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什曼原虫

✍ dations ◷ 2025-11-18 04:02:48 #利什曼原虫
L. aethiopica L. amazonensis L. arabica L. archibaldi (disputed species) L. aristedesi L. (Viannia) braziliensis L. chagasi (syn. L. infantum) L. (Viannia) colombiensis L. deanei L. donovani L. enriettii L. equatorensis L. forattinii L. garnhami L. gerbili L. (Viannia) guyanensis L. herreri L. hertigi L. infantum L. killicki L. (Viannia) lainsoni L. major L. mexicana L. (Viannia) naiffi L. (Viannia) panamensis L. (Viannia) peruviana L. (Viannia) pifanoi L. (Viannia) shawi L. tarentolae L. tropica L. turanica L. venezuelensis利什曼原虫泛指利什曼属的锥虫科原虫,是一种会引起利什曼病的寄生虫,在旧大陆的传播过程中是利用一种白蛉属的沙蝇为媒介,在新大陆的传播媒介则为沙蝇属(Lutzomyia)的沙蝇。利什曼原虫的主要宿主为脊椎动物,常见的感染对象包括蹄兔目、啮齿目、犬科、和人类。目前全世界有98个国家报告过利什曼原虫症的病例,感染人数达1,200万人。L. major、L. infantum和 L. braziliensis的基因组已被定序出来,其基因可制造超过8300种的蛋白质,和约900种RNA,约40%可制作出蛋白质的DNA,分布于662家族组中。较小的家族常前后排列于1至3个基因上,而较大的基因家族则分布较远。利什曼原虫的端粒通常很小,上面有几种不同的重复序列。利什曼原虫约有6200个基因推测出的蛋白质序列与布氏锥虫(Trypanosoma brucei)和克氏锥虫(Trypanosoma cruzi)相近,约有1000个利什曼原虫特异基因,随机散布于整个基因组。已定序的三种锥虫基因差别性相当小,只有约200个特异性基因不同,但是有约8%的基因在这三种利什曼原虫中,出现的比率有渐渐不同的现象,可能是选自不同疾病病灶放产生的影响。65%可产生蛋白质的基因,目前缺乏功能性目的。利什曼原虫的生活史有前鞭毛体(promastigote)及无鞭毛体(amastigote)时期,依图顺序的生活史说明如下:

相关

  • 奶酪
  • 卫生假说卫生假说(英语:hygiene hypothesis)是一种医学假说,指童年时因缺少接触传染源、共生微生物(如胃肠道菌群、益生菌)与寄生虫,从而抑制了免疫系统的正常发展,进而增加了罹患过敏性疾病
  • 构象构象异构(英语:Conformational isomerism,又译结构异构或构形异构,指由于原子环绕于化学键四周,而导致结构式相同,却具有化学构象或构象异构体之差异的分子现象。有三种效应,会使某
  • 增长的极限《增长的极限》是罗马俱乐部于1972年发表的、对世界人口快速增长的模型分析结果。丹尼斯·米都斯(Dennis L. Meadows)主笔。这本书用World3模型对地球和人类系统的互动作用进
  • 性类固醇性类固醇(英语:Sex steroid,亦称为性甾体)是指一类与脊椎动物雄激素或雌激素受体相互作用的类固醇激素。他们的效应是由两种方式进行的:第一种是经核受体进行的慢性染色体组机制,
  • 液泡液泡(拉丁语:vacuolum、 法语、英语、荷兰语:vacuole、 德语:vakuole),又称为液泡,是一种囊状的单层膜细胞器,其中含有细胞液,为酸性环境。液泡的作用在于存储并降解细胞中的废物和有
  • 反流性肾病反流性肾病(Reflux nephropathy、RN)是一种医学症状、旨在描述小且有疤痕的肾脏(慢性肾盂肾炎(CPN))并有膀胱输尿管返流(VUR)的病症。CPN是最常见的原因,还有其他原因、包括
  • 丁酸丁酸,又称酪酸,是化学式为CH3CH2CH2-COOH的羧酸和短链饱和脂肪酸,存在于腐臭的黄油、帕马森干酪、呕吐物和腋臭中。丁酸带有难闻的气味,味先辣后甜,与乙醚类似。10ppb浓度的丁酸
  • 旅游旅游业是美国的一大产业。每年都有为数以百万计的国内外游客观光美国,到访美国的自然奇观、城市街景、历史名胜和娱乐场所。美国的旅游业在19世纪末期和20世纪初期飞速成长。
  • 淡水长臂大虾淡水长臂大虾(学名:Macrobrachium rosenbergii;泰语:กุ้งก้ามกราม),又称泰国虾、泰国长臂大虾、罗氏沼虾、罗氏虾或淡水虾碌,是分布最为广泛的淡水虾类,并具有十分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