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东诺夫安-12

✍ dations ◷ 2025-08-18 12:17:08 #安东诺夫安-12

安东诺夫安-12(乌克兰语:Антонов Ан-12),北约代号幼狐(CUB),是前苏联安东诺夫设计局研制的一种军用四发动机涡桨运输机,由安-10民用机发展而来。该机在1973年停产,30年以来生产了1248架,20世纪中期时,于前苏联与社会主义国家间广泛采用,之后并售往第三世界国家。

安-12原型机于1957年3月首飞。定型生产超过900架,军用民用均有涉及,1973年停产。安-12BP于1959年进入苏军服役。其规格、尺寸、性能与同时期的美国C-130大力神运输机非常相似,被视为其对应版本。

1960年代,中国从苏联购买了若干架安-12运输机试用,并计划在国内设置生产线。但随后中苏关系急剧恶化,苏联撤回技术授权,生产计划未能成行。安-12后来在苏联也不能购买整机的状况下,中方决定自行研制,开始制造飞机。1975年,中国在其基础上仿制的运输机首飞成功,改变了这一状况。直到1981年,中国已经完全具备独立制造仿制版安-12的能力,并已经以“运八”为投产的运输机命名,此时苏联开始也不再生产和沿用安-12,此后俄国和乌克兰就退役了他们的安-12机队,即使如此,运八仍继续的发展,并逐渐跳出安-12的框架,发展出独立的衍生型号和改进型号。

参考资料:Global Aircraft,Airliners.net

基本信息

性能武器

安-12是种使用非常广泛的运输机,尤以前苏联成员国/独联体国家、非洲和印度次大陆和前社会主义阵营最为明显。

截至2006年8月,共有179架安-12在航空公司服务:几内亚航空4架、Alada5架、British Gulf International Airlines公司7架、Avial NV公司4架、Heli Air Service公司4架、Scorpion航空公司4架、Tiramavia公司4架、Aerovis航空公司5架、Veteran航空公司4架、KNAAPO公司5架、Vega航空公司6架、ATRAN Cargo航空公司4架以及乌克兰Volare航空公司的6架。其他77架各种型号的安12零星的散落在各地。

相关

  • 李荣春李荣春(1914年-1994年1月31日),宜兰县头城镇人,台湾小说家,曾经创作《祖国与同胞》作品。李荣春1914年出生于宜兰厅头城,15岁毕业于头城公学校。隔年他进入私塾学习汉语并且自修学
  •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应变协调中心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应变协调中心是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为了因应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的进一步发展,于2020年1月21日举行新闻会宣布成立的机构。协调中心直接隶属行政长官运作,由
  • 延迟性肌肉酸痛延迟性肌肉酸痛(英语:delayed onset muscle soreness,DOMS)是一种运动之后24–72小时出现的肌肉酸痛或不舒适。通常会持续两至三日。旧式理论普遍认为该痛症为乳酸积聚所引起,但
  • 哈拉姆哈拉姆(英语:haram,也写作haraam,阿拉伯语:حَرَام‎,ḥarām)是一个阿拉伯词语,意思是“禁止的”、“违反教律的”。因此,这个词可以指:不纯洁的人或者尚未接受圣知的人禁止接触
  • 魔声魔声公司(Monster Inc.)是一家美国音视频线材和耳机生产商,由李美圣(Noel Lee)创建于1978年。2008年魔声联手Dr. Dre和Interscope Geffen A&M主席Jimmy Iovine联手共同研发,发布Be
  • 人名用汉字人名用汉字(日语:人名用漢字/じんめいようかんじ ),是指二战后日本在户籍上可记载为孩子名字的汉字中,不属于常用汉字的汉字,于法务省户籍法施行规则别表第二(人名用汉字别表)中指定
  • 加礼宛事件加礼宛战役(噶玛兰语:Lanas na Kabalaen)或称达固湖湾事件(撒奇莱雅语:Takubuwa a kawaw),是台湾原住民噶玛兰族(Kebalan)和撒奇莱雅族(Sakizaya)在1878年联合抵御清朝入侵的事件。该事件对于花莲地区的族群分布影响极大,撒奇莱雅族及噶玛兰族在联合抵抗清军入侵的事件中几乎灭绝,幸存的族人藏身在阿美族之中。同时,协助清军的七脚川社一举成为奇莱平原最大部落,直至七脚川事件后才式微。牡丹社事件后,清廷认知到经营“后山”(今花莲、台东一带)的重要性:50。为巩固后山防
  • 加藤弘之加藤弘之(1836年-1916年)是日本政治家 政治学家、教育家、哲学家、启蒙思想家、官僚、明治时代官界和学界的总帅。正二位勋一等男爵。出生于但马国。同时是文学博士、法学博士、帝国学士院会员及东京帝国大学名誉教授。
  • 前706年
  • 非攻墨家系列条目战国:墨子、禽滑釐、耕柱子、胡非子孟胜、田让、腹䵍《墨子》、《墨辩》非攻,墨家思想之一。墨子反对战争的行为,并认为这行为为人们带来灾害。他先把大国攻小国的行为定义为“攻”,而攻就是属于“不义”。但墨子亦并非盲目反对战争,如武王伐纣他就认为是“诛”,诛就属于义了。墨子以偷窃作喻,若有人偷窃桃李,大家都会对他作出指责,官府都会对他处罚,因为这是一种损人利己的行为,这是不仁。若偷鸡和猪,罪行也更严重;若去到抢夺别人的衣服和戈剑,罪行就更大了,这时候就会遭到天下的君子指责。同样地,杀一人是不义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