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斯曼王朝

✍ dations ◷ 2025-07-27 18:43:01 #朝代,奥斯曼帝国

奥斯曼王朝(土耳其语:Osmanlı Hanedanı,塞尔维亚语:Османовићи)在1299年至1922年统治奥斯曼帝国。奧斯曼一世开创了王朝(不包括其父埃尔图鲁尔),但直至奥尔汗·贝伊继任苏丹才正式称为奥斯曼王朝,在此前都使用瑟于特这一部落名称。为了纪念奧斯曼一世,王朝遂取名为奥斯曼王朝。

苏丹在官方上是帝国政府及国家的首领,是唯一及绝对的统治者,苏丹的权力往往会下放至其他官员,特别是大维奇尔。内廷被称为最高朴特,托卡比皇宫主要作为后宫。

奥斯曼王朝的土耳其语“Osmanlı”有奥斯曼皇室的意思。王朝的首数名统治者不称为苏丹,他们会用贝伊或酋长自称,相当于土耳其语所说的埃米尔,埃米尔一词在后来成为统治者的名号,或常用的军衔头衔。在当时,奥斯曼皇室仍承认罗姆苏丹国及继后伊儿汗国的主权。

首位以苏丹自称的是穆拉德一世,他于1359年至1389年间统治奥斯曼。阿拉伯语的苏丹是指巴格达的阿拉伯伊斯兰王朝的权威,后来引申到多个独立的伊斯兰君主制国家。苏丹这名称较埃米尔更具权威性,却不及马立克(皇帝)及其源自波斯语的沙阿。1453年,奥斯曼征服君士坦丁堡后,遂成为帝国,苏丹穆罕默德二世取用帕德沙(国王)这称号,意思是“众王之王”,以示凌驾其他君主。后来奥斯曼帝国衰落,便没有再用这称号。

自塞利姆一世开始,奥斯曼帝国苏丹成为伊斯兰哈里发,上任哈里发是阿拔斯王朝的穆塔瓦基勒三世,也是开罗的最后一位哈里发。

苏丹也取用了其他的名号,如“奥斯曼皇室君主”(Sovereign of the House of Osman)、“苏丹王”(Sultan of Sultans)、“可汗王”(Khan of Khans)等。

随着帝国的扩张,苏丹会采用更多的名号表达帝国对吞并地区的主权。与欧洲基督敎君主国那些长长的名衔不同,奥斯曼帝国苏丹是逐点列举出来的。

奥斯曼帝国早期的一些苏丹曾成为其他国家的附庸,如帖木儿在1402年赐予苏莱曼·切莱比一些名号。他的弟弟穆罕默德一世结束了因奥斯曼帝国败于帖木儿而引致的大空位期,穆罕默德一世仍居于帖木儿的采邑。穆拉德二世则宣称为苏丹穆贾赫迪、可汗王、安那托利亚及鲁梅利亚的大苏丹等。

相关

  • 性清洁性清洁(Sexual cleansing;kusasa fumbi)是一个非洲的部落传统宗教风俗,奉行于肯亚西部、赞比亚、马拉维、乌干达、坦桑尼亚、莫桑比克、安哥拉、科特迪瓦、刚果、尼日利亚,等非洲
  • 米兰公国米兰公国是1395年至1797年间于意大利北部的一个国家。公国虽然是神圣罗马帝国的一部分,但却是一个分权实体,公国先后由数个王朝统治,多数是意大利以外的势力。虽然公国的领土多
  • Wiki软件比较以下表格中列出部分Wiki引擎的技术信息。(Microsoft Excel或OpenOffice.org Calc对本页面有很大帮助)
  • 质能方程E = mc²(即质能等价,亦称为质能转换公式、质能方程)是一种阐述能量(E)与质量(m)间相互关系的理论物理学公式,公式中的 c 是物理学中代表光速的常数。该公式表明物体相对于一个参照
  • 临江临江可以指:
  • 灰小羚羊灰小羚羊(学名:Sylvicapra grimmia)也称灰麂羚、灰霓羚、灰遁羚,是偶蹄目牛科普通小羚羊属中唯一的一种,广泛分布于撒哈拉以南非洲的热带草原。
  • 哈克贝利·芬历险记《哈克贝利·芬历险记》(英语:),又译为《赫克历险记》、《哈克历险记》、《顽童流浪记》,是一部美国著名作家马克·吐温的儿童文学作品,为美国文学史上相当重要的作品。小说开始于
  • 尤素福·纳达克哈尼尤素福·纳达克哈尼(1977年-)是一名伊朗基督教牧师,曾经因为从伊斯兰教改信基督教被伊朗法院判处死刑,2012年9月改判叛教罪不成立而较轻的向穆斯林传教罪成立,被判入狱三年。纳达
  • 夏日春情《夏日春情》()是一部1958年的美国电影,由马丁·里特执导,欧文·拉夫奇和小哈瑞特·弗兰克编剧,根据威廉·福克纳的多部小说改编。影片也从田纳西·威廉斯的《热铁皮屋顶上的猫》
  • 阿尔弗雷德·科尔托阿尔弗雷德·德尼·科尔托(Alfred Denis Cortot,1877年9月26日-1962年6月15日),是一位法国钢琴家、指挥家。科尔多生于地处瑞士法语区的尼翁(Nyon)。他在巴黎音乐学院学习时的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