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俄罗斯国徽

✍ dations ◷ 2025-09-13 02:55:58 #白俄罗斯国徽

白俄罗斯国徽(白俄罗斯语:Дзяржаўны герб Рэспублікі Беларусь;俄语: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ый герб Республики Беларусь)在1995年白俄罗斯共和国全民公投通过后启用,取代了原有的柏康利亚徽号。国徽上的彩带图案采用和白俄罗斯国旗一样的颜色,另外又有白俄罗斯版图、小麦穗和红色五角星等图案。白俄罗斯国徽有时被称为“白俄罗斯纹章”,不过由于国徽缺乏一些纹章学的元素,所以这是不正确的称谓。事实上,现时的国徽受到白俄罗斯共和国的前身白俄罗斯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即白俄罗斯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国徽的影响,两者亦因而极之相似。除它之外,不少如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和德涅斯特河地区等等现时采用的国徽或徽章,设计上都留有苏联时代的影子。

2012年起,白俄罗斯政府修改了国旗和国徽的视觉风格。2020年2月,白俄罗斯议会考虑对该国徽图案和样式进行更新,其中国徽地球仪将以白俄罗斯为中心,地球颜色并改为红色,并显示了更多的欧洲的版图而不是俄罗斯的疆土。2021年1月7日,白俄罗斯新版本的国徽以第83-3号法令对外发布。

国徽的正中心是白俄罗斯的版图,叠加在金色及呈放射状的太阳光之上。光束的源头是一个太阳图案,但它一半的部分被一个更大的地球图案遮掩。这个地球图案同样只有一半,入面以红色和蓝色分别显示部分欧亚大陆及水域。国徽的左右两侧被衬托上鲜花的小麦秸秆包围,左方的鲜花是苜蓿花;右方则是亚麻花。萦绕着两边小麦秸秆的是一道白俄罗斯国旗颜色的赤绿相间彩带,彩带的正中部分另以白俄罗斯文写上“白俄罗斯共和国”(白俄罗斯语:Рэспублiка Беларусь)的字样,字体呈金黄色。国徽顶头正上方是一颗红色五角星。

国徽的内容不附带任何“官方”的象征意义。目前的国徽仅以前白俄罗斯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国徽的样式为参考。两者主要的差异是,苏联时代的国徽包含一些代表共产主义的象征(例如锤子与镰刀和纯红色丝带等),这都是现时的国徽所没有的。

现行有关规范白俄罗斯国徽在设计和使用方面的法律,是在2004年7月5日通过的。其中,法律第301-3号第3章第9条明文罗列官方对国徽设计的描述,并对有关设计作出规范,而据官方的规例,国徽可以使用全彩色、单色光或双色作为设计。第10条规定,国徽必须在指定地点展示,这些地方包括白俄罗斯总统的官邸、白俄罗斯共和国国民大会议院、以及中央及地方政府官厅等等。此外,国徽还可以用于由政府印行的文件,当中包括白俄罗斯卢布、白俄罗斯护照和官方信头(英语:letterhead)等。

该法还限制了国徽在其他场合的使用,例如所有城镇和各州的纹章或徽章,设计上一律不得模仿整个国徽或国徽的一部分。此外,除在《国家象征法》内列出的组织以外,任何组织或团体如希望使用国徽,需经事先批准。一般而言,在尊敬国徽为大前提下,白俄罗斯公民与海外人士均可使用国徽,不过除了白俄罗斯政府官员外,普通民众不可在私人信笺或名片上展示国徽。

除法律所载以外,国徽亦常用于其他场合。例如每当电视按时播放国歌《我们白俄罗斯人》的时候,国徽和国旗会在国歌的开始和结束时显示在萤幕上。另外,国徽也常展示于总统大选和地方选举的投票箱及相关的竞选邮件。至于白俄罗斯的边境哨岗亦会展示国徽。

目前的国徽于1995年全民公投确认其地位前,白俄罗斯所使用的国徽名谓柏康理亚,亦称为猎人(Vytis)。柏康理亚的中心部分是一名骑士骑着一匹白色(银色)的战马,并以其右手将银剑高举至头部以上。此外,骑士持着银盾,银盾上有一个黄色的牧首十字。

尽管白俄罗斯人拥有独特的民族身份和语言,但在 1991 年之前,他们从未拥有过政治主权,除了在 1918 年短暂的白俄罗斯人民共和国使用骑手作为其标志的短暂时期。 直到 20 世纪,普鲁士、波兰、立陶宛和俄罗斯对白俄罗斯领土的外国统治才创造了独特的白俄罗斯国家象征。

