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廉·卡洛斯·威廉姆斯

✍ dations ◷ 2025-04-26 01:03:50 #威廉·卡洛斯·威廉姆斯
威廉·卡洛斯·威廉斯(William Carlos Williams,1883年9月17日-1963年3月4日),美国诗人、小说家。出身于商人家庭。1906年从宾夕法尼亚大学毕业,并取得医学博士学位, 后去德国莱比锡大学进脩,1909年回故乡行医,直到1951年退休才放下听诊器,写诗仅仅是他的业余活动。威廉斯是庞德的同窗好友,诗风很接近意象派,同时继承惠特曼的浪漫主义传统,在意象派星散后,他是唯一对意象派坚持具体性原则并终身服膺的诗人,他的诗歌创作是意象派所产生的最有积极意义而且最持久的成果。威廉斯创作的特点是坚持使用口语,用简明清晰的描述性意象,用松散的短句,反对复杂沉重过于致密的内部结构和晦涩的象征体系。20年代末他参加“客体主义”诗派,主张“要事物,不要概念”。他认为日常生活中粗糙、丑恶、平凡的事物均可入诗,写作速度宜快,以使天籁得以自然记录。他还强调美国本土风格,用普通美国人的语言,写美国题材,建立有美国本土特色的诗歌。他说:“我相信一切艺术都从当地产生,而且必须如此,因为这样我们的感官才能找到素材。”他的第一本诗集是在1909年自费印行的,第二本诗集《气质》(1913)是在庞德的帮助下出版的。他的诗风明朗、平易、亲切,意象鲜明,细节逼真,语言精练,有浓郁的生活味、人情味和乐观情绪。威廉斯的职业是儿科医生,他终生在新泽西州一个小城市行医,因此,他的题材往往取自小城市和乡村生活,他对人民的疾苦也比较关心。威廉斯的重要诗集还有《地狱里的科拉琴》(1920)、《酸葡萄》(1921)、《春天及一切》(1923)以及《早期诗集》与《晚期诗集》等阁集。他后期创作主要是长篇叙事诗《裴特森》(1946—1958),描写一个小城市的历史和社会生活,试图以此为缩影反映美国的文化和现代人的风貌。此长诗诗文混杂,引录不少地方史资料,结构颇为特殊,但被认为是现代美国哲理诗的代表作品之一。威廉斯除写诗之外,也写长、短篇小说、自传、剧本、论文,共约40卷。他曾在1950年获全国图书奖,1952年获博林根诗歌奖,1963年获普利策奖。50年代后期美国反学院派诗兴起,威廉斯的影响也越来越大,许多美国当代诗人以威廉斯诗风反艾略特诗风,许多评论家认为威廉斯和庞德是对美国当代诗歌影响最大的诗人。

相关

  • 平均动脉压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简称MAP)为医学上用来描述个体平均血压的词汇,其定义为一个心跳周期(英语:cardiac cycle)中平均的动脉血压。总周边血管阻力(Total Peripheral R
  • 经 典宗教经典(英语:religious texts或scripture)是被各个宗教分别视为具有神圣性,一般在宗教教义和实践中具有中心地位的文献,占了世界文献的一大部分。很多宗教和新纪元运动相信他们
  • 茨温格宫茨温格宫(Der Dresdner Zwinger)位于德国城市德累斯顿,是德国的一个主要地标。茨温格宫所在的位置曾经是有外墙保护的德累斯顿堡垒的一部分,茨温格这个名称在德文中意为同心城堡
  • 蒲公英咖啡蒲公英咖啡(英语:Dandelion coffee)是一种由蒲公英的根加工后获得的饮料。它拥有类似咖啡的气味和口感,但不含咖啡因。由于不含咖啡因,所以很适合想要喝咖啡却不能摄取咖啡因的人
  • 排卵不规则月经失调,又称月经不调,指月经周期或出血量的异常。
  • 卡那卡那富语卡那卡那富语(卡那卡那富文:Kanakanavu)为台湾卡那卡那富族人所使用的语言,为台湾原住民语言之一种,属于南岛语系的次语群。亦归类为台湾南岛语第3群,并与邹语以及拉阿鲁哇语(Saar
  • 阳和阳和(1635年十月—1643年十月),是大越国后黎朝神宗黎维祺的第三个年号,共计7年。
  • 粮食部粮食部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下属的一个部门。最早在1952年,将原来贸易部底下的粮食公司和财政部底下的粮食总局合并成立中央人民政府粮食部,主要管理当时全国粮食流通采买的
  • 戴维斯县戴维斯县(Davis County, Utah)是美国犹他州中北部的一个县。面积1,641平方公里,是全州面积最小的县。根据美国2000年人口普查,共有人口238,994人,2005年人口为268,187人。县治法
  • 自由意志论自由意志主义(Libertarianism),又被译为新古典自由主义、自由人主义、放任自由主义、自由意志论、自由至上主义、自由至上论。自由意志主义是一种主张个人应该享有绝对的自由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