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尔·汉宁森

✍ dations ◷ 2025-05-18 10:27:57 #1894年出生,1967年逝世,丹麦设计师,丹麦作家

保尔·汉宁森(丹麦语:Poul Henningsen,1894年9月9日-1967年11月31日)是一位丹麦作家、建筑师和评论家。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是丹麦文化生活的重要人物。在丹麦,他常被简称作“PH”。他最常与PH灯系列白炽灯的设计有关。

保尔·汉宁森是艾格尼丝·汉宁森和卡尔·埃瓦尔德的私生子。他在一个宽容和现代式的家中度过了童年,并且时常见到来访的著名学者。1911年至1917年间,他接受教育以成为一名建筑师,但是他并没有毕业,而是转向发展,欲成为发明家和画家。

他最突出的贡献是关于灯的设计。20世纪20年代,他发明了PH灯,并由路易斯·鲍尔森公司生产。其中最著名的类型是PH洋蓟和PH5。这些灯的发明也给他后来的工作提供了经济基础。PH大钢琴也是汉宁森的著名设计,被列入20世纪最著名的设计之一。

1920年代保尔·汉宁森在他的文学创作上有了突破。他负责编辑好斗的左翼期刊“Kritisk Revy”(1926年-1928年),并和他的同事抨击嘲讽旧时尚和文化保守主义,还将他们与政治挂钩。同时他也开始作为一个讽刺戏剧作者赞美人类的自然行为、性开放和简单的生活。在不抛弃讽刺戏剧的观赏性的同时,将它作为了政治斗争之用。1933年他编写了“Hvad med Kulturen?”(文化怎么样?),对丹麦文化进行激进的批评,同时谴责社会民主党人没有一个坚定的文化概念。因为这本书他被认为是一个共产主义的同情者,不过他并没有加入该党。他也进行过反法西斯宣传。

1935年他拍摄了《Danmarksfilmen》(意为丹麦电影),是一部低成本而且反传统的电影,伴着爵士乐的调子描述了当代丹麦人的生活。影片饱受抨击,不过后来被重新认定为一部经典的丹麦纪录片。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德据丹麦期间,他收入低微,终于在1943年逃往瑞典。战后他与共产党脱离了关系,原因是后者认为他对纳粹存在同情并且对前苏联持怀疑态度。他依旧写作、进行辩论,1960年代的新一代认为他是一个领袖。在生命的最后几年中他成为了丹麦学院的成员,支持消费者运动。

相关

  • 全球饥饿指数全球饥饿指数(GHI)是一个多层面的统计工具,用于描述国家的饥饿状况。可利用GHI评估全球对抗饥饿方面的进步和失败。GHI每年更新一次。该指数由国际粮食政策研究所(IFPRI)采纳和进
  • 头孢羟氨芐头孢羟氨苄是一种杀菌的头孢菌素类广谱抗生素,对革兰氏阳性和革兰氏阴性细菌的感染有效。它由头孢氨苄羟基段衍生而来。可用于治疗轻度至中度易受感染,如因细菌化脓性链球菌引
  • 大司乐大司乐是西周时期的音乐组织,距今约3000多年历史。当时西周贵族重视礼乐,视此成管治国家的器具。“大司乐”作为周朝的音乐机构,掌握着礼乐要职,培养王室和贵族子弟,也有一些是从
  • 近场 (NSOM/SNOM)近场扫描光学显微镜 (NSOM/SNOM)是一个 显微镜 技术,用于结构调查,其利用渐逝波的特性打破远场中衍射极限 。 在SNOM, 激发激光光透过一个直径小于激光波长的孔径聚焦,从而在孔
  • 飞部,为汉字索引中的部首之一,康熙字典214个部首中的第一百八十三个(九划的则为第八个)。就正体中文中,飞部归于九划部首,而简体中文则归在三划。飞部只以左方、下方为部字。且无
  • 宰牲节古尔邦节(意译为宰牲节,新马汶称哈芝节,阿拉伯语:عيد الأضحى‎,拉丁化:ʿĪd al-ʾAḍḥā,波斯语:عید قربان‎,维吾尔语:.mw-parser-output .font-uig{font-family:
  • 正钒酸钠正钒酸钠是化学式为Na3VO4的无机化合物,含有正四面体的正钒酸根离子VO43−.。正钒酸钠是蛋白酪氨酸磷酸酶、碱性磷酸酶及许多ATP酶的酶抑制剂,其原理类似磷酸盐,VO43-离子会和
  • 福田道生福田道生(1964年2月19日-),日本男性动画师、动画导演、演出家、插画家。出身于静冈县。岩手大学教育学部毕业。大学在学期间参加《少年肯尼亚》动画师招募并合格。其后进入东映
  • 博物馆岛博物馆岛(德语:Museumsinsel)位于德国柏林市中心,施普雷岛(Spreeinsel)的北端。柏林所有博物馆都由此发展而来,也是柏林的旅游重点。1999年,因建筑与文化的结合,博物馆岛被联合国教科
  • 心愿心愿可以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