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东尼·凯利

✍ dations ◷ 2025-05-25 19:37:13 #安东尼·凯利

安东尼·凯利(英语:Anthony Callea,1982年12月13日-),全名安东尼·科斯莫·凯利(英语:Anthony Cosmo Callea),是一位澳洲歌手,同时也是2004年《澳洲偶像》亚军。他目前拥有澳洲最高销售量的单曲《The Prayer》。

1995年,安东尼·凯利曾以 Anthony De Fazio 的名字在电视剧《Funky Squad》的《The Wrong Side of the Tracks》这一集客串演出。

2004年,他参加了电视选秀节目《澳洲偶像》,并进入了30强,但是无缘进入下一轮比赛。之后经过了败部复活制度得以进入前12强。

在比赛的过程中,安东尼在澳洲的人气不断的上升。他多次在节目中的表演赢得了评审高度赞赏,像是赛门与葛芬柯(Simon & Garfunkel)的《Bridge over Troubled Water》,外国人合唱团(Foreigner)的《I Want to Know What Love Is》,安德烈·波伽利与席琳·狄翁合唱的《The Prayer》。评审之一的 Ian Dickson 曾说《The Prayer》是他这两年看过最棒的表演。比赛于2004年11月结束,安东尼成为当年度亚军,冠军是凯西·唐娜文(Casey Donovan)。他曾表示 Cosima De Vito 是他在澳洲偶像第一季中最喜爱的参赛者。

安东尼很快的就与 Sony BMG 签约,首张单曲《The Prayer》在2004年12月发行。首周就登上澳洲排行榜冠军,并连续蝉联冠军长达五周。发行七周后,这张单曲成为澳洲史上最卖座的单曲,并被认证为四白金,超过28万的销售量。 接下来发行的双A面单曲《Rain / Bridge over Troubled Water》为双周冠军。他的同名专辑也在2005年4月4号登上澳洲专辑榜冠军,之后为连续三周冠军。第三张单曲《Hurts So Bad》首周登上第十名,第四张单曲《Per Sempre (For Always)》则登上第五名。

DVD《Live in Concert》在2005年11月7号发行,首周登上排行榜第三名,并获得白金认证。

2006年11月4日,他发行单曲《Live for Love》,是他新专辑《展露头角》的第一支单曲,也是唯一一首不是自己写的歌曲。专辑在2006年11月25日发行,登上排行榜第九名。专辑中加入了安东尼的特色,包括抒情摇滚和快歌。他在合辑《Home: Songs of Hope & Journey》中翻唱了布莱恩·麦肯奈特的歌曲《Home》,该合辑是为了替对抗忧郁症组织《BeyondBlue》募款所发行。

2007年2月,第二张单曲《Addicted to You》登上第19名。

根据官方网站,安东尼目前正在筹备新专辑,2008年11月将前往纽约进行一些与专辑有关的工作。专辑预计在2009年发行。

他参加了海啸救援电视募款节目,另为还受邀到红十字会举办的慈善拍卖晚会中,在丹麦王储弗雷德里克和王子妃玛莉面前表演。安东尼也在 The Starlight Foundation、皇家墨尔本儿童医院、The Mirabel Foundation 和救世军工作。 另外在2007年,他还成为替皇家儿童医院募款的 Perth Telethon 的大使,同年11月被澳洲视觉障碍服务中心(Vision Australia)任命为官方大使。

2007年3月27日,在八卦杂志因为安东尼的“偶像”外表而对性向作出推测之后,他发表声明,公开承认他是同性恋,也感谢歌迷的支持与当时的另一半,保罗。

“是的,我是同志。我现在对于我的性向没有问题,我花了许多时间在建立对自己的信心。在把事情解释清楚后我现在觉得很自在,已经没什么压力了”

2007年3月,《Edge 96.1》电台早晨时段的播报员 Vic Larusso 说上周他在派对中遇见安东尼和他的另一半。电台随后道歉,并说 Larusso 不了解安东尼的性向问题尚未被澳洲社会接受。安东尼于稍早否认了同性恋的传闻并拒绝谈论私人生活,之后则对于否认这件事感到抱歉。

2007年3月30日,澳洲高等法院的法官 Michael Kirby 说,勇于承认自己性向的安东尼是“令人敬佩的澳洲人”。他还说:“根据流行文化的影响力和对人类不同性向的了解,我会用十个法官换一个流行歌手。”

安东尼也承认他在青少年时期罹患了忧郁症。“我那时得了重度忧郁症。我厌恶我自己。我讨厌去看心理医生。我不和别人说话。我的父母完全不知道我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他之后也参与了合辑《Home: Songs of Hope & Journey》,在专辑中翻唱了布莱恩·麦肯奈特的歌曲《Home》。该合辑是许多澳洲歌手为了替对抗忧郁症组织 BeyondBlue 募款以及唤醒民众对忧郁症的注意所发行。

2007年12月5日,他告诉布里斯本当地的报纸《Courier Mail》,他已和父母分居三年,就从首张单曲发行前的一个半礼拜开始。之后有传言说安东尼开始与前肥皂剧《Home and Away》演员 Tim Campbell 交往,随后在2月13日 Tim Campbell 在早晨的广播中透露:“我们在一起时感到非常快乐。”

