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斯尼亚危机

✍ dations ◷ 2025-04-26 22:43:14 #波斯尼亚危机
波斯尼亚危机又名波黑危机是1908年在巴尔干半岛发生的一次危机。十九世纪时,昔日强大的奥斯曼帝国已无法回复以前强盛的局面,被喻作“欧洲病夫”。波斯尼亚和赫塞哥维纳位于巴尔干半岛中部,本是奥斯曼帝国西北部最边陲的领土。1875年波斯尼亚因饥荒触发大规模动乱,后来动乱蔓延至保加利亚及引致俄罗斯介入,奥匈帝国亦乘乱派兵占领波斯尼亚和赫塞哥维纳。1878年,列强召开柏林会议,议定巴尔干半岛的新国际秩序,当中保加利亚及塞尔维亚等巴尔干国家取得独立,而波斯尼亚和赫塞哥维纳主权仍属奥斯曼帝国,但交予奥匈帝国托管。二十世纪初,奥斯曼帝国一群年青军官以“团结进步委员会”的名义组织起来,提倡君主立宪,被时人称为青年土耳其党人;在1908年驻马其顿奥斯曼军队兵变,要求阿卜杜勒·哈米德二世立即推行宪政及改革,最终苏丹被迫下台,使奥斯曼帝国局势出现不稳,其时奥匈帝国及巴尔干各国早已希望乘奥斯曼衰落而作领土扩张。奥匈帝国就趁机正式吞并了波斯尼亚和赫塞哥维纳,阻碍了塞尔维亚在该地的扩张,塞尔维亚对此感到非常不满。鉴于局势危急,奥匈帝国与俄罗斯帝国达成协议,希望透过召开会议商讨波斯尼亚和赫塞哥维纳二省前途所属的问题,俄罗斯允许奥匈由管理此二省改为直接统治,而奥匈则协助俄罗斯修改柏林条约,虽然两国皆彼此作出妥协,但都希望先下手为强,最终奥匈单方面采取吞并行动,却将与俄罗斯的协议废弃。塞尔维亚一直都希望可取得波赫二省作出海口以直接输出农产品,但奥匈的单方面行动却破坏了塞尔维亚计划,故此塞尔维亚视吞并一事为屈辱,但当时俄罗斯因为日俄战争战败后元气未复而未有实质支持,塞尔维亚亦唯有接受此一行动;不过此事件已种下两次巴尔干半岛战争的祸根,塞尔维亚西进之路已封,唯有一心南下,寄望取得仍是奥斯曼领土的阿尔巴尼亚才可突破;而奥匈帝国公然吞并奥斯曼领土而奥斯曼帝国却没法阻止,增加了巴尔干各国对奥斯曼的轻蔑,亦促成日后各国组成巴尔干同盟,掠夺奥斯曼在欧洲的剩余领土。德国自第一次摩洛哥危机后,与英法两国关系恶化,使德国更甚重视与奥匈的同盟,而这次巴尔干的冲突更使这种亲密关系表露无遗,反过来对俄塞构成明显威胁。至于俄塞,虽未能以强硬行动作回应,但亦因此加强彼此的联系,以对抗德奥同盟。

相关

  • 叠氮化氢叠氮酸,分子式HN3,在常温常压下为一种无色、具挥发性、有刺激臭、高爆炸性的液体。叠氮酸主要用于保存贮存溶液(stock solution),以及作为一种试剂。叠氮酸在1890年首先由Theodor
  • 康托尔定理康托尔定理指的是在ZFC集合论中,声称任何集合A的幂集(所有子集的集合)的势严格大于A的势。康托尔定理对于有限集合是明显的,但是令人惊奇的是它对于无限集合也成立。特别是,可数
  • 科技大学科技大学(简称科大)是中华民国高等技职教育体系的教学机构。科大的主要学制为高级中等学校考试后录取的四年制技术学院(简称四技),另一体系则是自国中毕业可就读的五年制专科学校
  • 反铁磁态反铁磁性(英语:antiferromagnetism),或称反强磁性,是磁性材料的磁学性质的一种。在这种材料中,相邻电子自旋呈相反方向排列,其磁化率因而接近于零。1932年由Louis Néel首次发现。
  • 锡-121m1锡-121m1(也写作“121m1Sn”)是锡元素的一种放射性同位素及同质异能素,具有约43.9年的半衰期。在普通热核反应堆中,它的裂变产物产额很低,因此这种同位素只占核废料的极小部分。
  • 继女继亲是亲属的一种,是指生父与生母离异或父母其中一方逝世后,子女跟随其中一方。再婚配偶和孩子之间的关系,以及孩子和再婚配偶自身儿女之间的关系。其再婚配偶对于孩子就是继父
  • 国立国父纪念馆坐标:25°2′24″N 121°33′36″E / 25.04000°N 121.56000°E / 25.04000; 121.56000国立国父纪念馆(通称国父纪念馆)是位于台湾台北市信义区的综合性文化纪念设施,是纪念中华
  • ʉ̞次闭央圆唇元音是一个用于一些口语中的元音。国际音标可以用数种方法表示这个音(见右表),但最常见的符号是:另外,符号⟨ᵿ⟩,即⟨ʊ⟩与⟨ʉ⟩的合体,是IPA的非官方扩展音标,并被许
  • 分离板块边缘分离板块边缘(divergent boundary)又称张裂型板块边界,是地壳由于张力作用向两侧扩张延伸,地幔上部经熔融作用冒出产生新的岩石圈。这个地区成为大陆的末端,最终形成大洋盆地。大
  • CHORUSChorusOS 是为嵌入式系统所设计的一个微核心即时操作系统(real-time OS)。该操作系统是由Chorus Systems所创造出来的,于1997年昇阳电脑收购该公司,并且不再提供对ChorusOS的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