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奥韦·瓦尔德内尔(瑞典语:Jan-Ove Waldner,1965年10月3日-),瑞典乒乓球运动员。因其打法变化多端,并不拘泥于任何一种打法,打破人们对乒乓球攻防的认知,故被球迷昵称为“游击队长”。他在瑞典和中国都很受欢迎,被中国的观众亲切的称为老瓦。
瓦尔德内尔和白俄罗斯的萨姆索诺夫、克罗地亚的普里莫拉茨都是20世纪末至21世纪初的赛场上,来自欧洲的乒乓球顶尖选手,他们被乒乓球迷并称为“欧洲三虎”。
瓦尔德内尔15岁的时候就在欧洲锦标赛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他和其他年轻人在1980年代初到中国参加了一个乒乓球训练营,见识了众多中国乒乓球好手的绝技。
1990年代初期,以瓦尔德内尔、佩尔森、阿佩伊伦、卡尔松等人为核心的瑞典乒乓球男队成为了乒坛的霸主,连夺三届世乒赛团体冠军(1989年、1991年、1993年),缔造了“瑞典王朝”。
1992年,瓦尔德内尔于巴塞罗那奥运会乒乓球男子单打决赛中,击败法国选手盖亭,成为首位世乒赛、世界杯和奥运会男单“大满贯”得主。
1995年,瓦尔德内尔在天津世乒赛团体决赛中连胜王涛、马文革两人,但瑞典队最终以2:3负于中国队。此战过后,瑞典队的辉煌时期结束,战绩每况愈下。瓦尔德内尔更在一年后的亚特兰大奥运会中,被加拿大选手黄文冠爆冷击败。正当所有人都认为,他将会淡出人们视线的时候,他却在一年后的曼彻斯特世乒赛中时隔八年再获男单冠军,同时创造了单打7轮比赛未失一局的记录。其后又在2000年的吉隆坡世乒赛中发挥神勇,击败了势头正盛的刘国梁,帮助瑞典队再次夺得团体冠军。同年的悉尼奥运会,瓦尔德内尔在单打半决赛上再次击败刘国梁杀入决赛,但最终2:3负于另一位中国选手孔令辉,遗憾地与第二次奥运单打冠军擦肩而过。
2004年雅典奥运会,瓦尔德内尔先在双打比赛中,与佩尔森爆冷击败中国组合王皓/孔令辉,其后又在单打比赛中杀入半决赛,负于当届冠军柳承敏而止步,铜牌争夺战中则负于王励勤,获得第四名。
2006年不莱梅世乒赛后,41岁的瓦尔德内尔宣布退出瑞典国家队,从此淡出乒坛。
在中国,他是最受欢迎的瑞典人和最受欢迎的运动员之一,被称为常青树,人们经常来看他打球。他的球员生涯延续了20余年,但年龄没有阻挡他的体育生涯。直到职业生涯的后期,他仍然可以与小他10余岁的新生代选手抗衡。他为横拍两面弧圈打法的发展做出极大贡献,他首先开始使用并得到推广的技术有:直拍板型发球,反手侧切,正手下切,站球台中间发球等等。
1988年: 刘南奎 · 1992年:
扬·奥韦·瓦尔德内尔 · 1996年:
刘国梁 · 2000年:
孔令辉 · 2004年:
柳承敏 · 2008年:
马琳 · 2012年:
张继科 · 2016年:
马龙
1980: 郭跃华 · 1981:
克兰帕尔 · 1982:
郭跃华 · 1983:
阿佩尔格伦 · 1984:
江嘉良 · 1985:
陈新华
1986: 陈龙灿 · 1987:
滕义 · 1988:
格鲁巴 · 1989:
马文革 · 1990:
瓦尔德内尔 · 1991:
佩尔森
1992: 马文革 · 1993:
普里莫拉茨 · 1994:
盖亭 · 1995:
孔令辉 · 1996:
刘国梁 · 1997:
普里莫拉茨
1998: 罗斯科普夫 · 1999:
萨姆索诺夫 · 2000:
马琳 · 2001:
萨姆索诺夫 · 2002:
波尔 · 2003:
马琳
2004: 马琳 · 2005:
波尔 · 2006:
马琳 · 2007:
王皓 · 2008:
王皓 · 2009:
萨姆索诺夫
2010: 王皓 · 2011:
张继科 · 2012:
马龙 · 2013:
许昕 · 2014:
张继科 · 2015:
马龙
2016: 樊振东 · 2017:
奥恰洛夫 · 2018:
樊振东 · 2019:
樊振东 · 2020:
樊振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