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进程

✍ dations ◷ 2025-05-06 09:22:25 #操作系统,进程,计算机科学

在计算机领域,父进程(英语:Parent Process)指已创建一个或多个子进程的进程。

在UNIX里,除了进程0(即PID=0的交换进程,)以外的所有进程都是由其他进程使用系统调用fork创建的,这里调用fork创建新进程的进程即为父进程,而相对应的为其创建出的进程则为子进程,因而除了进程0以外的进程都只有一个父进程,但一个进程可以有多个子进程。

操作系统内核以进程标识符(,即PID)来识别进程。进程0是系统引导时创建的一个特殊进程,在其调用fork创建出一个子进程(即PID=1的进程1,又称init)后,进程0就转为交换进程(有时也被称为空闲进程(英语:Idle (CPU))),而进程1(init进程)就是系统里其他所有进程的祖先。

当一个子进程结束运行(一般是调用exit(英语:exit (operating system))、运行时发生致命错误或收到终止信号所导致)时,子进程的退出状态(返回值)会回报给操作系统,系统则以SIGCHLD信号将子进程被结束的事件告知父进程,此时子进程的进程控制块(PCB)仍驻留在内存中。一般来说,收到SIGCHLD后,父进程会使用wait系统调用以获取子进程的退出状态,然后内核就可以从内存中释放已结束的子进程的PCB;而如若父进程没有这么做的话,子进程的PCB就会一直驻留在内存中,也即成为僵尸进程。

孤儿进程则是指父进程结束后仍在运行的子进程。在类UNIX系统中,孤儿进程一般会被init进程所“收养”,成为init的子进程。

为避免产生僵尸进程,实际应用中一般采取的方式是:

在Linux内核中,进程和POSIX线程有着相当微小的区别,父进程的定义也与UNIX不尽相同。Linux有两种父进程,分别称为(形式)父进程与实际父进程,对于一个子进程来说,其父进程是在子进程结束时收取SIGCHLD信号的进程,而实际父进程则是在多线程环境里实际创建该子进程的进程。对于普通进程来说,父进程与实际父进程是同一个进程,但对于一个以进程形式存在的POSIX线程,父进程和实际父进程可能是不一样的。

本条目部分或全部内容出自以GFDL授权发布的《自由在线电脑词典》(FOLDOC)。

相关

  • 路得路得记(希伯来语:.mw-parser-output .script-hebrew,.mw-parser-output .script-Hebr{font-size:1.15em;font-family:"Ezra SIL","Ezra SIL SR","Keter Aram Tsova","Taamey A
  • 质体醌质体醌(英语:Plastoquinone,简称:PQ)是一种醌分子,与光合作用中光反应的电子传递链有关。质体醌被还原(得到叶绿体基质中的两个质子(H+),并与来自光系统 II的两个电子(e-)相结合),形成质体
  • 表皮溶解水疱症表皮溶解水疱症(英语:Epidermolysis Bullosa,简写作EB,英文对于泡泡龙儿童又称Butterfly Children),在台湾俗称泡泡龙,是一种罕见的遗传性疾病,患者皮肤脆弱,稍微摩擦就破皮,形成水泡
  • 詹宏志詹宏志(1956年3月12日-)是出生在台湾基隆市的作家、编辑、电影制片及企业家。国立台湾大学经济系毕业。他为PChome Online网络家庭出版集团和城邦文化创办人、《数位时代》发行
  • 高雄灯会艺术节高雄灯会艺术节(英语:Kaohsiung Lantern Festival)由高雄市政府主办,于元宵节期间举行大型灯会活动。1998年为迎接国际海洋年及配合爱河整治计划,官方首次于元宵节举办大型灯会,在
  • 哺乳动物的生殖有性生殖是生殖的一种类型,它导致了后代加强基因多样化。它可以用两个进程刻画。第一个是减数分裂,涉及将染色体个数减半。第二个是受精,这个过程中两个配偶子融合,并恢复原来的
  • 吉姆·英霍夫詹姆斯·芒廷·“吉姆”·英霍夫(英语:James Mountain "Jim" Inhofe;1934年11月17日-),是一位美国共和党政治人物,自1994年成为奥克拉荷马州联邦参议院议员。此前他曾是美国众议院1
  • 修士修士(英语:friar,或fray),也称修道士、隐修士,是天主教以及东正教对于男性修行者的称呼,但并不属于神职人员。除了以担任神职人员为目标的一般修士之外,另有终身不做神父、专事修道
  • 点火系统点火系统是用于点燃燃料-空气混合的系统。它不仅在内燃机领域非常著名,而且有更多的应用,例如在燃油和燃气锅炉方面。最早的内燃机使用火焰,或者一个热管,但是用于点火这些很快
  • 甯戚甯戚(?-?),姬姓,甯氏,名戚,又称甯遬,东周春秋时期卫国人,齐国大司田,为齐桓公主要辅佐者之一。齐桓公二十八年(前685年),甯戚获悉齐桓公重人才,有抱负,便决心投靠齐国,以便有一番作为。齐桓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