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印象派

✍ dations ◷ 2025-04-08 02:06:01 #新印象派

新印象派(Neo-impressionism)是法国艺术评论家费利克斯·费内翁(Félix Fénéon)在1886年创造的一个术语,用来形容由法国画家乔治·秀拉引发的艺术运动。

乔治·秀拉的最重要代表作《大碗岛的星期日下午》标志着新印象派这项运动开始,它于巴黎独立者沙龙展览首度问世。法国的摩登时代高峰期大约于这个时候出现,许多画家都在寻找新的艺术技巧。新印象派的追随者,尤其是受到现代都市场景、风景和海岸所吸引。根据科学的解释,影响了新印象派的象征是当代艺术线条和色彩。点彩画派经常被提到,因为它开始占据新印象派主导地位。

新印象派出现后,乔治·秀拉和他的追随者开始完善印象派艺术对于光线的描述,当时新印象派画家企图使用网络结构来营造出持久感。经过进一步修正后,乔治·秀拉成立了光学和视觉的最新构想。

19世纪后期,米歇尔·欧仁·谢弗勒尔(Michel Eugène Chevreul)和其他科学家发展出的色彩理论的发展对新印象派引起举足轻重的作用,塑造出新印象派风格。奥格登·鲁德(Ogden Rood)的著作《现代色彩学》对于艺术和工业应用产生影响,承认彩色与色素之间的不同。虽然前者的混合物产生白色或灰色这种颜色,后者则产生阴暗的颜色。作为新印象派画家,不得不使用彩色颜料 。为了避免混浊在一起,画家只使用纯色,不在调色盘上调混颜色,中间色是观赏者眼中自然混合而产生的,从远处观看时,这些色点形成一个整体的色彩,符合实际的光照条件。

在新印象派运动的开始时,新印象派艺术未受到世界各地民众的欢迎。1886年,乔治·秀拉首次展出他最著名的作品《大碗岛的星期日下午》(Sunday Afternoon on the Island of la Grande Jatte),获得压倒性的负面评价。这件艺术品引起骚动,被讥笑为“疯人院”和“丑闻”。

新印象派借由小色点组成一个整体画面被认为比其之前的印象派运动更有争议。印象派以捕捉稍纵即逝的瞬间及粗糙笔触而臭名昭著。新印象派引起类似的反应,精心计算规律性笔触被视为过于机械化 。这种绘画风格远离19世纪当时大众普遍接受的观念。

相关

  • 一氧化碳carbonous oxide carbon(II) oxide一氧化碳,分子式为CO,是无色、无臭、无味的无机化合物气体,比空气略轻。在水中的溶解度甚低,但易溶于氨水。空气混合爆炸极限为12.5%~74%。 一
  • 肉类肉类食物,或者简称肉类或荤菜,是从各种动物身上可供食用的肉及一些其他组织,经过不同程度及方法的加工,成为不同种类的肉类食物。常见的肉类包括猪肉、牛肉、羊肉、狗肉以及鸡肉
  • 希罗多德希罗多德(古希腊语:Ἡρόδοτος),前5世纪(约前484年-前425年)的古希腊作家,他把旅行中的所闻所见,以及波斯阿契美尼德帝国的历史纪录下来,著成《历史》一书,成为西方文学史上第一
  • 山奈酚山柰酚(Kaempferol)是一种天然黄酮类化合物,是存在于茶叶、西兰花、翠雀草、金缕梅、葡萄柚、抱子甘蓝、苹果等植物中植源性物质。山柰酚为黄色结晶体,熔点为276-278℃,微溶于
  • 原专卖局台北后站仓库台北北站,位于台湾台北市大同区、台北车站特定专用区交通十号用地,曾为台北市主要的公路长途客运(国道客运)车站之一,今已经停止使用,其路线全数移转至国道客运台北总站。原址位于
  • 国家物资总局中华人民共和国物资部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曾经存在的一个国务院组成部门。1988年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决定设立;1993年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决定
  • 单孔亚纲合弓纲(Synapsida)意为“固定的颧弓”,也被称成兽形纲(Theropsida),是羊膜动物的一纲,包含羊膜动物中所有与哺乳类关系较近的物种。合弓纲是羊膜动物的两个主要演化支之一,另一个演
  • 姚江姚江,古名舜江,又名余姚江,是中国浙江省的一条河流,因流经余姚而得名。姚江是甬江的一条支流,发源于余姚市境内的四明山,此后此后流经四明湖水库,向东分成三支,穿过余姚城区后合流,进
  • 江淮民系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大陆) (江淮文化是指以今江苏省、安徽省中部为中心形成和发展的一种地域文化。其间居民被称为江淮民系,是使用江淮官话(“江淮方言”、“江淮话”或“淮
  • 中华炎黄二帝巨型塑像坐标:34°57′10.09″N 113°30′38.09″E / 34.9528028°N 113.5105806°E / 34.9528028; 113.5105806炎黄二帝巨型塑像位于河南省郑州市西北部三十公里之处的黄河风景名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