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11月23日日食

✍ dations ◷ 2025-09-12 08:37:44 #2003年11月23日日食

2003年11月23日日食是一次日全食,发生于2003年11月23日(东半球大多为11月24日)。新月当天(即朔日),地球上观测到月球和太阳的角距离极小,此时月球如果恰好在月球交点附近,穿过太阳和地球之间,与地球、太阳接近一直线,则会出现日食。月球本影接触地表而使该区域完全得不到阳光,就会形成日全食,同时在本影两侧数千公里的半影范围内遮挡部分阳光,形成日偏食。此次日全食经过了南极洲威尔克斯地和毛德皇后地,日偏食则覆盖了整个南极洲、澳大利亚大部分区域及周边部分地区。这是人类在南极洲观测的首次日全食。

赫德岛和麦克唐纳群岛以东约560公里的南印度洋洋面在日出时最先看到日全食,随后月球本影向东南移动,在俄罗斯科考站米尔尼站所在的威尔克斯地海岸登上南极洲并逐渐转向西南,在普利兹湾东南内陆约560公里处达到最大食分。此后本影向毛德皇后地移动并逐渐转向西北,最终结束于海岸附近,本影在当地日出时分离开地球表面。

全食带覆盖的南极科学考察站有俄罗斯米尔尼站、日本富士圆顶基地、比利时伊丽莎白公主站、日本飞鸟基地、俄罗斯新拉扎列夫站(俄语:Новолазаревская)、印度迈特里站(英语:Maitri)和停用的印度达克辛·甘戈特里站(英语:Dakshin Gangotri),当时尚未建造的中国南极泰山站也在全食带内。

除了狭窄的全食带内能看见日全食之外,月球半影覆盖范围内都能看到日偏食,包括整个南极洲、赫德岛和麦克唐纳群岛、除北领地最北端和约克角半岛中北部外的澳大利亚大部、印度尼西亚东南部、新西兰除东北部外的大部分、巴塔哥尼亚大部、福克兰群岛。

月球在其轨道上自西向东转动,发生日食时,月球在地球表面的阴影也大多自西向东移动,而从地球上看,太阳的西侧先被月球遮掩,然后逐渐向东。但此次日食发生在南半球的夏季,地轴南端向太阳方向倾斜,月球本影离开地球时位于晨昏圈最南端附近的区域,因而全食带在南极洲及其附近的一段,以及全食带南极洲段附近被半影覆盖、看到日偏食的区域内,月影在地表自东向西移动,地面上看到的太阳东侧最先被月球遮掩。一般日食开始于晨线,结束于昏线,即在最后看到日食的地方,日食出现在日落时分,而此次日全食开始和结束均在晨线上,其中南极洲最后看到日全食的地方是夏季白昼很长的高纬度地区。此外,全食带经过的南极洲和南印度洋洋面均没有确定使用的时区,且南极洲许多区域处于极昼,从地理位置上看,日全食发生于11月24日早晨或11月23日夜晚,有的地区甚至从11月23日子夜前不久开始,在11月24日凌晨结束。而对于日偏食区域,除南极洲无确定时区,大洋洲及亚洲部分位于国际日期变更线以西,在11月24日看到日偏食,而南美洲部分位于该线以东,在11月23日看到日偏食。

俄罗斯的一艘破冰船则从南非伊丽莎白港出发,搭载游客到沙克尔顿冰架和新拉扎列夫站附近观看日全食,此后驶向澳大利亚塔斯马尼亚岛的霍巴特。来自15个国家的约100人乘坐该船观测了日食,包括伊朗业余天文学家巴巴克·阿明·塔夫雷希(英语:Babak Amin Tafreshi)、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戈达德太空飞行中心天体物理学家弗雷德·伊斯本力(英语:Fred Espenak)、威廉姆斯学院教授杰·珀萨乔夫(英语:Jay Pasachoff)等。还有约200名科学家和游客乘坐2架商业包机在南极洲上空观测。这是人类第一次在南极洲观测日全食。

