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成骨不全症

✍ dations ◷ 2025-07-13 16:33:27 #先天成骨不全症
成骨不全症(osteogenesis imperfecta),简称OI,又称脆骨症,是一种主要影响骨骼的遗传性疾病。它导致骨骼容易骨折。严重程度可能从轻微至严重。其他症状可能包括蓝巩膜,身材短小,关节松动(英语:Hypermobility (joints)),听力受损,呼吸问题和牙齿问题。若是严重的成骨不全症,可能轻微的碰撞就会造成严重的骨折,因此这类的病患被称为“玻璃娃娃”或“玻璃骨”。根本的机转通常源自结缔组织-缺乏I型胶原蛋白(英语:Type I collagen)。在超过90%的病例中是由于COL1A1(英语:COL1A1)或COL1A2(英语:COL1A2)基因的突变。这些遗传问题通常以体染色体显性遗传的方式或经由新的突变发生。至少有八种类型,其中I型最不严重,II型最严重。通常经由其症状确诊,并可通过胶原蛋白检测或DNA检测确认。成骨不全症目前没有治愈方法。借由运动来维持健康的生活形态及避免吸烟有助于预防骨折。治疗可能包括骨折照护,止痛药,物理治疗,支架或轮椅以及手术。一种将金属棒穿过长骨的手术可能可以强化长骨。目前试验性的证据支持使用双磷酸盐(英语:Bisphosphonate)类药物。大约15,000人中会出现一例成骨不全症的病例。结果取决于疾病的类型,大多数人预后不错。自古以来就描述了这种情况,术语“成骨不全症”于1895年开始使用,意味着结构发育不完全的骨骼。。成骨不全病,俗称“玻璃娃娃”或是“陶瓷娃娃”。 一共有四大类型,最常见的是第一型,其次是第四型、第三型和第二型。第一型是由体染色体显性遗传造成,患者有蓝眼珠,齿质不良,部分患者伴随听力障碍。骨骼脆弱的原因来自正常的胶原纤维不足。这型的患者可能是由于体染色体隐性或显性遗传所致,常在子宫内时就有多发性骨折的现象,在出生前或生产过程中就死亡,依其症状还可分四种亚型。形成原因可能是体染色体发生突变所致,这个突变使第一型胶原蛋白的结构不正常。这类的患者多半体型短小,脸型呈倒三角形,生长迟缓,有些阅读能力会比一般人好,蓝色眼睛。和第一型一样,是由体染色体显性遗传造成,骨骼脆弱的原因来自胶原纤维的前驱物α键过短。成骨不全症的发生几率为万分之一以下,被列为罕见疾病,在台湾,每二万至三万人就有一名玻璃娃娃,全台湾目前发现有167人患有成骨不全症。成骨不全症多采用支持性疗法,降低患者发生骨折的机会。患者多需长期服用增加骨质的药物,例如抑钙激素(calcitonin)、氟剂、活性维生素D3、钙片和双磷酸盐化物(bisphosphonate)。

相关

  • 782医学导航:泌尿系统解剖/生理/发育/细胞病理/酸碱/先天/肿瘤、症状/齐名、尿液手术/注射、药物(G4B)、血检、尿检
  • 骨盆髋(拉丁语:pelvis),又称腰带、骨盆、盘骨,是一个骨骼构造,位于脊椎末端,连接脊柱和股骨,与四足动物的后肢、双足动物的下肢相连。股骨与腰带在臀部连接处形成髋关节,它是球窝关节。健
  • 语干在语言学中,词干(stem),或语干,是词的一部分。在不同情况下使用,其含义有差异。词干的其中一种含义,是指词缀所附着的部分。 例如在英语单词friendships中包含了词干friend,词缀-shi
  • gDNA基因组脱氧核糖核酸是染色体DNA,这一概念与染色体外DNA(如质粒)相对,常简写为gDNA。生物的基因组(由gDNA编码)是遗传的生物学信息,从生物的一代传到下一代。基因组被转录产生RNA,这
  • 宪法党宪法党是一个美国政党,旧名美国纳税人党,创建于1991年。其立党理念为“《美国宪法》在现今的人类关系中仍未过时” 。该党的宣言基于对《美国宪法》的原始主义解释,并根据《独
  • 页岩页岩是一种沉积岩,成分复杂,但都具有薄页状或薄片层状的节理,主要是由黏土沉积经压力和温度形成的岩石,但其中混杂有石英、云母、长石的碎屑以及其他化学物质,根据其混入物的成分
  • 月亮脸月影(学名:Echeveria elegans)是景天科,拟石莲花属的一种植物,原产于墨西哥的山区。这是一种多汁的多年生常绿植物;高度可生长至5-10厘米,群生株幅达50-100厘米;叶片为肉质浅蓝绿色,
  • 长辈长辈狭义中对血缘关系上的尊长的统称,包括祖父、祖母、母、父、伯、叔、姑、姨、舅等;例如兄、姊。广义则包括一切年龄可以做自己父母的人。长辈包括亲属长辈、老师及其他长辈
  • 东西伯利亚高原东西伯利亚高原是俄罗斯的高原,位于远东联邦管区,长3,300公里、宽1,200公里,面积200万平方公里,从中雅库特低地的勒拿河延伸至杰日尼奥夫角,最高点海拔高度3,147米。
  • 菊糖菊糖(Inulin),也叫菊粉是FDA 认可的可溶性纤维,一种果聚糖,由果糖分子聚合而成,(请勿与甜菊糖苷混淆)多含在菊科和桔梗科植物的细胞中(如洋姜)。菊糖是一种天然的多糖体,由许多种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