能是避免脑受到化学传导物质的影响。由于身体很多功能都由脑经由荷尔蒙的分泌来控制,如果让化学传导物质在脑里自由流动,可能会造成反馈现象。因此,若要脑部功能维持正常运作,脑血管障壁的存在是必要的。另一方面,脑血管障壁的存在也使脑部不会受到病菌的感染。多发性硬化症(Multiple Sclerosis;MS)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的疾病,也就是说它的病变位于脑部或脊髓。一般认为这是一种自体免疫疾病,意思是个体的免疫系统攻击自己的组织。在多发性硬化症,免疫系统攻击髓鞘质。但是,当一个人突然病发时,用磁共振影像扫描却发现部分的脑或脊椎的脑血管障壁受到破坏,使T细胞能够进入,并破坏髓鞘。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在诊断上容易误诊为多发性硬化症,须经由核磁共振扫描及(nmo-antibody)AQP4-antibody专一抗体检测才得以确诊。视神经脊髓炎在病理机制目前仍待进一步厘清,但针对于部分机制已确定AQP4-antibody 所造成的进行性多灶性白质脑病是一种罕见的亚急性脱髓鞘脑病。进行性多灶性白质脑病总是发生于细胞免疫反应缺陷的病人。通常能在艾滋病病患者见到。

相关

  • 信息经济信息经济是一个松散的名词,用来描述随着信息活动和信息产业增加的一种经济。当前并没有关于信息经济的共同定义。这是由于事实上研究者只关心部分信息活动的增加,而不是它有无
  • 连写体合字、连字、连结字或合体字(英语:Ligature),在西方字体排印学中一般表示将多于一个字母的合成一个字形。如印刷品中常常将拉丁字母两个字母fi的i上一点常与f的一钩合并,而德语字
  • 阿法南方古猿阿法南方古猿(学名:Australopithecus afarensis),又名阿法南猿或南方古猿阿法种,是大约生存于390-290万年前已灭绝的人科。它与较年轻的非洲南方古猿一样,身形都比较修长。研究发
  • 古代汉语古代汉语是与现代汉语相对而言的,它是汉族祖先及其后代在古代的语言。一般人心目中的古代汉语的面貌在语音上为唐诗宋词等韵文,文字上体现为王羲之、欧阳询、柳公权、颜真卿等
  • 世袭世袭君主制(英语:Hereditary monarchy),是君主制政体的最常见形式。世界上大多数现存及曾经存在的君主制国家采用这种政体。与其相对的制度是选举君主制。在世袭君主制制度中,所
  • 耗散结构理论耗散系统(Dissipative system)是指远离热力学平衡状态的开放系统,此系统和外环境交换能量、物质和熵而继续维持平衡,对这种结构的研究,解释了自然界许多以前无法解释的现象。耗散
  • 核糖开关核糖开关 (英语:Riboswitch)是位于信使RNA(mRNA)上可结合小分子配基的操控元件。一般情况下,与配基结合的核糖开关通过改变二级结构或高级结构而改变其与下游信使RNA的相互作用
  • 金童玉女传统宗教仪式:神明秘密社会:金童玉女为道教对得道之真人居处的仙童与仙女侍从之称呼。唐徐彦伯《幸白鹿观应制》有“金童擎紫药,玉女献青莲”句。观音大士身旁有善才尊者与龙女
  • 钱币是国家或地区正式发行的货市。钱币包括主币和辅币,以及货币文化的衍生物。研究钱币的学问称为钱币学。
  • 按蚊见内文疟蚊属(学名:Anopheles),别称按蚊或马拉利亚蚊,是蚊科(Culicidae)下的一属,成虫的特征是翅膀大多数有斑,停留时身体与停留面保持一角度。其中有30—40种是疟原虫属生物的寄主,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