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印象派

✍ dations ◷ 2025-08-24 07:21:05 #新印象派

新印象派(Neo-impressionism)是法国艺术评论家费利克斯·费内翁(Félix Fénéon)在1886年创造的一个术语,用来形容由法国画家乔治·秀拉引发的艺术运动。

乔治·秀拉的最重要代表作《大碗岛的星期日下午》标志着新印象派这项运动开始,它于巴黎独立者沙龙展览首度问世。法国的摩登时代高峰期大约于这个时候出现,许多画家都在寻找新的艺术技巧。新印象派的追随者,尤其是受到现代都市场景、风景和海岸所吸引。根据科学的解释,影响了新印象派的象征是当代艺术线条和色彩。点彩画派经常被提到,因为它开始占据新印象派主导地位。

新印象派出现后,乔治·秀拉和他的追随者开始完善印象派艺术对于光线的描述,当时新印象派画家企图使用网络结构来营造出持久感。经过进一步修正后,乔治·秀拉成立了光学和视觉的最新构想。

19世纪后期,米歇尔·欧仁·谢弗勒尔(Michel Eugène Chevreul)和其他科学家发展出的色彩理论的发展对新印象派引起举足轻重的作用,塑造出新印象派风格。奥格登·鲁德(Ogden Rood)的著作《现代色彩学》对于艺术和工业应用产生影响,承认彩色与色素之间的不同。虽然前者的混合物产生白色或灰色这种颜色,后者则产生阴暗的颜色。作为新印象派画家,不得不使用彩色颜料 。为了避免混浊在一起,画家只使用纯色,不在调色盘上调混颜色,中间色是观赏者眼中自然混合而产生的,从远处观看时,这些色点形成一个整体的色彩,符合实际的光照条件。

在新印象派运动的开始时,新印象派艺术未受到世界各地民众的欢迎。1886年,乔治·秀拉首次展出他最著名的作品《大碗岛的星期日下午》(Sunday Afternoon on the Island of la Grande Jatte),获得压倒性的负面评价。这件艺术品引起骚动,被讥笑为“疯人院”和“丑闻”。

新印象派借由小色点组成一个整体画面被认为比其之前的印象派运动更有争议。印象派以捕捉稍纵即逝的瞬间及粗糙笔触而臭名昭著。新印象派引起类似的反应,精心计算规律性笔触被视为过于机械化 。这种绘画风格远离19世纪当时大众普遍接受的观念。

相关

  • 后金后金第1位大汗清朝追尊皇帝努尔哈赤 (满语:ᠨᡠᡵᡤᠠᠴᡳ,穆麟德:nurgaci,太清:nurgaqi ;1559年2月21日-1626年9月30日),爱新觉罗氏,出身建州左卫都指挥使世家旁系,祖父觉昌安被明朝授
  • 脊索脊索(英语:notochord),是条不仅长而韧的而且在背部中起支持体轴作用的棒状结构,是脊柱的前身。脊索具有弹性,能弯曲,不分节;位于消化道背面和背神经管腹面之间,来源于脊索动物的胚胎
  • 埃松省埃松省(法语:Essonne)是法国一个省份,属于法兰西岛大区,编号91。埃松河流经该省。省名和河名都源自高卢河流女神的名字Exona。埃松省建于1968年1月1日。此前是塞纳-瓦兹省的南部
  • 升华升华是指一种物质从固态不经过液态直接转化为气态的过程,是物质在温度和气压低于三相点的时候发生的一种物态变化。与升华相反的过程称做凝华,指物质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这样
  • 外周神经系统周围神经系统(英语:Peripheral Nervous System,缩写为PNS),又称外周神经系统、周边神经系统、边缘神经系统或末稍神经系统,是神经系统的组成部分,包括除脑和脊髓之外的神经部分。脑
  • 空燃比空燃比(Air-fuel ratio,简称AFR)是指在内燃机中,空气与燃料的质量比。如果它恰好等于能使得燃料完全燃烧的化学计量比,则称为化学计量空燃比。空燃比是减少排放和提高内燃机性能
  • 莪相莪相(Ossian)是传说中3世纪时爱尔兰英雄,吟游诗人;被指为1760年起苏格兰诗人詹姆斯·麦佛森 (James Macpherson) 发表一系列史诗的作者。当代评论家对于作品真实性的看法有分歧
  • 提乌德里克三世提乌德里克三世,(法语:Thierry III,拉丁语:Theudericus III; 657年-691年4月12日),自675年起为法兰克人墨洛温王朝的纽斯特里亚和勃艮第国王(673年及675年-691年),以及自679年起因同时担
  • 奴隶贸易大西洋奴隶贸易,或称为跨大西洋奴隶贸易。是指16世纪至19世纪时期(也有人认为早至15世纪,并持续至20世纪),在环大西洋地区将非洲大陆人民作为廉价劳动力提供给美洲大陆殖民地地区
  • 罗斯福号罗斯福号航空母舰可能意指下列两艘以不同的罗斯福总统所命名之美国航空母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