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瀣(1871年-1944年9月25日),字伯沆,号冬饮、无想居士,祖籍江苏溧水。国学大师,爱国耆儒。博通经学、理学、禅学、诗、文、书、画、篆刻。
1871年生于南京。幼聪颖,曾学于端木埰、高子安。
后入锺山书院,师从文廷式、陈三立、俞明震等人,以才气见长,博学洽闻。
肄业后,先任南京江南陆师学堂教习,后在上海书局编书。
1908年,受李瑞清之邀,和柳诒徵等人为两江师范学堂文科教习。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后,两江师范陷于停顿,遂在南京江南图书馆任事,后往苏州以不惑之年学于黄葆年。
1915年,两江师范学堂改为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受江谦之邀教授国文,并兼首任国文系主任。南京高师1921年改为东南大学,1928年改为中央大学(后又于1949年改名南京大学),仍任教授。
1937年,抗战爆发,因患中风,不能随中大迁川,留宁。
1944年9月25日,因病与世长辞。
民国时期,王伯沆以讲授儒家经典于南京大学而闻名,人称“王四书”,与柳诒徵并称“南雍双柱”。他讲四书五经,说理透辟,生动细致,旁征博引,妙语如珠,听课者往往除文科学生外,理科专业科学生旁听者甚众,常常是“室外窗前,皆听讲者也。”
王伯沆是红学家。他曾用朱、黄、绿、墨、紫五色笔,六次批点《红楼梦》。“辛亥革命以后,对《红楼梦》继续进行评点,用功最深、成就最大要算王伯沆先生了。”
王伯沆是民国年间江南著名诗人。吴梅在《读王伯沆园居诗》中评论道:“我读伯沆诗,盎然古春意。力能驱万牛,尘不惊六辔。探取风雅源,骚魂可檄至...。”
王伯沆的书法自成一格,行书能融入篆隶古朴厚重笔意,兼具北碑雄劲峭拔气象。篆书挺劲苍润,典雅堂皇。与王东培并称“二王”。
王伯沆执教有年,爱护学生视若已出。弟子俊才甚众。文史学家高明、教育家张其昀、江南才子卢冀野、国学家潘重规、画家陈衡恪、史学大师陈寅恪、词学大师唐圭璋等人都是他的弟子。
抗战时期,由于中风,行动不便,留在沦陷区,感念国运,每饭罢,即对客言南明时事,声泪俱下。其时,家庭经济拮据,每日“两粥犹不可得”。当局为了利用他的名望,百般拉拢。汪精卫政府立法院长陈公博也派人送来参事聘书,许以月薪大洋三百,王瀣声色俱厉地怒斥来人,说道:“余已行将就木之人,可以舍我矣。实不敢见张邦昌、刘豫丧权辱国之举。”当局利诱不成之后,竟以死威逼。凡此种种,王瀣皆大义凛然,以后闭门不出。国难的伤感,生活的折磨,加之1944年秋染上疟疾,终于一病不起,临终前嘱咐妻女:“我生不愿见日寇,死了,棺材也不愿见到这些人。死后不要发丧,棺材不要出门,就把我埋在家中后院。”并嘱家人勿接受卖国当局接济。病逝后,家人遵其遗嘱,将其遗体埋在自家后院。抗战胜利后,1946年国立中央大学复员南京,为他举行了隆重的追悼会,国民政府也敬送了由蒋介石题书“守道耆儒”的“荣典之玺”金字匾额。
王伯沆承太谷学派,守“述而不作”,不愿以文章著述行世,生前几乎没有著作,学术观点散见于所批点书籍之中。曾作有《读四书私记》、《经略台湾事纂》、《王氏族谱》、《前清四家词选》、《后四家词选》、《离骚九歌辑评》、《双烟室诗词文集》等,生前却不愿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