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势山皇大神宫

✍ dations ◷ 2025-09-07 23:31:46 #伊势山皇大神宫

坐标:35°27′01″N 139°37′34″E / 35.450278°N 139.626111°E / 35.450278; 139.626111

伊势山皇大神宫(日语:伊勢山皇大神宮いせやまこうたいじんぐう  */?)是日本神奈川县横滨市西区宫崎町(日语:宮崎町 (横浜市))的神社,社格是官币国币社等外别格、县社和别表神社,祭神(日语:祭神)是天照大御神[1]。氏子方面,根据《府县乡社明治神社志料(日语:府県郷社明治神社誌料)》记载是45,330户,崇敬者有21,470人[2],《神社名鉴》称是2,000户,崇敬者有10,000人[3],《全国神社名鉴》则指是3,000户,崇敬者则有30,000人[1]。

神社在行政区划上原属神奈川县久良岐郡横滨町,后为横滨区、横滨市、横滨市中区,町名(日语:町丁)原为户部町(日语:戸部町 (横浜市)),字是宫崎(宮ケ崎)。神社原本位于户部町四丁目、花咲町(日语:花咲町 (横浜市))四丁目和五丁目交界的丘陵,旁边是海岸的悬崖,明治3年4月14日(1870年5月14日)才迁至野毛山,同时野毛山也更名为伊势山。名称方面,皇大神宫源于神社劝请自伊势神宫(皇大神宫)[4][5],另外也有“关东的伊势神宫”和“横滨总镇守”的称号[6]。

根据《新编武藏风土记稿(日语:新編武蔵風土記稿)》记载,神社原名为太神宫,有除地(日语:除地)3亩(约297.52平方米),由延命寺的社僧(日语:別当寺)负责。明治3年4月14日(1870年5月14日),神奈川县知事井关盛艮(日语:井関盛艮)鉴于在横滨港开港后,日本急速近代化和西化,为了不让横滨人失去日本的特质,因此作为人们的依靠以及横滨的象征而创建供奉天照大神的神殿,将太神宫迁移至现址,并且连续五天举行祭事庆祝[5][4][7],原本由町田房藏在明治2年于马车道(日语:馬車道 (横浜市))创立的日本首家雪糕店虽然一度由于当时的日本人对奶制品比较陌生而倒闭,不过在此时参加神社的祭事后旋即大卖,最终席卷全日本[8]。

明治3年12月,神社获定为神奈川县的宗社。其后,开始兴建社殿,并且在明治4年4月15日(1871年6月2日)举行正式的迁宫仪式。同年7月,神社获列为乡社兼社,9月5日(1871年10月18日)获列为官币国币社等外别格。10月18日(11月30日),神社获英照皇太后派松波资之作为名代前来参拜。明治5年5月12日(1872年6月17日),神奈川县庶务课将神社的氏子地区定为关内、吉原町[注 1]、羽衣町(日语:羽衣町 (横浜市))、伊势町(日语:伊勢町 (横浜市))、宫崎町以至当时新成立的市区。1873年12月,由于一乡一社的规定而废除兼社。1875年,神社获列为县社,1907年4月2日获列为神馔币帛料供进社。1923年9月1日,神社的本殿、拜殿、末社和社务所等建筑物几乎全数毁于关东大震灾,1928年完成重建[5][4][2]。

1953年5月29日,神社获列为别表神社[9]。2003年4月8日,神社被横滨地方裁判所(日语:横浜地方裁判所)宣布破产[10],为日本首次有神社破产[11]。1986年,神奈川县日华亲善协会为了表彰蒋介石对日本实施的以德报怨政策而在神社境内建碑,此碑在2022年10月16日由于神社展开维修工程而转移至横滨中华学院[12]。

根据《横滨市史稿》记载,神社境内面积达3961坪8合(日语:合)8勺(日语:勺)(约13097.12平方米)[5],《神社名鉴》和《全国神社名鉴》则指是3955坪(约13074.38平方米)[3][1]。神社在关东大震灾前建有本社、御门拜殿、内玉垣(日语:玉垣)、惣围、御馔(日语:神饌)所、忌殿、直会(日语:直会)殿、宿卫殿、绘马殿、两处水屋、一处御供水、四座鸟居、守卫殿、末社杵筑宫(合殿(日语:合祀)为须贺宫和住吉宫)和鹿岛宫(合殿是香取宫)等建筑物[5]。

本社是正面和侧面各2.5间(约4.55米),御门拜殿是正面宽5间(约9.09米),侧面为2.5间,内玉垣建于1874年1月,宽10间(约18.18米),长12间(约21.82米),惣围则是正面宽25间(约45.45米),长28间(约50.91米)。御馔所建于明治4年7月13日(1871年8月28日),1874年2月28日改称为社务所,正面宽3.5间(约6.36米),长2间(约3.64米)。直会殿建于明治4年11月11日(1871年12月22日),正面宽4间(约7.27米),长9间(约16.36米)。1874年1月,神奈川县竖立伊势山碑以表示神社各种设备已经大致完成,此碑记载了神社的创建过程,并且称神社是伊势神宫的别宫[5][13]。

