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连恩
✍ dations ◷ 2025-11-11 00:38:34 #连恩
大卫·利恩爵士,CBE(英语:Sir David Lean,1908年3月25日-1991年4月16日)是英国电影导演、电影大师,电影以气势磅礡,剧情动人著称。以《桂河大桥》、《阿拉伯的劳伦斯》、《日瓦戈医生》和《印度之行》等为主要代表作。大卫·利恩生于大伦敦克罗伊登。由于父亲Francis William le Blount Lean、母亲Helena Tangye,都是贵格会信徒,因此利恩少年时曾入读由贵格会创立的雷顿派克学校,位于伯克郡雷丁。利恩最初只是一个负责拍场记板的助手。至1930年为止,他为Gaumont Pictures和福斯有声电影新闻(英语:Movietone News)两家公司剪接新闻影片。1935年,他首次为电影《Escape Me Never》剪接,正式开展了职业生涯。1942年,利恩和诺埃尔·科沃德联手执导了个人的首部电影《与祖国同在》(In Which We Serve),科沃德亲自主演(他也是监制兼编剧)。随后数年间,利恩把科沃德的几部舞台剧改编为电影,包括《天伦之乐》(1944)、《欢乐的精灵》(1945)及《相见恨晚》(1945),反应良好。接着数年,他继续为改编其他文学作品改编,包括:查尔斯·狄更斯的两部著名小说,《远大前程》(1946)和《雾都孤儿》(1948);剧作家Terence Rattigan的《一飞冲天》(1952,剧本由Rattigan亲自撰写);还有夏劳特·贝力吉候斯的《霍布森的选择》(1954)。1955年的《艳阳天》为利恩带来新突破,电影采用彩色技术,并由美国电影公司注资,在意大利威尼斯拍摄,著名女星凯瑟琳·赫本主演。影片主要讲述一个美国中年女人在威尼斯渡假时经历的恋爱。不久利恩的事业进入了高峰期。1957年,他制作了轰动一时的《桂河大桥》,使他获得了首个奥斯卡最佳导演奖。1962年的史诗式巨片《阿拉伯的劳伦斯》使他再夺殊荣,影片亦成为了电影史上的一部经典。1965年,他又制作了改编自鲍里斯·巴斯特纳克浪漫战争小说的《日瓦戈医生》,再度创造经典。但在《雷恩的女儿》(1970)后,利恩有长达14年时间没有拍摄任何电影。直至1984年,他为生涯中最后一部作品《印度之行》执导、编写及剪接,同年他被英女皇封为下级勋位爵士。当利恩于1991年逝世(83岁)时,正计划把约瑟夫·康拉德的小说《Nostromo》拍摄为一部史诗式巨片,演员阵容包括马龙·白兰度、保罗·斯科菲尔德、安东尼·奎恩、克里斯托弗·兰伯特、伊莎贝拉·罗塞里尼、丹尼斯·奎德。《Nostromo》最终被英国广播公司制成了迷你短剧。
相关
- 毒性毒性(英语:Toxicity)是毒物的化学分子或化合物到达生物敏感部位引起机体损害的能力。毒物的联合作用有以下四种:协同作用、相加作用、独立作用和拮抗作用。
- 大环内酯类大环内酯(macrolides),或称大环内酯,是一组其作用在于结构内的“大环”的药物(一般都是抗生素),这个大环亦即是一连结一个或多个脱氧糖(多是红霉糖(英语:cladinose)及去氧糖胺(英语:desos
- 超大陆旋回超大陆旋回(Supercontinent cycle)描述的是地球的大陆地壳准周期性的聚合和分离。对于地球的大陆地壳的总量是增加、减少还是维持不变,有种种不同的观点,但是有一点是各家都认
- Sanding砂纸是附着有研磨颗粒的纸。它用于平整物品的表面,或去除物品表面的附着物(如旧油漆),有时也用于增加摩擦力。砂纸根据不同的粗糙程度而分成不同的号码,以配合不同用途。最早关于
- 数字相机数码相机(英语:Digital Camera),是一种利用电子感测器把光学影像转换成电子数据的照相机,有别于传统照相机通过光线引起底片上的化学变化来记录图像。“数码”一词原本是英文Digi
- 无质量粒子在粒子物理学中,无质量粒子是一种不变质量为零的基本粒子。两个已知的无质量粒子都是规范玻色子:光子(电磁学的载体)和胶子(强相互作用力的载体)。然而作为自由粒子,胶子从来没有被
- 舞台舞台是在剧院中为演员表演提供的空间,也指进行某种活动的场所,它可以使观众的注意力集中于演员的表演并获得理想的观赏效果。舞台通常由一个或多个平台构成,它们有的可以升降。
- span class=nowrapTlNOsub3/sub/span硝酸亚铊是一种无机化合物,化学式为TlNO3。存在α、β和γ三种结构。剧毒。它可由金属铊和13%硝酸在80 °C反应,溶液结晶后用乙醇洗涤并在50 °C干燥得到。
- 周履靖周履靖(?-?),字逸之,初号梅墟、梅颠,后改号螺冠子。嘉兴秀水(今浙江嘉兴)人。个性慷慨,工书法,善吟咏。与茅顺、屠隆、王穉登等人友好,晚号梅颠。又精于养生、练有气功,万历二十五年(1597年
- 彼特拉克弗朗切斯科·彼特拉克(意大利语:Francesco Petrarca,1304年7月20日-1374年7月19日),或译为彼得拉克、佩脫拉克,意大利学者、诗人、和早期的人文主义者,亦被视为人文主义之父。彼特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