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氏绿僵菌

✍ dations ◷ 2025-04-03 17:16:33 #莱氏绿僵菌
Nomuraea rileyi (Farl.) Samson (1974)Beauveria rileyi (Farl.) Gösswald 1939Spicaria rileyi (Farl.) Charles 1936Spicaria prasina (Maubl.) Sawada 1919Nomuraea prasina Maubl. 1903Botrytis rileyi Farl. 1883莱氏绿僵菌(学名:Metarhizium rileyi),又名莱氏野村菌、莱氏野村霉,有时简称绿僵菌,是黑僵菌属的一种虫生真菌(英语:entomopathogenic fungus),可感染玉米穗虫(英语:Heliothis zea)、番茄夜蛾(英语:Helicoverpa armigera)、甜菜斜纹夜蛾(英语:Spodoptera exigua)、草地贪夜蛾(秋行军虫)等超过60种鳞翅目昆虫的幼虫,而有用作生物农药以抑制数种农业害虫生长的潜力。本种过去属于野村霉属(英语:Nomuraea)(Nomuraea),2014年,一篇分子种系发生学研究结果显示野村霉属为复系群,并将本种该归入黑僵菌属。莱氏绿僵菌感染昆虫的过程可分为数个阶段,其分生孢子为疏水性,可结合于同为疏水性的昆虫体表,孢子表面的多种水解酵素可分解昆虫的表皮,并于环境适宜时萌发成菌丝,穿透昆虫表皮而进入其体内。当菌丝长至昆虫的血淋巴时,会形成许多芽孢体(hyphal bodies, hb),芽孢体可脱离菌丝,如酵母菌般在血淋巴中自由复制、生长,其细胞表面的病原相关分子模式不被昆虫的吞噬细胞视为外来者,因此不会受到攻击。当芽孢体的密度达到一阈值时,会透过群体感应使其会转换回菌丝顶端生长(apical growth)的生长模式,形成菌丝体,同时可分泌多种酵素,在数小时内快速杀死宿主并分解其组织。莱氏绿僵菌可作为生物农药,用以控制多种鳞翅目的农业害虫。以莱氏绿僵菌控制草地贪夜蛾(秋行军虫)虫害的生物农药正在研制开发中。

相关

  • 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血管紧张素II受体拮抗剂(Angiotensin II receptor antagonist),也被称为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angiotensin receptor blockers, ARBs)或AT1受体拮抗剂,是一类作用于肾素-血管紧张
  • 去甲肾上腺素转运体653020538ENSG00000103546ENSMUSG00000055368P23975O55192XR_933403、NM_001043、NM_001172501、NM_001172502、NM_001172504、XM_006721263、XM_011523295、XM_011523296、
  • 真蕨纲真蕨纲(Polypodiopsida),又称为链束植物(Monilophytes)是植物界中真叶植物下的两个演化支之一,是种子植物的姊妹群。真蕨纲比起较原始的石松门多了真正的叶子,但比起较进化的种子植
  • 尼曼匹克症尼曼匹克症(Niemann-Pick disease),是一种脂质代谢异常的遗传疾病。过量脂类累积于病人的肝脏、肾脏、脾脏、骨髓等,甚至脑部,而造成这些器官的病变。遗传模式为体染色体隐性遗传
  • 空军航空技术学院空军航空技术学院(Air Force Institute of Technology),简称为航院或航技学院,属于学士制并附设专科部军事学校,于2001年经中华民国教育部评鉴改制为技术学院,并于2002年8月1日改
  • 月球表面特征列表月球表面有许多有趣的特征。其中有几座已命名的大山谷,它们都被列出在下面。月球上的谷地,多以附近的陨石坑命名,请查看月球环形山列表以了解更多的信息。以下为月球月海列表(
  • 西非国家中央银行西非国家中央银行(法语:Banque centrale des États de l'Afrique de l'Ouest,简称BCEAO)是西部非洲八个不同国家的中央银行,1959年成立,总部设在塞内加尔的首都达喀尔。总裁是科
  • 准粒子准粒子(quasiparticles)或称集体激发(collective excitations)在物理学中,是一种发生在微观复杂系统的突现现象。例如固态系统中会好像存在着另一种虚拟的粒子。 以电子在半导体
  • 欧司朗欧司朗(Osram,FWB: OSR)照明公司是当时西门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也是世界上两大光源制造商之一。其总部设于德国城市慕尼黑。欧司朗分别在中国大陆的广州、佛山与昆山和马来西亚
  • 兄弟牛肝菌兄弟牛肝菌(学名:Boletus fraternus),或称坚肉牛肝菌。菌盖呈红褐色带黄色,被覆细绒毛细鳞,夏、秋阔叶林地上群生。分布于台湾 、广东。可供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