柏康理亚曾经多次被订定为纹章,第一次是1366年作为立陶宛大公国的统治者阿基尔达斯订为国徽,其后国徽继续使用,直至立陶宛大公国(后来由俄罗斯帝国命名为白俄罗斯)在1795年时被俄罗斯帝国吞并后才停用,可是国徽的设计最终仍并入了帝国国徽。多年以后,白俄罗斯诗人马克西姆·巴达尔诺维奇(英语:Maksim Bahdanovič)(1891年-1917年)在他的作品《柏康理亚》提出重用旧国徽。到1918年,国祚甚短的白俄罗斯人民共和国一度重用柏康理亚作为国徽。至于最近的一次,则是在1991年,白俄罗斯脱离苏联宣布独立时,再一次采用柏康理亚作为国徽。自柏康理亚不再是白俄罗斯的官方标志后,白俄罗斯的反对派团体,例如白俄罗斯人民阵线(英语:Belarusian People's Front)便以柏康理亚作为其政党的党徽,或以此当作是一种对白俄罗斯领导人亚历山大·卢卡申科的反对及不满。

柏康理亚作为波兰立陶宛联邦国徽的一部分

柏康理亚作为波兰立陶宛联邦国徽的一部分

波兰立陶宛联邦的国徽的一部分

俄罗斯帝国白俄罗斯和立陶宛省的联合省徽(1882年)

柏康理亚作为白俄罗斯人民共和国国徽的一部分(从1918年起,没有联合式设计的国徽被采纳)

柏康理亚作为白俄罗斯人民共和国国徽

波莱谢省省徽,柏康利亚标志

白俄罗斯人民共和国拉达标志

1991-1995年的白俄罗斯国徽

现时的立陶宛国徽(从1992年起)

16世纪以来的立陶宛大公国国徽

带有柏康利亚徽号的立陶宛大公国国徽

俄罗斯帝国维捷布斯克省省徽上的柏康理亚(从1856年起)

俄罗斯帝国维捷布斯克省省徽上的柏康理亚

1943–1944年的白俄罗斯中央拉达(英语:Byelorussian Central Council)标志

从1920年至1991年苏联解体前,白俄罗斯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一直使用国徽而非纹章。白俄罗斯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使用的第一个标志是于1919年通过的,它和当时的俄罗斯和乌克兰国徽相类似。国徽的中心地区的标志是一个红色盾状物,盾状物底部是一徐徐升起的金太阳,太阳之上是金色的锤子与镰刀,象征着团结工人和农民。锤子与镰刀的上方的四个字母“Б.С.С.Р”以黑色显示,代表着白俄罗斯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БССР”(BSSR)是共和国名称(Беларуская Савецкая Сацыялістычная Рэспубліка)的缩写。国徽的外围是小麦穗和红丝带,红丝带上以黑色的白俄罗斯文铭刻着共产格言“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的字样。

1937年,白俄罗斯采用了一个新的国徽,新的国徽去除了盾牌和包括更多的文字。国徽的右侧是橡树叶,左侧则是小麦与苜蓿。国徽的中心是一个太阳正在地球背后上升。锤子、镰刀和红星则显示在太阳之上。围绕着小麦和橡树叶的是红丝带,红丝带上有以白俄罗斯语、意第绪语、俄语和波兰语写成的“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的国家格言(从左至右)。共和国的缩写(Б.С.С.Р)从原本位于国徽的上方改为置于国徽下方。1927年,除去了彩带底部的字词,两个国徽是一样的。代表着白俄罗斯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的“С.С.Р.Б”以取代“БССР”。

在1950年,国徽再次改变。国徽的主要特点是中心部分锤子与镰刀互相交叉,锤子与镰刀是一个普遍的共产象征,象征着共产党团结工人和农民。锤子与镰刀的下方是太阳于地球背面上升。国徽的外围是小麦穗花;左边是三叶草和右方是亚麻。缠绕着小麦穗的红丝带,令人联想起象征着共产主义运动的红色旗帜。国徽的底部显示了共和国的缩写(БССР)。彩带上有以白俄罗斯语和俄语写成的“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左侧的是白俄罗斯语,右边则是俄语。锤子与镰刀之上的是具共产主义色彩的红星。1950年的国徽版本是由苏联人民艺术家伊万·伊万诺维奇·杜巴索夫(英语:Ivan Dubasov)所设计的。