2003年11月9日的月全食在本次日全食之前半个月发生,同属一个食季(英语:Eclipse season)。这是自1985年10月28日的月全食和1985年11月12日的日全食以来首次出现一个食季中的日食和月食均为全食,即日全食和月全食相隔仅半个月相继发生,而下一次出现则要等到2015年3月20日的日全食和2015年4月4日的月全食。

月球交替位于相对的月球交点时,以半个交点年(食年),即约177天又4小时间隔出现下列日食。

注:2000年2月5日和2000年7月31日的日偏食属于上一组交点年系列。

沙罗周期长度为18年11天。本次日食属于沙罗周期152,共包含70次日食,依次为1805年7月26日至1949年10月21日的9次日偏食、1967年11月2日至2490年9月14日的30次日全食、2508年9月26日至2544年10月17日的3次全环食(亦称混合食)、2562年10月29日至2923年6月5日的22次日环食、2941年6月16日至3049年8月20日的6次日偏食,总共历时1244.08年。其中最长的全食发生于2328年6月9日,共持续5分16秒。

下表列举了1901年至2100年间发生的属于该周期的11次日食,是第7至17次:

图片:

相关

  • 接生员人体解剖学 - 人体生理学 组织学 - 胚胎学 人体寄生虫学 - 免疫学 病理学 - 病理生理学 细胞学 - 营养学 流行病学 - 药理学 - 毒理学接生员泛指一切从事接生工作,帮助产妇
  • 美国公民自由联盟美国公民自由联盟(英语:American Civil Liberties Union,以下简称:ACLU)是一个美国的大型非营利组织,总部设于纽约市,其目的是为了“捍卫和维护美国宪法和其他法律赋予的、这个国度
  • 杰瑞米·雷纳杰瑞米·李·雷纳(英语:Jeremy Lee Renner,1971年1月7日-),美国演员。第一次参加电影拍摄是在1995年的喜剧片《校园蓝波队(英语:National Lampoon's Senior Trip)》中,此后陆续参加了
  • 阿耶波多阿耶波多(梵语:आर्यभट、IAST: Āryabhaṭa,或译阿里亚哈塔,阿耶波多一世,公元476年-550年)是5世纪末印度的著名数学家及天文学家。他的作品包括《阿里亚哈塔历书》,分四部分。
  • 遮娄其王朝遮娄其王朝(卡纳达语:ಚಾಲುಕ್ಯ)是遮娄其人于6世纪到12世纪在印度中部和南部建立的王朝。实际上有三个遮娄其人国家,即遮娄其王朝也称巴达米遮娄其或早遮娄其,和后来的西遮
  • 王洙王洙可指:
  • 张增德张增德(?-?),艺名铁板张,男,汉族,今天津市宝坻区潮阳街道甘泉村人,乐亭调大鼓演员,活跃于清末民初的冀东地区,在京东一带颇有影响,因其腿瘸,故有外号张瘸老,独创了京东大鼓里的“十三咳”唱
  • 木心故居纪念馆木心故居纪念馆是一座位于浙江桐乡乌镇镇的纪念馆。位于乌镇东栅财神湾186号,旧称孙家花园,1932年至1943年木心曾在此居住,后来他离开乌镇前往杭州。1950年被当地政府收购,之后
  • 山下泰裕山下 泰裕(1957年6月1日-),日本前柔道运动员,出生地为熊本县上益城郡矢部町(现山都町)。2019年起出任日本奥林匹克委员会会长。东海大学卒业。同大学大学院体育研究科修了。东海大
  • 亚尼·苏兰马亚尼·苏兰马(芬兰语:Jani Sullanmaa,1981年12月19日-),芬兰男子冰壶运动员。他曾代表芬兰参加2006年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冰壶比赛,获得一枚银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