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川木牍

✍ dations ◷ 2025-09-12 02:09:53 #青川木牍

青川木牍,出土于1980年,中国四川省广元市青川县郝家坪第50号战国秦墓,当时出土了两件战国时期的木牍,一件已腐烂,一件保存较完好,即是《更修田律》木牍。此件木牍为楠木材质,长46公分、宽2.5公分、厚0.4公分,正面正文分成三行,共有121个字;背面四行,仅存33个字可辨识,余字皆残损无法辨识,现收藏于四川省博物馆。

此牍以秦隶用墨书写,书写的年代推定为秦武王二年(公元前309年)的手迹木牍,早于秦朝统一天下有88年之久,为目前所见年代最古老的秦隶墨迹。青川木牍上的隶书字形正方、长方、扁方不拘,笔脚粗细刚柔富于变化,点面有明显的起伏波势,用笔有轻、重、疾、徐的差异,以此证明战国时期秦国的文字已从篆书向隶书转变,自发掘出土以来,受到古文字学界及书法界的高度重视,常被引用为隶篆书法演变的依据。青川木牍不仅是研究中国书法历史的实物资料,同时也是非常珍贵的文献史料。

青川木牍记载了秦武王命令左丞相甘茂更修田律的事宜,文中可以看出秦国统一田律的作法,规定田亩的大小,为每240步为一亩,要求田主必须在田界修筑矮墙作为地界的标志,除修整土地,还要修治道路,相关的田律措施,为研究先秦农耕制度提供了珍贵的文史记录。

二年十一月己酉朔朔日,王命丞相戊、内史匽,民臂(僻),更修《为田律》:田广一步,袤八,则为畛。亩二畛,一百(陌)道;田亩为顷,一千(阡)道,道广三步。封高四尺,大称其高;寽(埒)高尺,下厚二尺。以秋八月,修封寽(埒),正彊(疆)畔,及癹千(阡)百(陌)之大草;九月,大除道及阪险;十月,为桥,修波(陂)堤,利津梁,鲜草离。非除道之时而有陷败不可行,辄为之。

四年十二月不除道者:□二田,□一田,章一田,□六田,□一田,□一田,□一田,□一田。

相关

  • 动力学动力学(Dynamics)是经典力学的一门分支,主要研究运动的变化与造成这变化的各种因素。换句话说,动力学研究力对物体之运动所造成的影响。运动学则是纯粹描述物体的运动,完全不考虑
  • United States National Library of Medicine美国国家医学图书馆(英语:The United States National Library of Medicine,NLM),由美国联邦政府经营管理,是世界上最大的医学图书馆,并设有研究中心。其前身为成立于1836年的美国
  • 附件睾丸附件(Appendix testis)是在人类泌尿生殖道,由穆勒氏管(英语:Müllerian duct)演化残存的痕迹器官。睾丸附件位于睾丸上半部,和鞘膜(英语:Tunica vaginalis)相接。90%的时间皆外露
  • 四叠体四叠体(Corpora quadrigemina)是中脑的一个解剖结构。其拉丁文学名的字面意思为“四个双生子形的物体”,形容中脑背面的四个圆形隆起:两侧的下丘(Inferior colliculi,单数Inferior
  • 努恩 (古埃及)努恩(Nun,亦写作Nu),是埃及神话中原始水和混沌之神。与尼罗河的泛滥有关:每年泛滥季节,河水淹没河谷地区,无边无际,一片汪洋。努恩的形象也包含着古埃及人关于一切江河湖泊和海洋的
  • 逢田梨香子逢田梨香子(1992年8月8日-)是日本的女性声优,东京都出身。血型O型。贤Production所属。旧艺名为伊藤梨花子(いとう りかこ)。小学2年级到5年级时,随着母亲的留学前往洛杉矶居住。再
  • 牛树梅牛树梅(1799年2月28日-1882年),字玉堂,号省斋,又字雪桥,行一。甘肃巩昌府通渭县鸡川乡牛坡村人,清朝政治人物。道光二十一年(1842年)进士,历官四川雅安县、隆昌县、彰明县知县。资州直
  • 唐辰瀛唐辰瀛(英语:Chen Ying Tang, 1988年7月18日-)是一位美国华人演员。1988年出生于日本神户,在中国广西成长,后随家人移民美国孟菲斯 (田纳西州),从小视李小龙为英雄,后进入演艺圈。先后出演电视剧《菜鸟新移民》,《实习医生格蕾》,《神盾局特工》,和电影《花木兰 (2020年电影)》。
  • 锺云戈登·派伊亚·锺云(英语:Gordon Pai'ea Chung-Hoon,1910年7月25日-1979年7月24日)是华裔美国海军少将,也是海军第一位亚裔将领,曾参与第二次世界大战。锺云生于夏威夷檀香山,父亲小威廉·锺云(William Chung-Hoon Jr.)为中英混血儿,母亲Agnes Punana为夏威夷人,祖父老威廉·锺云(William Chung-Hoon Sr.)是华裔美国人。他1934年5月毕业于美国海军学院,是该校首位亚裔毕业生。在校期间是海军美式足球队中闻名全美的中卫和射门员
  • 探花探花是中国科举制度中在殿试中,取得进士第三名的名称,与第一名状元,第二名榜眼 。“探花”一名在唐代的科举经已出现。当时中进士者会园游庆祝,称“探花宴”。以进士中的年少貌美者为“探花使”,到各名园采摘鲜花,迎接状元。北宋开始,进士必须经过皇帝殿试,并且定立进士一甲只有三人。初时第一名称状元,第二、三名俱称为榜眼;意思是第二、三名分立状元左右,如其两眼。至北宋末年,只以第二名为榜眼,第三名则称探花。探花这名称跟状元、榜眼一样,其实都是社会上习惯使用。在正式发放的金榜之上,只会称进士一甲第一名,一甲第二名,一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