2005年7月,安东尼开始在东岸举行大规模的巡回演唱会,演唱会特别来宾是 Tina Cousins。

安东尼担任西城男孩在澳洲巡回演唱会的特别来宾。

安东尼担任戴安娜·罗丝在澳洲巡回演唱会的特别来宾。

2007年7月到9月,他与他的四人乐队展开了《展露头角巡回演唱会》,在澳洲共举行了18场演唱会。

这场秀包含了一位主持人以及超过900位的音乐家、表演者、舞者和歌手,其中安东尼表演了他自己的歌曲。

2008年3月26日,席琳·狄翁《为爱冒险全球巡回演唱会》将会来到澳洲。安东尼将担任特别来宾。

安东尼和其他几位知名的澳洲歌手受邀前往雪梨歌剧院,与雪梨交响乐团共同演出。这场表演是为了向优秀的电影歌曲致敬,计划在2008年5月7日到10日演出。

2007年,安东尼参加了七号电视网(Seven Network)的音乐选秀节目《It Takes Two》。在节目中,由非歌手的名人与专业歌手搭挡演出。安东尼与广播 DJ Jo Stanley 搭挡并获得亚军,冠军是 Jolene Anderson 与大卫·坎贝尔(David Campbell)。

2008年安东尼再度参加了《It Takes Two》。他在第三季的伙伴是女铁人 Candice Falzon。第三季从2月12日开始。

2007年9月,他参与了第一部音乐剧《越过死亡线》(Dead Man Walking)的演出,剧本来自海伦·普雷松修女(Helen Prejean)的真实故事,她陪伴在杀人凶手 Joe de Rocher 身边直到执行死刑为止。这部戏在探讨在这种极端情况下的报复与饶恕两种相反的欲望,还有是需要以爱或恨来面对这样的人。

2007年11月,他担任音乐剧《吉屋出租》的男主角马克·科恩(Mark Cohen)。剧情是根据贾科莫·普契尼的歌剧《波希米亚人》改编。

这部是他的第二部音乐剧作品,与他现在的伴侣 Tim Campbell 一同演出。

2008年2月12日,安东尼将参与音乐剧《Wicked》,此剧将在7月于墨尔本丽晶剧院(Regent Theatre)上演。

ARIA: 双白金唱片

ARIA: 金唱片

相关

  • 生化工程生化工程(英语:biochemical engineering),亦称生物技术工程(biotechnology engineering)或生物程序工程(bioprocess engineering)等,是化学工程的一门分支,主要致力于设计并建立包含生
  • 高速公路德国高速公路是德国的全国高速公路系统,其德文名称(Autobahn .mw-parser-output .IPA{font-family:"Charis SIL","Doulos SIL","Linux Libertine","Segoe UI","Lucida Sans Un
  • 各国政体列表各国政体列表 列出了联合国193个会员国的国体(form of state)与政体(form of government)、梵蒂冈城、马耳他骑士团以及十二个争议领土。此列表基本上列出各国宪法所表明的
  • 詹姆斯·麦克迪维特詹姆斯·奥尔顿·麦克迪维特(James Alton McDivitt,1929年6月10日-)曾是一位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的宇航员,执行过双子星座4号和阿波罗9号任务。詹姆斯·麦克迪维特1951年加入美国
  • 沃兹沃思·多尼索普沃兹沃思·多尼索普(英语:Wordsworth Donisthorpe,1847年4月24日-1914年1月30日),出生于英国里兹,逝世于黑斯尔米尔,是一位英国个人无政府主义者 、发明家、电影艺术先驱以及国际象
  • 裴式楷裴式楷,原名罗伯特·爱德华·裴登(英语:Robert Edward Bredon,1846年2月4日-1918年),汉名裴式楷,英国人,中国海关总税务司赫德的妻弟,曾任代理总税务司。裴式楷出生于爱尔兰波特唐(英语
  • 荣町站 (爱知县)荣町站(日语:栄町駅/さかえまちえき  */?)是位于爱知县名古屋市东区东樱一丁目,为名铁濑户线之车站。为1面2线岛式月台之地下车站。月台Oasis 21前的出入口并设地下街的荣町站
  • 戴安娜·阿伯特戴安娜·阿伯特(英语:Diahnne Abbott;1945年1月1日-),生于纽约市,是美国女演员、女歌手。1945年1月1日,戴安娜·阿伯特出生在纽约市。1976年,戴安娜·阿伯特和男演员罗伯特·德尼罗结婚,两人有一个儿子,拉斐尔·德尼罗,取名自罗马的一家宾馆,当时她在那怀了拉斐尔·德尼罗(英语:Raphael De Niro)。戴安娜·阿伯特和前夫有一个女儿名叫德瑞娜·德尼罗(英语:Drena De Niro),也是女演员。
  • 布莱恩·弗恩特斯布莱恩·克里斯多夫·弗恩特斯(Brian Christopher Fuentes,1975年8月9日-出生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美熹德)是美国职棒大联盟圣路易红雀的终结者。弗恩特斯毕业于美熹德高中,之后进入美熹德初级学院就读。弗恩特斯在1995年大联盟选秀大会上被西雅图水手在第25轮选中。他在小联盟度过六年的时间后终于在2001年登上大联盟。他仅仅代表水手队在大联盟上场10次后离开球队。2001年12月16日,弗恩特斯被交易到科罗拉多落矶。在职业生涯的前四个赛季他投出了8胜8败、防御率4.04的成绩。由于落矶
  • 哈里·布雷弗曼哈里·布雷弗曼(英文:Harry Braverman,1920年12月9日-1976年8月2日)是一名美国的马克思主义者,政治经济学家和革命家。布雷弗曼出生于纽约市的一个工人阶级家庭,17岁开始参加马克思主义和托洛茨基主义运动。曾在多家金属锻造公司工作。1954年参与创办杂志《美国社会主义者》(The American Socialist),并任联合主编达5年之久,直到该杂志被禁。此后担任两家出版社的主编和经理共十余年。1967年起担任《每月评论》出版社社长,他一直工作在那里,直到他55岁在宾夕法尼亚州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