1876年4月,神乐殿建成。1882年12月15日,神社获大谷嘉兵卫(日语:大谷嘉兵衛)和茂木惣兵卫(日语:茂木惣兵衛)等人奉纳(日语:奉納)灯明台。1889年9月7日,一之鸟居改建为注连柱,由当时的大游郭双叶楼奉纳而来,为东日本最大规模的注连柱。同年6月22日,能舞台建成,1894年增设观众席,又兴建第一社务所。1903年,正面宽3间(约5.45米),长2.5间的忌殿、正面宽4.5间(约8.18米),长4间的宿卫殿和正面宽9尺(日语:尺)(约2.73米),长2间(约3.64米)的守卫殿改建成第二社务所。1915年11月,为了纪念大正天皇的御大礼(日语:大嘗祭)而改建大鸟居,关东大震灾时神乐殿虽然也倒塌,不过与此大鸟居为仅存未毁于火灾的建筑[5][13]。

1915年12月,临时的社殿和社务所建成。1926年5月,神乐殿完成重建,建筑面积达9坪(约29.75平方米),长宽各3间,铜板屋顶。同年12月灯明台也完成重建,高29尺(约8.79米)灯舍是木造的八栋造(日语:八棟造り)建筑,台脚是钢筋混凝土[注 2]。1927年11月,社务所、礼典所、社宅和供侍所等落成,社务所是瓦顶(日语:瓦葺き)平房,建筑面积达43坪1合(约142.48平方米),礼典所楼高两层,为瓦顶,建筑面积120坪6合(约398.68平方米)。社宅及其附属建筑物是锌板屋顶平房,建筑面积达41坪9合(约138.51平方米),供侍所则是瓦顶建筑,建筑面积达4坪7合5勺(约15.7平方米)[5][13]。

1928年4月,宣布本殿、拜殿和神馔所完成重建。本殿在当时宽15尺(约4.55米),长10尺(约3.03米),建筑面积达4坪1合7勺(约13.79平方米),屋檐下部分(雨落)是16坪2合8勺(约53.82平方米)。拜殿宽30尺(约9.09米),长15尺(约4.55米),建筑面积是12坪5勺(约39.83平方米),雨落是37坪5合(约123.97平方米),与本殿同为神明造铜板屋顶建筑。1929年12月,为了祝贺昭和天皇在1928年时登基,横滨市所有的青年团(日语:青年団)联合在神社兴建太鼓楼[5][13]。2017年8月,神乐殿和参集殿落成。2018年9月,神社接收皇大神宫的西宝殿作为本殿,旧本殿则作为本殿转移至鹿岛御儿神社(日语:鹿島御児神社)[13][14][15]。

境内尚建有一之鸟居、二之鸟居、明治十年西征阵亡军人之碑、表忠碑、万叶歌碑、社号标和彰忠碑等建筑物。一之鸟居是1980年时为了祝贺创建110周年而改建的一之鸟居,为以台湾扁柏建成与伊势神宫相同形态的神明鸟居。二之乌居创建当初高8米,1916年改建,关东大震灾后也曾经维修过,1970年作为纪念神社创建100年而改建为铜制,原本的基座则移至一旁[13]。

明治十年西征阵亡军人之碑建于1879年,为纪念在西南战争中的神奈川县战死者的慰灵碑,当初称为野毛山招魂社,曾经承担作为神奈川县护国神社的功能,表忠碑则是日俄战争中战死的横滨商业学校(日语:横浜市立横浜商業高等学校)校友的慰灵碑,题字是乃木希典。万叶歌碑刻有志贵皇子在《万叶集》卷八中的作品(新编国歌大观编号1422[16])。社号标是由御影石制成的石柱,刻有神社的名称,题字是神社崇敬会的首任总裁东久迩聪子。彰忠碑建于1907年,为甲午战争和日俄战争战死者的慰灵碑,题字是大山岩[13][17]。

神社的末社是杵筑宫和大神神社。根据《横滨市史稿》记载,杵筑宫的祭神是丰受大神、须佐男命、大国主命、底筒男神、中筒男神和上筒男神,神社官方则以大国主命为主神,其余为配神。祭神原本供奉于忌殿,明治4年5月转移至新建的临时社殿。1881年10月18日,开始兴建新社殿,同年10月24日高岛町的大鸟神社合祀(日语:合祀)至此,其后大鸟神社在翌年4月转移至原为遥拜所所在地的真金町,即后来的金刀比罗大鹫神社(日语:金刀比羅・大鷲神社)。1882年1月23日,新社殿虽然落成,不过在1887年9月15日受到暴风雨吹袭而倒塌,随后重建又毁于关东大震灾[5][13][18]。

1928年4月,神社的临时社殿变为杵筑宫的临时社殿,为宽6尺(约1.82米),长7尺(约2.12米)的神明造铜板屋顶建筑。1945年,野毛地区的氏神村社子神社合祀至杵筑宫,其祭神大国主命、少彦名命和姥神等则作为“子之大神”受到供奉。忌殿改建成第二社务所时,原本供奉于忌殿的丰受姬大神才转移至杵筑宫,由于其为丰受大神宫的祭神,因此作为客神受到郑重的对待。2023年8月,杵筑宫的新社殿落成。大神神社劝请自大神神社,其磐座(日语:磐座)直接迁移至此,并且在1997年3月15日举行镇座祭,2023年12月开始维修[5][13][19][20]。

