铣床

✍ dations ◷ 2025-04-02 12:12:25 #铣床
铣床是一种主要用于金属切削的机床,于1818年由包括埃里·惠特尼在内的数位美国机械工程师共同发明。以铣刀作为刀具加工工件表面这种方法叫做铣削。铣床用来切削平面,或者用特殊形状的铣刀铣出成型表面、螺旋槽或齿轮的齿形等。铣削时,工件装在工作台上或分度头等附件上,铣刀作旋转的切削运动,辅以工作台作进给运动。卧式铣床、立式铣床、龙门铣床、仿形铣床双头铣床万能铣床。万能铣床工作台可以在水平方向旋转一定角度,并附有立铣头等,应用范围广。另外也有木工铣床,用于加工木材的各种成型表面和凹凸榫槽等,结构比较简单。铣床所用刀具可分为 立铣刀、键槽铣刀、三面刃铣刀、齿轮铣刀、角度铣刀、T型槽铣刀、燕尾铣刀、锯片铣刀等。在铣削作业质量可能会出现一些挑战。最常见的问题如下表所示:从可确定的,按下列公式刀具主轴每分钟的转速测定切削速度:VC是剪切速率,n为转速的工具,DC是刀具直径。V c [ m m i n ] = n   [ m i n − 1 ] × π × D c [ m m ] 1000 [ mm m ] {displaystyle V_{c}left={frac {n mathrm {} times pi times mathrm {D_{c}} }{1000left}}}切割速度是决定刀具长度的主要因素。高速切削加工费时少,但刀具磨损也快。加工工具和手册的制造商提供适当的工具切割速度或固定期限的刀具寿命,例如,分上的关键数据。有时需要调整切割速度快,持续时间从不同的工具和优化生产力,剪切速率值乘以修正系数。此校正因子和刀具的切削操作的长度之间的关系不是线性的。剪切率可能导致过度磨损很快尖端的工具,公差加工损失尖端的塑性变形,在一般情况下,工质变差。此外,切割速度太低可能会导致高达边缘形成的工具,在排屑和加工时间增加的困难,导致生产效率低和成本高加工。机床主轴的旋转速度通常在每分钟转速(RPM)表示。在传统的铣床是一个有限的范围内,对主电机和机变速箱的速度旋转的速度取决于速度。在数控铣床,控制与反馈系统,在任何速度的速度范围内可以选择这样的速度,最高车速。该工具的转速是成正比的切削速度和刀具直径成反比。n   [ min − 1 ] = V c [ m min ] × 1000 [ mm m ] π × D c [ m m ] {displaystyle n ={V_{c}lefttimes 1000left over pi times D_{c}}}切削深度和切削深度(P)是切屑从工件表面分离层的深度。通常以毫米(mm)表示切削深度,主要取决于被加工材料性质,尺寸精度的要求,机床的刚性,据此选择刀具的大小,尖端半径和形状。粗加工时,尖端半径较小,以适应更高切深度和进给率。精加工时,切削深度应该减小。有效切割长度(LA)的最大值,直接关系到尖端边缘的长度取决于切割深度(P)和位置角(κr)的l a = p × cos ⁡ ( κ r ) {displaystyle la=ptimes cos(kappa _{r})}铣床计算加工时间时,必须考虑到被加工件,刀具。这个长度取决于铣削的类型。例如,预计长度近似重合与刀具直径的一半;铣槽不同,那么凹槽的深度和刀具的直径也不同.轮廓铣削加工长度取决于刀具的直径和异形曲面。加工时间可以从下面的公式计算。T m   [ m i n ] = L o n g i t u d   d e   a p r o x i m a c i o ´ n   [ m m ] + L o n g i t u d   p i e z a   [ m m ] f   [ m m / m i n ] {displaystyle T_{m} mathrm {} ={Longitud de aproximaci{acute {o}}n mathrm {} +Longitud pieza mathrm {} over f mathrm {} }}其中 Tm是加工时间,f 是进给速度。切削力是一个需要考虑的参数,以防止在刀具和工件的破损和变形.这个参数是一个进步铣削功能,切割速度快,可加工的材料,材料的硬度,刀具的特点和切屑的平均厚度。所有这些因素都包含在一个名为特定的切削力,单位是N / mm²通常表示需要执行一个特定的加工切削功率(Pc)千瓦(kW)和排屑,具体的切削力和路由器的性能体积值计算。这个特定的切削力(Kc)是根据被加工材料,刀具几何形状,切屑厚度等类型确定。为了获得正确的功率值,得到的值应除以一个给定的无量纲值,考虑到机器(p)的性能。这个值是有效的切削加工性能之间的比例,即在该工具所需的功率;关于电源消耗本机的主传动电机。P c   [ k W ] = A c   [ m m ] × p   [ m m ] × f   [ m m m i n ] × k c [ N m m 2 ] 60 [ s m i n ] × 10 3 [ m m m ] × 10 3 [ W k W ] × ρ = A c × p × f × k c 60 × 10 6 × ρ {displaystyle P_{c} mathrm {} ={A_{c} mathrm {} times p mathrm {} times f mathrm {left} times k_{c}mathrm {left} over 60mathrm {left} times 10^{3}mathrm {left} times 10^{3}mathrm {left} times rho }={A_{c}times ptimes ftimes k_{c} over 60times 10^{6}times rho }}其中 Pc 是切削功率,Ac 是切割宽度,p 切削深度,f 是进给率,Kc 是具体的切削力,p 是机器的性能。当在铣床工作时,必须遵守某些规定,以确保不会发生任何事故造成可能的伤害。

