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亮(1143年10月16日-1194年),原名汝能,字同甫,号龙川,学者称龙川先生,婺州永康县(今浙江永康市)人,南宋政治家、哲学家、词人。反对以朱熹为代表的理学。著有《龙川先生集》。中又以上孝宗皇帝四书、《酌古论》最知名。日本西乡隆盛亦对龙川先生敬佩有加。
南宋绍兴十三年(1143年)九月七日,出生于婺州永康前黄龙窟一个没落的士人家庭。陈亮生在民族意识尖锐的南宋时代,极富爱国主义,他的曾祖父陈知元在汴京保卫战中牺牲。
淳熙四年(1177年)参加礼部考试不中。
淳熙五年(1178年)亮至临安上孝宗三书,不见用,愤而归乡,“以与世不合,甘自放弃于田夫樵子之间”。陈亮是一位爱国诗人,与辛弃疾交好,在哲学上主张经世致用,与朱熹展开激烈的论战,陈亮与朱熹的最大分歧是“ 天理”与“人欲”、“义”与“利”、“王”与“霸”的看法。他说:近世诸如(即道学者流)“谓三代专以天理行,汉唐专以人欲行,其间有与天理暗合者,是以亦能久长。信斯言也,千五百年之间,天地亦是驾漏过时,而人心亦是牵补度日,万物何以阜藩,而道何以常存乎?”。主张对金朝采取强硬政策,与辛弃疾志气相投,在文学上也相互唱和,辛弃疾“以文为词”,那么,陈亮是“以词为文”。陈亮词风以豪迈雄健为主。《浪淘沙·梅》一词中有“墙外红尘飞不到,彻骨清寒”之句,以梅花的清高自比。他在《自赞》一文中,又自称“人中之龙、文中之虎”。辛弃疾在词里,把陈亮比做陶渊明,推崇备至。辛弃疾《祭陈同父》盛称其“智略横生,议论风凛”。陈亮一生坎坷,没有做过官,却有两次下狱,
淳熙十一年(1184年)春,一次参加乡人宴会,有人在杯中放了胡椒末,把乡人毒死,陈亮被同座的人诬告下毒“因药人之诬,就逮棘寺,更七八十日不得脱狱。”幸由辛弃疾“解援之甚至,亮遂得不死。”
绍熙二年(1191年)八月,第二次入狱,由少卿郑汝谐力救得免
绍熙四年(1193年)五十一岁时癸丑科状元及第。在报恩诗中说:“自是平生志,勿谓儒臣鬓发苍”。《告祖考文》:“亲不能报,报君勿替。70年间,大责有归,非毕大事,心实耻之。”授签书建康府判官公事,未行。
绍熙五年(1194年)先生逝世。嘉熙二年(1238年)七月,追赠其为中大夫,赐谥文毅。陈亮墓位于今永康市马铺山卧龙岗。上刻“状元龙川陈公之墓,明万历壬寅年冬月重立”字样。
陈亮是积极主战派。对外力主抗金,对内改革政弊。他认为文武官员应当是平等的。即“文武之道一也。”淳熙五年(1178)陈亮〈上孝宗皇帝第一书〉称:“备百司庶府以讲礼乐于其中,其风俗固以华靡;士大夫又从而治园囿台榭以乐其生于干戈之余,上下宴安,而钱塘为乐国矣。”,第二书,批判朝廷所谓“江南不可保”的谬论,不久又再第三书:“国家维持之具,至今日而穷,而艺组皇帝经画天下之大指,犹可恃以长久,苟推原其意而变通之,则恢复不足为矣。然而变通之道有三,有可以迁延数十年之策,有可以为百五六十年之计,也有可以复开数百年之基。”
龙川先生是朴素唯物主义思想的哲学家。创立永康学派,主“事功”。曾谓:“功到成处,便是有德,事到济处,便是有理。”他主张天下为公,曰:“取天下本于救斯民而非以位为乐也。”他指责汉文帝即位后立即启用亲信的行为。在法治方面,先生主张以公众为基础来判刑,而非以一己私利。但他认为废除肉刑则是迂腐之论。道德上,先生反对“身心以外皆外物”之说,认为如果人仅仅徇私享乐而罔顾现实,不能实际地处理好自身状况,则会本末倒置。
陈亮词风以豪迈雄健为主,有慷慨悲歌,“自负以经济之意具在。”。辛弃疾曾称赞陈亮,“同父之才,落笔千言,俊丽雄伟,珠明玉坚,文方窘步,我独沛然。”
南宋著名词人,风格豪放激昂,是豪放派代表。词句中常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和爱国激情。政论文笔犀利,颇有见地,“学士争诵唯恐后”,但“世迁版毁,书亦散佚,间有存者,复为当道持去,而原本不概见。”。朱熹批评陈亮说:“看史只如看人相打,相打有甚好看处?陈同甫一生被史坏了。”
有《龙川文集》、《龙川词》传世。宋宁宗嘉泰四年(1204年),长子陈沆把其著作编为《龙川文集》四十卷,并请叶适作序。嘉定七年(1214年),婺州郡守丘寿隽将陈沆编订的四十卷本《龙川文集》刊刻行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