神社的兼务神社是子神社(日语:子神社)和严岛神社。子神社位于横滨市中区日之出町(日语:日ノ出町 (横浜市))二丁目132番地,祭神是大国主命,创建自推古天皇时期,中世开始由东福寺(日语:東福寺 (横浜市西区))担任别当(日语:別当)。文禄3年(1594年),松平越前守为了保护神社的灵地,在本社四角竖立禁制札,禁止人内进。享保8年(1723年),神社的境内面积是东西43间(约78.18米),南北9间(约16.36米)。庆应元年(1865年),原村、西中村和上太田地区的各神社均合祀至此。1873年,子神社获列为村社。1015年9月,境内进行扩建。1916年10月13日,神社获列为神馔币帛料供进社,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归属神社本厅[21]。

严岛神社位于横滨市中区元町5ー208,创建自元禄年间(1688年至1704年),最初名为杉山辨天,为清水辨天(日语:厳島神社 (横浜市中区))的分祀,祭神是市杵岛姬命、多岐理姬命和多岐都姬命,别当是增德院(日语:増徳院)。原本神社在增德院内设有临时社殿,神佛分离后改名严岛神社,并且获列为村社。其后,神社虽然毁于关东大震灾,不过及后重建并且迁至现址,然而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又再次化为灰烬。1961年,在氏子和崇敬者的支持下,钢筋混凝土制的社殿得已落成[21]。

相关

  • 海菜紫菜,是海中互生藻类生物的统称。紫菜一般生活在距离潮间带数十米的海底,外表通常呈绿色,偶尔呈红色。泰国有很长的海岸线,有非常适合海苔的生长环境和优质的海苔生长水域。大型
  • 珍妮特·兰金珍妮特·皮克林·兰金(英语:Jeannette Pickering Rankin,1880年6月11日-1973年5月18日),美国政治人物、女性主义者、人权活动家,1916年在蒙大拿州当选众议员,成为美国国会第一位女性
  • 海蓝宝石海蓝宝石(,名称源自拉丁语:aqua marine,原意为海水),又称海水蓝宝,是一种硅酸盐矿石,为绿柱石的一种。是一种透明而带着蓝色或海蓝色的宝石。海蓝宝石之所以会有呈现海蓝色的原因,主
  • 酒香酵母属见内文酒香酵母属(学名:),常简称为布雷特(Brett),是一类无孢子形成的酵母。德克酵母属()则是其孢子形式。其细胞形态主要为卵形或香肠形。在高糖有氧环境下,酒香酵母能产生大量乙酸。
  • 高可用性高可用性(英语:high availability,缩写为 HA),IT术语,指系统无中断地执行其功能的能力,代表系统的可用性程度。是进行系统设计时的准则之一。高可用性系统与构成该系统的各个组件相
  • 1984年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第十四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英语:the XIV Olympic Winter Games,法语:les XIVes Jeux olympiques d'hiver,塞尔维亚-克罗地亚语:XIV Зимске олимпијске игре / XIV. Zimske olimpijske igre),于1984年2月8日至2月19日在南斯拉夫波黑的首府萨拉热窝举行。本届冬奥会的其它三个候选城市是日本的札幌、瑞典的法伦和哥德堡。南斯拉夫政府将六个候选吉祥物造型印在报纸上在民间进行了评选活动,最终一只名叫V
  • 聂力聂力(1930年9月-),女,四川江津人,中国人民解放军将领、中将军衔,曾任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是第六、七届全国人大代表,第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1994年3月补选)、全国人大内务司法委员会委员(1994年5月任命),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全国人大教育科学文化卫生委员会委员。1947年入读荣臻子弟学校,1948年进入华北育才中学学习,195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93年授予中将军衔。1998年3月,第九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上,他当选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2001年
  • 尼古拉斯·门德斯尼古拉斯·门德斯(西班牙语:Nicolás Méndez,1992年11月2日-),阿根廷男子排球运动员。他曾代表阿根廷国家队参加2020年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排球比赛,获得一枚铜牌。
  • 比利·吉尔莫 比利·克利福德·吉尔莫(英语:Billy Clifford Gilmour,2001年6月11日-)是一名苏格兰足球运动员,现时效力英超俱乐部布莱顿,主要司职中场。代表苏格兰足球代表队、苏格兰21岁以下足球代表队参加国际比赛。他此前为苏超球队流浪者的青年梯队球员,效力期间以年仅15岁之龄跟随一线队练习。吉尔莫随后拒绝流浪者给予的职业合约,在2017年加盟切尔西。吉尔莫在2001年6月11日出生于苏格兰格拉斯哥,并在北艾尔郡阿德罗森(英语:Ardrossan)成长,其父亲为前英国皇家海军士兵,并曾阿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