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南非(南非语:Groter Suid-Afrika,英语:Greater South Africa)是南非的民族统一主义概念。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期间,南非及英国的一些政治领袖曾主张建立大南非。这种民族统一主义可以视作为泛非主义的早期形式之一,但仅限于欧裔非洲白人。
政治家扬·史末资由1895年起便一再呼吁南非扩张,并设想未来的南非边界将达至赞比西河,甚至是赤道。大南非的设想范围包括德属西南非、南罗德西亚、葡属东非南部(尤其是德拉戈亚湾的马普托港)以及大英帝国高级专员(英语:High Commissioner for Southern Africa)管辖下的领土(巴苏托兰、贝专纳与斯威士兰),而比勒陀利亚则作为大南非的首都。最初,史末资扩张计划的目标仅限于赞比西河,但后来开始也对东非保护国及坦噶尼喀产生兴趣:他对白色高地(英语:White Highlands)的英国殖民者(英语:White people in Kenya)印象深刻,并相信该地区在不久的将来可以成为一个“伟大的欧洲国家或国家体系”,最终“从(南非)联邦到肯尼亚,成立一连串的白人国家”。史末资认为,这种扩张最终将使南非能与澳大利亚及加拿大平起平坐,成为“帝国未来最伟大的自治领之一”。
不过,史末资的扩张计划在国内几乎没有得到任何白人的支持。阿非利卡民族主义者(英语:Afrikaner nationalism)担心,一旦南非将邻近的英国殖民地并入领土,就会令国内的黑人数量激增。
1910年5月31日,南非联邦成立,被视为统一非洲南部的英国殖民地的第一步。最初,英国支持扩大南非的领土范围。英国人与南非人都不认为伦敦对南北罗得西亚、尼亚萨兰及高级专员领土的持续统治是最终的领土安排:《1909年南非法案(英语:South Africa Act 1909)》规定了联邦今后可接纳罗得西亚为第五个省份,亦定明能够在特定条件下兼并高级专员领土。总理路易斯·博塔也同意史末资的看法,认为南非兼并高级专员领土只是时间问题。
1914年至1915年,英国批准史末资执行其在西南非战役(英语:South West Africa campaign)所定下的战争目标,又于1919年支持南非对前德属西南非的托管,尽管史末资希望正式兼并这块领土。之后,史末资建议用总理博塔的名字,把这块新领土命名为“博塔兰”(Bothaland)。虽然葡萄牙是协约国的一员,但内阁成员仍一致赞成买下葡属东非,以实现南非的领土扩张计划。
然而,在1922年南罗得西亚政府公投(英语:1922 Southern Rhodesian government referendum)中,多数选民均反对南罗德西亚加入联邦。这个结果令南非变得没有必要收购不列颠南非公司在贝专纳的权利,而贝专纳的统治权最终亦没有转交给联邦。此时,英国对南非白人的制衡力量——罗得西亚对贝专纳部分地区提出主权要求,而英国也相当乐于把贝专纳从南非的势力范围转移至罗得西亚。英国人对南非议会通过《原住民土地法(英语:Natives Land Act, 1913)》感到失望,随法案通过而建立的保留地制度,更成为后来南非种族隔离的基石之一。
如果没有罗得西亚,史末资提出的向北方扩张领土的设想就不可能实现,而买下葡属东非亦会变得困难重重。到了1924年南非大选(英语:1924 South African general election),巴里·赫尔佐格当选为新总理,史末资结束其总理生涯。与亲英派的史末资相比,英国人对反帝国以及亲阿非利卡人的赫尔佐格抱持怀疑态度,也不太愿意满足南非所提出的领土要求。
在南非种族隔离时期,尤其是在总理亨德里克·弗伦施·维沃尔德的领导下,将非洲南部领土并入当时由白人主导的南非的想法再次兴起,兼并目标是在1966年至1968年间脱离英国独立的博茨瓦纳、莱索托及斯威士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