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村堰

✍ dations ◷ 2025-02-24 08:41:48 #台湾水库,新北市建筑物,树林区,莺歌区,台湾水坝,新北市历史

后村堰,是台湾一座已废弃的拦河堰,原址位于新北市树林区及莺歌区(时为台北县树林镇和莺歌镇)交界,座落于大汉溪中游,鸢山堰下游约6公里,也就是树林垃圾焚化厂前方、柑园大桥上游约1.5公里处。兴建于1978年,原本由台湾自来水公司第12区管理处管理,主要功能为拦蓄其上游石门水库及鸢山堰之放流水,提供后村圳新海灌区灌溉用水,包括树林三多、坡内及新庄等地区农田灌溉之用。在2004年艾利台风侵袭时遭到冲毁,并未修复而废弃,曾计划于2013年拆除。但是到目前为止尚未拆除。

后村堰于1978年由于台湾省自来水公司及桃园农田水利会为了树林镇柑园地区特定农业区灌溉水的问题,在大汉溪开辟兴建后村堰,后来集水区扩大,附近约有13公顷的私有农地遭淹没。1994年,树林镇公所开始在后村堰水域举办龙舟赛。除此之外,由于后村堰水域广大,丰水期的满水位面积更可达90公顷左右,不少民众到此玩风浪板(风帆)、充气独木舟,甚至在夏天飙水上摩托车、汽艇等水上活动。

有一处桃园农田水利会设置的分汴头,分为两条圳道,一为十二股圳的取水口,另一为后村圳,其下游流过佳园路之后,与鹿角溪汇流,此水道之间埋设一条宽约一米的暗管,暗管入口在后村圳与十二股圳分汴之后,而此拦河堰自入水口引入的大汉溪水是否灌溉后村圳下游的农田,令人存疑,原因在于,自树林博爱街的地下是后村圳的主要干线,但此段干线在民国70年左右即已无大汉溪水流入,早已成为污水及雨水下水道。

1986年即已发现后村堰的坝体有表面沈陷、河床冲刷严重的现象。2004年艾利台风侵袭北台湾,造成后村堰拦砂坝和附近堤防被大水冲毁。艾利风灾后,水利署第十河川局于2005年初耗资新台币3000多万元筑堤修复,但不到半年又因为马莎台风的洪水造成后村堰再度崩坍。原本台湾自来水公司与河川局打算花费新台币1亿5000万元修复,但由于附近居民抗议自来水公司兴建之初占用私有地做拦砂坝却不发补偿金,并且由于艾利台风侵袭后造成后村堰与附近大汉溪右岸堤防1200米崩塌,无法再提供集水功能,附近居民也纷纷弃农转工,使后村堰原本灌溉的功能尽失,因此经济部水利署及台湾自来水公司与地方民意代表达成共识,于2011年解除后村堰附近的树林西园里自来水保护区之开发限制,并承诺将计划拆除后村堰。

2015年10月,新北市政府规划利用后村堰一部分残留坝体改建做为极限运动园区,预定于2016年启用。

相关

  • 阿米巴症阿米巴症(英语:Amoebiasis或英语:amoebic dysentery),系指任何内阿米巴属变形体所引起的感染,阿米巴症患者既可能毫无症状,也可能症状轻微,也可能有严重症状,常见的症状为溶组织内阿
  • 蚜科蚜科(学名:Aphididae)是蚜总科下的一个大型科,也称“常蚜科 ”,其下包含数千种蚜虫。其下的许多物种,例如桃蚜,都被人类当做危害极大的农业害虫。蚜虫的生物最早出现在1亿年前的白
  • 脑容量脑容量是脊椎动物的颅骨内腔容量大小。早期人科:2003年西安大略大学的研究显示,东亚人的平均脑容量为1383立方厘米,欧洲白人的平均脑容量为1371立方厘米,非洲黑人的平均脑容量
  • 肖肖尼语肖松尼语属北美洲的肖松尼人的语言,本意为“我们的语言”(或译梭梭尼语、肖肖尼语、肖松尼语或休休尼语)。此语使用者分布于美国爱达荷州、内华达、犹他、怀俄明等州方言连续体
  • 博爱县博爱县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河南省焦作市下辖的一个县。位于太行山南麓,与山西省交界。面积492平方公里,2002年人口42万。邮政编码454450,县政府驻清化镇。现辖:清化镇街道、柏山镇
  • 卡斯帕 (加利福尼亚州)卡斯帕是美国的一个普查规定居民点,位于加利福尼亚州的门多西诺县。西邻太平洋,北距门多西诺(英语:Mendocino, California)约4英里(6.4千米)。齐格弗里德·卡斯帕最早于1857年在此
  • 町田忠治町田 忠治(1863年5月17日(文久三年三月三十)-1946年(昭和二十一年)11月12日),号几堂,是明治至昭和时代的政治家。诞生于出羽国秋田郡久保田城下的秋田保戸野八丁新田上丁(现秋田県秋田
  • 烟煤洞乡烟煤洞乡,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河北省保定市涞源县下辖的一个乡镇级行政单位。烟煤洞乡下辖以下地区:烟煤洞村、隋家庄村、井家滩村、南李庄村、土安村和三道城村。
  • 范周范周,生卒年不详,字无外,苏州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宋朝词人。其父为北宋政治家范仲淹同父异母兄长范仲温之子赞善大夫范纯古。范周自幼不追求名誉和地位,只用功于诗词,居所称为“范家
  • 亡命赛车2000《亡命赛车2000》(英语:)是一部1975年美国政治讽刺(英语:Political satire)风格的邪典动作片,由保罗·巴特尔(英语:Paul Bartel)执导,改编自伊卜·梅契尔(英语:Ib Melchior)的短篇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