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推成字法

✍ dations ◷ 2025-10-22 04:11:22 #三推成字法
《三推成字法》为清朝嘉庆五年(1800年)晋江人黄谦所著一部以泉州音南安腔为主的闽南语音韵学书籍《汇音妙悟》一书里所提出的最早闽南语拼字法。此法以韵母"五十字母(元音)"为经,以声母"十五音(辅音)"为纬,再以"八音声调"梳栉贯穿其间,而形成《三推成字法》。三推成字法歌诀为:“先从字母弁于头,反切声音左位收。平仄分明居右畔,完成一字传千秋。三推之法意何如,但愿世人喜读书。凡字旁通心内得,无忘昔日诵于斯”。详细法则如下。先分别将五十字母、声母十五音、及八音依序编号,取字时即可得三组数字。再将此三组数字依汇音妙悟书上所载“新数念法”,将一到十的数字转换为十种基本笔划构成一字。比如“丁/ding”字其韵母为“卿(八)/ing”、声母为“地(五)/d”、声调为“(一)/第1调”,由“八、五、一”3个编号再取其对照的“笔划符号”,即可组合为“么”字。类如朝鲜语的谚文组字结构法,及台湾陈松溪所提出之台湾字方案。三推成字法音节结构区分为三个音位成分:声母(辅音/子音)、韵母(元音/母音)、及声调,以对照之“笔划符号”来置放。位置排放上,韵母置上、声母置于左下方、而声调置于右下方。三推成字法标示声调,同于声母及韵母的标示法采用“笔划符号”来标示调号。而声调符号在其他的拉丁字母拼音法上,一般以附加符号须标示在音节里的介音上边。依三推成字法所得之字最多仅五笔划,大幅度减轻了记忆的负担而便利。但三推成字法所产生之字其字形模糊,书写时容易讹误,结构繁复、连写不易,因此难以推广流行。尽管如此,黄谦此一创举仍是闽南语走向拼音化之路的前锋,有着无法磨灭的功绩。现代也有作家"台屿符纹箓"。改良自三推成字法,设计成可突破同音字障碍。并命名其设计为"大语符纹"。将所设计的台语拼音符纹用在自创小说"大语符纹路"。

相关

  • 加洛林帝国加洛林帝国 (800–888) 是中世纪早期欧洲西部和中部的帝国。加洛林帝国被加洛林王朝统治,加洛林家族从751年开始成为法兰克国王,774年开始成为意大利伦巴底国王。800年,法兰克
  • 条带状铁矿条状铁层(Banded Iron Formation,简称BIF),又名带状铁矿层、条带状铁矿、带状铁矿或缟状铁矿,是一类岩石的名称,它包含了铁的氧化物、硫化物、碳酸盐类矿物以及燧石,并以条状互层的
  • 平底烧瓶平底烧瓶是实验室中使用的一种烧瓶类玻璃器皿,主要用来盛液体物质,可以轻度受热。加热时可不使用石棉网。强烈加热则应使用圆底烧瓶。底部为半球形,上部有一个长颈以便容物出入
  • 弗兰克·博尔曼弗兰克·弗雷德里克·博尔曼二世(Frank Frederick Borman II,1928年3月14日-)前美国空军少校及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宇航员,以执行首次环绕月球的阿波罗8号任务而闻名。博尔曼出生
  • 丁 汉丁汉(1963年8月-),安徽枞阳人,中国机械电子工程专家。201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1978年,进入西安公路学院(现为长安大学)汽车制造专业。1985年,获得武汉汽车工业大学(现为武汉理工
  • 意大利猞猁之眼国家科学院意大利猞猁之眼国家科学院(意大利语:Accademia dei Lincei,意大利语发音:,英语:Lincean Academy),是于1603年设立于意大利罗马科西尼宫帕拉左柯西尼(Palazzo Corsini)的一个科技研究
  • 约翰·克尔约翰·克尔(英语:John Kerr FRS 1824年12月17日-1907年8月15日)是一位苏格兰物理学家、电光学先驱。为纪念他的贡献,由他发现的物质在外电场作用下光学性质发生变化的效应被称为
  • 自治自治或自主治理(英语:Self-governance或英语:Autonomy)是抽象概念,可以从多方面理解。自治指自己治理自己:4952。自治可能指个人行为,但通常指较大规模的行为,即以一个行业、行业团
  • 欧几里得卫星欧几里得卫星(Euclid)是一个计划中的空间望远镜,该卫星预计于2020年发射,属于欧洲空间局的宇宙愿景2015-2025中的中型计划,并且将与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合作进行。该计划的目标是
  • 卡尔·路德维希·韦尔登诺卡尔·路德维希·韦尔登诺(德语:Carl Ludwig Willdenow,1765年8月22日-1812年7月10日)为德国植物学家、药剂师及植物分类学家。他被认为是植物地理学的开创者。他也是早期著名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