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狐惑病
✍ dations ◷ 2025-11-09 02:50:35 #狐惑病
狐惑是汉医学名词,最早出现于东汉张仲景所著的《伤寒杂病论》。原文为:“狐惑为病,其气如伤寒,默默欲眠,目不得闭,卧起不安,蚀于喉为惑,蚀于阴为狐,狐惑之病,并不欲饮食,闻食臭,其面目乍赤乍白乍黑,其毒蚀于上者则声嗄(音哑),其毒蚀于下部者则咽干;蚀于上部,泻心汤主之,蚀于下部,苦参汤洗之,蚀于肛者,雄黄熏之。其人脉数无热,微烦,默默欲卧,汗出,初得三四日,目赤如鸠眼,得之七八日,目四眦黄黑,若能食者,脓已成也,赤小豆当归散主之。”现代中医学者认为狐惑病和土耳其医师贝赛特于1937年提出的贝赛氏症候群(Behçet's disease)相应,“蚀”对应了黏膜溃疡,发生在口腔(蚀于上)或阴部(蚀于下),“目赤”(红眼)对应了葡萄膜炎。狐惑病主症为:反复出现口腔、咽喉及前后二阴蚀烂,目赤如鸠眼。另外还可以伴有声音嘶哑,状如伤寒,默默欲眠,目不得闭,卧起不安,不欲饮食,恶闻食嗅。其面目乍赤、乍黑、乍白,或脉数,无热,微烦,默默但欲卧,汗出,舌红,苔黄,脉微数等。
相关
- 下流话下流话是使用图形文字意像在性交之前和期间以提高性快感的做法。这是爱抚的一部分。下流话可以包括生动的色情描述、黄色笑话、性命令和脏话。这可以是对情人所说的悄悄话,亦
- 侧脑室侧脑室(英文:lateral ventricles)是位于端脑内部的充满脑脊液的空腔,脑室系统的一部分,也是容积最大的脑室。侧脑室通过室间孔与第三脑室(英文:third ventricle)相连。侧脑室
- 瘤胃瘤胃(Rumen,或称作Paunch),是反刍动物肠胃道的第一个胃,一般也是反刍胃(英语:Reticulorumen)中最大的一个胃。在这个胃内寄生着大量的微生物,食物进入瘤胃后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得以被分
- 韋韦部,为汉字索引中的部首之一,康熙字典214个部首中的第一百七十八个(九划的则为第三个)。就正体中文中,韦部归于九划部首,而简体中文则归四划。韦部只以左方为部字。且无其他部首
- 别尔哥罗德州别尔哥罗德州(俄语:Белгородская область,罗马化:Belgorodskaya oblast)位于俄罗斯西南部顿河—第聂伯河中间的丘陵,南部、西部与乌克兰接壤。是俄罗斯联邦主
- 安东尼·纪登斯安东尼·吉登斯,吉登斯男爵(英语:Anthony Giddens, Baron Giddens,1938年1月18日-),英国社会学家。他以他的结构理论(Theory of structuration)与对当代社会的整体论(Holistic view)而
- 雷米克仑雷米克仑(英语:Remikiren)是一款用于抗高血压的肾素抑制剂。它由罗氏制药首先于1996年推出。含羧基类: 依那普利# • 雷米普利 • 喹那普利 • 培哚普利 • 赖诺普利 • 贝那普
- 丹麦裔丹麦人(丹麦语:danskere,英语:Danes)可以指:目前丹麦本国约有500万的丹麦人,美国约有150万丹麦人,加拿大则有约20万。另外在德国的南石勒苏益格,还有50000左右的丹麦人,占当地人口
- 因尼斯学院坐标:43°39′56″N 79°23′56″W / 43.66556°N 79.39889°W / 43.66556; -79.39889因尼斯学院是组成多伦多大学的成员学院之一,它在规模和学院人数上都是大学中最小的学院
- 达特茅斯学院1,081(2014年秋)达特茅斯学院(英语:Dartmouth College /ˈdɑːrtməθ/ DART-məth),是一座位于美国东北部新罕布什尔州汉诺威镇的一所私立大学,是常春藤联盟成员。该校建于1769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