相关

  • 水危机水危机是联合国及其他国际组织用来泛指自1970年以来世界性的水资源相对人类需求的状况,主要的危机来源是可用水的匮乏以及水体污染。地球的淡水资源有限,主要出现在蓄水层、表
  • 电解质不平衡电解质在生物体的自平衡维持上相当的重要。电解质可调节心臓及神经机能、输送氧气、维持体液平衡(英语:fluid balance)及酸碱平衡等。电解质的不平衡可能因为以下原因而产生:过
  • 智能设计论智能设计论(英语:Intelligent design,简称智设论、ID)是对神的存在的宗教性逻辑论证。尽管支持者认为智能设计论是一个“关于生命起源的科学理论”,但其已遭主流科学界视为伪科学
  • 助词助词(Particle,缩写:.mw-parser-output .smallcaps-all{font-variant:small-caps;text-transform:lowercase}.mw-parser-output .smallcaps-all *{font-variant:normal;text-tr
  • 卡利安普迪·拉达克里希纳·拉奥卡利安普迪·拉达克里希纳·拉奥(英语:Calyampudi Radhakrishna Rao,1920年9月20日-),印度统计学家、数学家,现任宾州州立大学的荣誉教授和纽约州立大学布法罗分校的研究教授。拉奥
  • 设得兰群岛设得兰(英语:Shetland,/ˈʃɛtlənd/;苏格兰盖尔语:Sealtainn;古诺斯语:Hjaltland)是大不列颠岛以北的群岛,英国领土的最北端,距离丹麦自治领地法罗群岛280公里(170哩)。它也是苏格兰32
  • 小米椒小米辣(学名:Capsicum frutescens)又名小米椒、鸡嘴椒、辣虎等,为茄科辣椒属的植物。分布在印度、欧洲、南美以及中国大陆的云南等地。本种可能是普通辣椒(Capsicum annuum)的同物
  • 新词新词指的是新近创造的词语,这样的词语可能正在被融入日常使用中,但尚未被主流语言所接受。新词通常会与特定人物、出版物、时期或事件有直接联系。比如说,在每年的《中国语言生
  • 山神山神,在一些人类的宗教信仰中,认为自然界充满神灵。当然山岳亦不例外,尤其崇山峻岭,更为人所崇拜。在春秋时代,孔子之母颜征在向尼山神祈祷,而生孔子。战国时代,楚国文豪屈原在《楚
  • 超渡超渡或超度(度通渡),也称超荐等,起源于汉传佛教,通用于道教、中国民间宗教的术语,本意是帮助有情众生离苦得乐,在汉语中引申为亡者祈求冥福的法事。起源于唐代开元年间,由唐玄宗下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