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康尼氏症候群

✍ dations ◷ 2025-11-18 17:42:56 #范康尼氏症候群
范康尼氏症候群(Fanconi syndrome、范科尼氏症候群、范科尼氏综合征)是一种肾脏近曲小管(Proximal convoluted tubule)的疾病, 病征在于其中的葡萄糖,氨基酸,尿酸,磷酸盐和碳酸氢盐被传递到尿液,而不是被重新吸收。范康尼氏症候群影响肾单位的近曲小管,而近曲小管是用来处理流体是通过肾小球过滤管部的第一部分。而范康尼氏症候群可以由药物或重金属所产生或引起。不同形式的范康尼氏症候群可能影响近曲小管的不同功能,并导致不同的并发症。碳酸氢盐的遗失会导致"第二型范康尼氏症候群"或肾小管性酸中毒(Renal tubular acidosis)。而磷酸盐的损失会导致骨骼的佝偻病(即使有充足的维生素D和钙),因为磷酸盐是必要的骨骼生长元素。范康尼氏症候群以瑞士儿科医生桂多·范康尼(Guido Fanconi)命名;可能为用词不当,因为范康尼本人从来没有识别出这一个症候群;虽然如此,如在肺出血肾炎综合征的情况下,习惯以第一个注意到此症状整体发生综合征之人而来命名。范康尼氏症候群不应该被混同于范科尼氏贫血症(Fanconi anemia/FA),范康尼氏症候群是一种独立的疾病。近端肾小管酸中毒的临床特点是:范康尼氏症候群可以区分为来源不同的病症;可以是遗传性或先天性(Congenital disorder),及后天性。胱胺酸症是在儿童中的范康尼氏症候群最常见的病因。有可能在以后的生活因故而得到这种疾病。另外一个原因是短期内服用过量药物,导致肾小管功能异常。儿童范康尼氏症候群的治疗主要包括替换尿中(主要成分是流体和碳酸氢盐)失去的物质。医学导航:遗传代谢缺陷代谢、k,c/g/r/p/y/i,f/h/s/l/o/e,a/u,n,mk,cgrp/y/i,f/h/s/l/o/e,au,n,m,人名体征药物(A16/C10)、中间产物(k,c/g/r/p/y/i,f/h/s/o/e,a/u,n,m)医学导航:泌尿系统解剖/生理/发育/细胞病理/酸碱/先天/肿瘤、症状/齐名、尿液手术/注射、药物(G4B)、血检、尿检

相关

  • 温德尔·梅雷迪思·斯坦利温德尔·梅雷迪思·斯坦利(英语:Wendell Meredith Stanley,1904年8月16日-1971年6月15日),出生于印第安纳州里奇维尔,美国化学家,1946年获诺贝尔化学奖。1901年:范托夫 | 1902年:费歇
  • 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行政总监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英语:Joint United Nations Programme on HIV and AIDS,缩写UNAIDS)是全球范围内组织、推广及协调世界艾滋病运动的机构。规划署旨在唤起全球对艾滋
  • 糖化血红蛋白糖化血红蛋白(又称糖化血红素, 缩写作hemoglobin A1c, HbA1c, A1C, Hb1c; 有时缩写为 HbA1c)是血液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与葡萄糖结合的产物,通常作为一段时间内平均血浆葡萄糖浓
  • 丧事丧事,是指对死者表示哀悼的相关仪式(如葬礼)、习俗、禁忌等,而亲人或一些对本身重要的人物去世后的一些特定习俗则称为读礼、守制、守丧、守孝、服丧、居丧等。最常见的是穿着丧
  • 安乐死安乐死(英语:Euthanasia,源自于希腊语:εὐθανασία,“好的死亡”;εὖ为“好的”,θάνατος为“死亡”,此名称与实际作法不断地受到争议)是一种给予患有不治之症的人以无
  • 泛昔洛韦泛昔洛韦(Famciclovir)是第二代开环核苷类抗病毒药,主要用于疱疹病毒感染,尤其是带状疱疹。泛昔洛韦为喷昔洛韦前药,在肠壁和肝脏经酶转化为喷昔洛韦。泛昔洛韦常用于带状疱疹治
  • 修格连氏综合征干燥综合征,又名修格连氏综合征,或者舍格伦综合征。该病的英文名称为Sjögren's syndrome(发音为/ˈʃoʊɡrənz/,又称为Mikulicz disease及Sicca syndrome,是一种长期的自身免
  • 兴奋剂兴奋剂又称为中枢神经兴奋剂、中枢神经刺激剂(英文名称:stimulant、psycho-stimulant)是一系列精神药物的统称,其中包括可以增加活动力的药物、会令人感到愉快和振奋的药物,以及
  • 核碎裂核破裂(核碎裂,英语:Karyorrhexis)是垂死细胞的核的破坏性碎片化,染色质不规则地散布在细胞质内。经常在固缩之后发生,核破裂之后会发生核溶解,都可能是细胞程序性死亡和坏死的结果
  • 生物防治剂生物防治(Biological control)或生物害虫防治(Biological pest control)是病虫害防治的一种方法,使用生物(英语:bioeffector)缓解昆虫、螨虫、野草和病态植物对人类农作物、环境等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