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介特异性

✍ dations ◷ 2024-12-23 05:43:04 #现代艺术,美学概念

媒介特异性(英语:medium specificity)是美学和艺术批评(英语:art criticism)的一个考虑因素。它与现代主义联系最紧密,但其出现早于现代主义。

克莱门特·格林伯格帮助了该术语的推广,根据他的说法,媒介特异性这一概念认为,一种艺术形式的“唯一而恰当的能力范围”与艺术家运用那些媒介之“性质所独有的”特性的能力相对应。例如,绘画中应当强调平坦和抽象,而不是幻觉和具象(英语:Figurative art)。

媒介特异性的含义可以认为是“艺术品由原材料的特征品质构成”。其中可能包括用于处理材料的技术。“媒介特异性基于艺术媒介独特的物质性。”早在1776年,戈特霍尔德·埃弗拉伊姆·莱辛就提出:“要想取得成功,艺术品必须坚持其自身媒介的特定风格属性。”

如今,该术语既用于描述艺术实践,也是分析艺术品的一种方式。例如,评论家N·凯瑟琳·海尔斯(英语:N. Katherine Hayles)谈到了“针对媒介的分析”。如批评家Marshall Soules所讨论的那样,媒介特异性和媒介特异性分析在互联网艺术(英语:Internet art)等新媒体艺术形式的出现中起着重要作用。媒介特异性表明,如果一件艺术品实现了其媒介包含的用于使之成为艺术品的承诺,就可以说是成功的。但是,关于一种媒介最适合做什么仍然存在很多争论。

后现代时期的艺术对话倾向于摆脱媒介特异性,不视之为重要原则。

相关

  • 三皈依皈依(巴利语:saranam gacchami),又作归依、归信,佛教术语,是成为正式佛教徒之前的宣誓仪式。佛教信徒在完成皈依仪式后,就是正式佛教徒,依性别之男女可以称为“优婆塞”或“优婆夷”
  • 合成酶连接酶(英语:Ligase,或称连结酶和结合酶)是一种催化两种大型分子以一种新的化学键结合一起的酶,一般会涉及水解其中一个分子的团。一般连结酶催化以下的反应:或有时是:其中小阶的字
  • 玛兹达克玛兹达克(波斯语:مزدک‎;中古波斯语:����;?-约524年或528年),波斯萨珊王朝改革家、宗教活动者,祆教僧侣。玛兹达克自称是祆教最高神阿胡拉·玛兹达派来的先知,宣扬平等,主张财产共有、建
  • 西瓦鹿西瓦鹿(学名:),又名湿婆兽,是长颈鹿科已灭绝的一属,分布在非洲至南亚。其下于非洲发现的曾一度被分类在属中。的化石发现于喜马拉雅山脉山麓地带地质年代约西元一百万年前的地层。
  • 费雪·布雷克费雪·谢菲·布雷克(英语:Fischer Sheffey Black,1938年1月11日-1995年8月30日),又译费雪·布莱克,生于美国华盛顿特区,数学家与经济学家,曾提出布莱克-舒尔兹模型。布雷克于1955年进
  • 熊密熊密(1559年-?年),字子缜,号小峩,四川顺庆府广安州人,民籍,治《书经》,年二十八岁中式万历十四年丙戌科第三甲第六十二名进士。戊午年正月初一日生,行四,曾祖熊万金,寿官;祖熊广山,荆州府经
  • 常忌常忌(?-?),字茂通,蜀郡江原人,少时与从兄常勗齐名。蜀汉时期,初为谒者仆射、黄门侍郎,丧亲后,凭借至孝闻名。被举为孝廉,担任议郎。出使吴国,称职而还。历任长水参军,什邡、雒县令。司马昭
  • 织田氏织田氏是日本的氏族和武家。斯波氏家臣。家纹是扬羽蝶、织田木瓜等。嫡流、伊势守家的通字是“广”、大和守家的通字是“定”、后来的近代大名的弹正忠家是“信”等。发祥地
  • 3,5-二羟基戊苯3,5-二羟基戊苯,也称作油橄榄醇(英语:Olivetol)是一种天然的烷基间苯二酚类化合物,可提取自地衣,或通过3,5-二甲氧基戊苯经三溴化硼脱甲基制得。它可作为四氢大麻酚的合成前体。
  • 维格纳尔峰坐标:70°24′S 66°24′E / 70.400°S 66.400°E / -70.400; 66.400维格纳尔峰(英语:Wignall Peak)是南极洲的山峰,位于麦克罗伯特森地,处于麦卡锡山以西,属于查尔斯王子山脉中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