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布尼亚病毒
✍ dations ◷ 2025-07-18 22:32:24 #新布尼亚病毒
新布尼亚病毒(SFTS Virus),又称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毒,是布尼亚病毒科白蛉病毒属(英语:Phlebovirus)的一种病毒,其引发的病症称为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为一种经由蜱虫传染给人类的致命的蜱媒(英语:Tick-borne disease)传染病。更接近于乌库涅米病毒血清群(Uukuniemi virus serogroup)而非白蛉热血清群(Sandfly fever serogroup)。 属于班杰病毒血清群(Bhanja virus serocomplex)。2007年5月,中国河南省信阳市淮阳县收治3例急诊患者,河南省疾病控制中心认为并非一般肠胃疾病,根据临床特征于2007年6月23日建立了该病的症状监测系统,并对过往病例做了回溯性分析,发现了发热、伴白细胞血小板减少、多脏器损伤为特征的大量患者。此后湖北、安徽、江苏、辽宁都发现类似患者。2008年2月20日,中国卫生部在全国范围内开始检测报告。2009年,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通过国家“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千人计划”)引进的得克萨斯大学于学杰教授的研究小组首先从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患者血液中发现这种病毒,命名为“淮阳山病毒(Huaiyangshan Virus,HYSV)”。病毒的全基因序列测定和同源性比较,基因可分为三段—large (L)、medium (M)、small (S)。辨识出6个蛋白质—RNA聚合酶(RdRp)、糖蛋白前体(M)、糖蛋白N(Gn)、糖蛋白C (Gc)、核蛋白(NP)、非结构蛋白(NSs)。L段编码RNA聚合酶,有2084氨基酸。The M segment encodes one open reading frame encoding 1073 amino acid precursors of glycoproteins (Gn and Gc).The S segment has 1744 nucleotides of ambisense RNA encoding two proteins, the N and NSs proteins. These lie in opposite orientations and are separated by a 62 nucleotide intergenic region.病毒颗粒呈球形,直径80-100nm,外有脂质包膜,表面有棘突。辨识出五个基因型(A–E)。 在中国发现了全部5个基因型。在韩国分离出三种:A, D, E。在日本只发现了一种: E。病毒应在1918-1995年间起源于大别山。作为一种蜱媒(英语:Tick-borne disease),不清楚是否会感染其他吸血的节肢动物。 可以感染很多哺乳动物宿主,如猫、鼠、刺猬、黄鼠狼、帚尾袋貂属、牦牛。人类是偶然宿主,在病毒的生命循环中不占有主要地位。病毒已经从多种真蜱科#硬蜱体内发现,如 长角血蜱, 日本硬蜱(英语:Ixodes nipponensis), 龟形花蜱 and 微小扇头蜱。 病毒也可以由在人与人之间通过接触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患者的血液、黏液传播。在中国的河南、安徽、湖北、江苏、辽宁、山东、浙江报告了病例。高度散发。发病时间为3月到11月,主要是4月到7月。韩国与日本也发现病例。医学导航: 病毒病病毒(蛋白质)/分类cutn/syst (hppv/艾滋病, 流感/疱疹/人畜共患)/人名体征药物(抗DNA, 抗RNA, 抗逆转录, 疫苗)
相关
- 儿童早期幼儿也称为幼童,是人类发展的阶段之一。可能包括学步期(英语:toddlerhood)及之后,一直到学龄前的一段时间,此一阶段也常称为是玩耍期(Play age);是儿童阶段中较前期的部分。在心理学
- 义肢假体或假肢(英语:Prosthesis 或 Prosthetic implant)指人造肢体,用来取代肢体的功能障碍(不论暂时性或永久性),或是用来掩饰肢体伤残。与义体(如义乳、假鼻子、假发、假牙)最大的不同
- 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Zhongshan School of Medicine, Sun Yat-sen University)始建于1866年,原名博济医学堂,位于广州市,是中国大陆最早的西医院校。孙中山曾于1886年在此学医。中
- 间谍情报间谍卫星又叫军用侦察卫星,其主要用于对使用国家有兴趣的其他国家或是地区进行情报搜集,搜集的情报种类可以包凡军事与非军事的设施与活动,自然资源分布、运输与使用,或者是气象
- 基因毒性基因毒性(英语:Genotoxicity)是指会破坏细胞内遗传物质完整性的性质。如六价铬、苯、芳香胺都是具有基因毒性的化合物。游离辐射也具有基因毒性。基因毒性的物质由于会造成基因
- 1,3-丙二醇1,3-丙二醇(英语:1,3-Propanediol)是化学式为CH2(CH2OH)2的有机化合物,是一种三碳二醇,无色透明液体,可与水以任意比例混溶。1,3-丙二醇通常由丙烯醛水合反应合成。
- 有机化学命名法IUPAC有机物命名法是一种有系统命名有机化合物的方法。该命名法是由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IUPAC)规定的,最近一次修订是在1993年。其前身是1892年日内瓦国际化学会的“系统
- 无限制潜艇战无限制潜艇战(英语:Unrestricted submarine warfare)是指不分军用或民用的设备或工具,于战时为求打击敌方士气及消耗敌方物资,不惜攻击非军用机构或设施,尤其是载具的战略。这种战
- 高加索山脉高加索山脉(俄语:Кавказские горы,格鲁吉亚语:კავკასიონი,亚美尼亚语:Կավկազ,阿塞拜疆语:Qafqaz),呈东西走向,在黑海与里海之间,是俄罗斯和格鲁吉亚、阿
- 英多尔夫君士坦丁之子英多尔夫(盖尔语:Ildulb mac Causantín),英语化简称为英多尔夫王(英语:Indulf;约927年-962年);绰号侵略者(盖尔语:An Ionsaighthigh)。是954年-926年在位的苏格兰国王。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