1920年时的国徽

1921年时的国徽

1927年时的国徽

1926年的国徽

1938年到1949年使用的国徽

1949年到1958年使用的国徽

1958年到1981年时的国徽

1981年到1991年时的国徽

在1995年5月14日,公民投票在白俄罗斯所有地区展开,其中的四个问题中,有一道问题是:“你支持采用新的国徽吗?”选民的投票支持的比率达64.7%,新的国家国徽被批准的比例为3:1(75.1%对24.9%)。反对党严厉批评了公民投票的进行方式,包括国徽的确切措辞的问题。公投前,反对党还批评对手将柏康理亚与旧时的白-红-白相间国旗和德国作比较。原因是柏康理亚与白-红-白相间国旗在二战时曾被德国控制的白俄罗斯中央拉达(英语:Belarusian Central Rada)政府使用,正因如此,亚历山大·卢卡申科认为更换国徽象征着苏联,尤其是在苏德战争的胜利。他说道:

2020年2月,白俄罗斯国民议会决议更新国徽,其中以白俄罗斯为中心的地球增加了欧洲部分的面积,同时减少俄罗斯的比例,国徽中央的国家轮廓自绿色改为金色。直至2021年1月7日以法律形式正式通过。

1995年公投建议的国徽样式

最终讨论使用的国徽样式

1995年到2021年使用的国徽

2021年起使用的国徽

相关

  • 后设后设一词在台湾的使用是用来作为英文meta字首单字的翻译,在中国大陆多翻译为“元”,例如metadata便翻译为后设资料、metadrama翻译为后设戏剧等。由于meta的观念翻译上相当困
  • span style=color:#ffffff;地理/span希腊位于欧洲东南角,巴尔干半岛南端。其北面与阿尔巴尼亚、北马其顿共和国和保加利亚毗邻,西临爱奥尼亚海,南靠地中海,东靠爱琴海与小亚细亚。希腊国土面积为131940平方千米,由希
  • Acsub2/subOsub3/sub氧化锕是锕的氧化物,化学式Ac2O3。氧化锕与氧化镧同晶,具六方结构。金属锕在空气中被氧化,表面形成一层氧化锕,能阻止金属锕进一步被氧化。氧化锕可由草酸锕或氢氧化锕在1000~11
  • 台北世界贸易中心坐标:25°2′2″N 121°33′44″E / 25.03389°N 121.56222°E / 25.03389; 121.56222台北世界贸易中心(简称台北世贸)位在台湾台北市信义计划区,为一座多功能的工商服务展演设
  • 张默张默(1982年7月2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男演员,出生于四川成都,曾就读中央戏剧学院2002级表演系。父亲为中国知名艺人张国立,继母邓婕。生母罗秀春,目前为张默经纪人。
  • C-17运输机C-17“环球霸王III”(英语:C-17 Globemaster III)是美国麦道公司(现为波音)为美国空军研制生产的战略军用运输机,是同时具备战略战术空运能力于一身的短场起降(英语:Short Takeoff a
  • 汉斯·菲舍尔汉斯·菲舍尔(德语:Hans Fischer,1881年7月27日-1945年3月31日),德国有机化学家,1930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汉斯·菲舍尔1881年7月27日出生于德国法兰克福。他先后在斯图加特和威
  • 狼血少年《狼血少年》(英语:Wolfblood)是一部CBBC电视剧,由Debbie Moon创作。
  • 恽子强恽子强(1899年4月28日-1963年2月22日),曾用名恽代贤,男,湖北武昌人,中国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恽代英的兄弟,恽希仲的叔父。本家族树仅列出家族中进士(黄底)、官七品以上者、著名画家
  • 塞斯·罗根塞斯·亚伦·罗根(英语:Seth Aaron Rogen,/ˈroʊɡən/,1982年4月15日-)是一位加拿大男演员、编剧、喜剧演员、监制和导演。他在青少年时期曾经演出单口喜剧长达4年的时间,于16岁时获得了温哥华业余喜剧比赛(Vancouver Amateur Comedy Contest)第二名,因此开启了他的演艺生涯。在居住于加拿大期间,他曾经参加电视剧集《怪胎们》(1999年-2000年)的试镜,并被录取演出一名配角。为了参与演出工作,他迁居至美国洛杉矶,《怪胎们》在播映一季后便停播。之后他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