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宝钞是明朝官方发行的唯一纸币,该纸币贯行于明朝二百七十多年。明太祖洪武八年(1375年)始造。由于当时缺铜,于是明洪武七年颁布“钞法”,设宝钞提举司,其下再设抄纸、印钞二局和宝钞、行用二库。并于次年以中书省名义发行。
大明宝钞印框高约30厘米、宽约20厘米,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纸币。宝钞分六等:壹贯、五百文、四百文、三百文、二百文、一百文,一贯等于铜钱一千文或白银一两,四贯合黄金一两,票面上端为“大明通行宝钞”六个汉字。初行宝钞时,一石米值钞一贯。
《明会典》记载:“以桑穰为料,其制方,高一尺,广六寸,质青色,外为龙文花栏,横题其额曰‘大明通行寶鈔’,其内上两旁复为篆文八字,曰‘大明宝钞 天下通行’。中图钱贯,十串为壹贯,其下云‘中书省奏准印造大明宝钞与铜钱通行使用,伪造者斩,告捕者赏银二百五十两,仍给犯人财产。’若伍佰文,则画钱文为五串,余如其制,而递减之。其等凡六:曰一贯,曰五百文、四百文、三百文、二百文、一百文。每钞一贯,准钱千文,银一两;四贯准黄金一两。”
洪武二十二年(1389年)朝廷又发行小钞5种,即拾文、贰拾文、叁拾文、肆拾文、伍拾文,票面幅面较小。永乐以后印行宝钞仍用洪武年号,且禁止民间用黄金、白银买卖交易。
当时以桑皮纸印制,桑皮纸又叫汉皮纸,常用作典籍书册书页之用,质地极其敦厚,洪武十三年(1380年)立倒钞法,允许以昏钞向国家换新钞,但要缴纳工本费。为解决宝钞不断贬值的问题,政府采取了多种途径回笼宝钞,比如采取“户口食盐法”或门摊税等。宣德元年规定,“令各处赃罚俱折收钞,不分新旧昏软悉收。不愿纳钞者,听纳本色。”又令客商以金银交易,及藏匿货物、高增价值者,皆罚钞。但自宣德十年以后,政府就逐渐放弃回收宝钞的政策,为钞法而加征税额也不断减轻,宝钞的贬值终究不可控制。此外,明代政府绝无近现代的存款准备金意识,只凭行政权力强行推动宝钞,致使市场上流通的纸币越来越多,宝钞泛滥成灾,发行当年就通货膨胀,洪武二十二年前后,纸币时贬时升,江西、福建一带二贯纸钞只能换铜钱五百文。永乐二年(1404年),米一石一度值钞一百贯,永乐五年米一石值钞三十贯。宣德初年,米价已达到宝钞伍拾贯,宣德七年(1432年),宝钞一贯只值铜钱5文。正统以后,正统九年(1444年),米价涨到宝钞一百贯,明钞已不能通行,“积之市肆,过者不顾”。正统元年(1436年),明英宗宣布废除禁银令。正德年间,宝钞实际已经废止。此后,明朝不再发行纸币。《玉镜新谭》载熹宗常以新钞赏赐臣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