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三角

✍ dations ◷ 2025-10-19 22:39:22 #火三角
火三角是一个简单模型,能够让人知道一场火灾发生所需要的成分,也是消防经常会用到的概念。“火三角”阐明了一场火的燃烧之规律,只有齐备以下三种元素:引火源、可燃物及助燃剂(多数情况下为氧气),一场火方能成功燃烧,缺一不可。因此只要把任何一种元素移除,这场火就能成功扑灭。在自然环境中,如果上述三种元素的比例恰当,便可产生一场火灾。当燃料用尽,火便会自行熄灭。当然,亦可以人手或化学方式将燃料与火分隔,使之熄灭。将燃料隔开是灭火的主要方法,于扑灭山林大火时此点尤其重要。没有足够热量,就不能产生火及继续燃烧。某几类火可以洒水浇熄,因为以水浇火,水会转化成水蒸气,带走热量。但要留意,某些火在遇水时会加剧燃烧或蔓延开去。将正在燃烧的燃料分开亦可有效降低热量。山林大火时,已经着火的树木会被隔开或移离火场,转移到没有其他可燃物的地方。不过随着科学的发展,人们发现用燃烧三角形来表示“无火焰燃烧”是确切的;但对于“有火焰燃烧”,因为燃烧过程中存在未受抑制的分解物(游离基)作为中间体,作为链式反应。所以表示有火焰燃烧应增加一个必要条件──链式反应自由基,这样就形成了燃烧四面体。可燃物在燃烧前会裂解为简单的分子,分子中的共价键在外界因素(如光、热)的影响下,裂解而成化学活性非常强的原子或原子团──称为游离基。有氢原子、氧原子及羟基等。大多数的有火焰燃烧都存在着链式反应。当某种可燃物受热时,它不仅会气化,而且该可燃物的分子还会发生热裂解作用,即它们在燃烧前会裂解为简单分子,活性很强的游离基。由于游离基是一种高度活泼的化学形态,能与其他的游离基及分子产生反应,而使燃烧持续下去,这就产生了燃烧的链式反应。一场火灾通过燃烧过程,其化学反应使之温度更高并能持续下去,传统的“火三角”能应用在不少火灾上,但如果火灾涉及到锂、镁等活跃金属的燃烧,清除“火四面体”中的化学反应元素便能用得着,因单向此等火源射水,会使化学反应加剧,不但不能降温,反使火源温度更高,甚至会发生爆炸,因水会使之引起放热反应,释出易燃的氢气。因此,此等火灾需以切断燃烧的连锁反应来扑灭。

相关

  • 植物界轮藻、一种杂交蔷薇、百岁兰; 小毛毡苔、蓬蘽、欧洲酸樱桃; 银杏、柳树、溪苔属; 非洲苏铁、蕙兰、一种藓类; 一种蕨、紫菀、朝鲜冷杉。有争议:植物(英文:Plant)是植物界(学名:Plantae
  • 能量能量(古希腊语中 ἐνέργεια energeia 意指“活动、操作”)在物理学中是一个间接观察到的物理量。它往往被视为某一个物理系统对其他的物理系统做功的能力。由于功被定
  • 文明病文明病(又称都市病,俗称富贵病)为一群疾病的通称,当国家变得更工业化及人类活得更长寿时,这些疾病就会更常产生,其包括有阿兹海默病、动脉硬化、肿瘤、肝硬化之慢性肝病、慢性阻塞
  • 爻部,为汉字索引中的部首之一,康熙字典214个部首中的第八十九个(四划的则为第二十九个)。就繁体和简体中文中,爻部归于四划部首。爻部通常是从左、中方均可为部字。且无其他部首
  • 滑翔机滑翔机(英文:Glider)是指不依靠动力装置飞行的重于空气的固定翼航空器,起飞后仅依靠空气作用于其升力面上的反作用力进行自由飞行。根据结构特点,滑翔机分为高级滑翔机或翱翔机(英
  • 大白鲨大白鲨(学名:Carcharodon carcharias, 英语:Great white shark)又名噬人鲨、白鲛、食人鲛,为最大型的掠食性鲨鱼。最早出现于中新世,是唯一现存的噬人鲨属(Carcharodon)的成员,出没于
  • 腈纶腈纶(Acrylic fiber)是一种合成纤维,主要成分是分子量约为100,000的聚丙烯腈。腈纶的单体至少含有85%的丙烯腈,并且添加有其他单体共聚,常选用的共聚分子有乙酸乙烯酯和丙烯酸甲
  • 感情纽带感情纽带(也称链结,Human Bonding)是指人与人之间形成的一种亲近的人际关系。也指人与动物之间建立的联系。建立感情纽带的过程则称为建立链结,或简言之为结链。感情纽带大多存
  • 客观主义客观主义(Objectivism)是俄裔美国哲学家和作家艾茵·兰德提出的哲学系统。客观主义认为:实在是独立于主观意识而存在;每个人借由感觉跟此实在直接相连;人可通过概念形成和逻辑上
  • 舍宁根舍宁根(德语:Schöningen)是德国下萨克森州的一个市镇。总面积35.36平方公里,总人口11847人,其中男性5836人,女性6011人(2011年12月31日),人口密度335人/平方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