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蜡蘑

✍ dations ◷ 2025-04-25 13:26:28 #食用菌,欧洲真菌,北美洲真菌,蜡蘑属

蕈伞凸面

子实层连生

可食用

红蜡蘑(学名:),俗称欺骗者(the deceiver)或蜡质蜡蘑(waxy laccaria),是一种担子菌门真菌,隶属于蜡蘑属。这种真菌分布于世界各地,也是偶见土栖共生野菇之一种。该种菌类生长于春天至秋天的中低海拔阔叶林区,数天生,肉质具有蜡质,去柄后可食用。

红蜡蘑最早是由蒂罗尔真菌学家乔瓦尼·安东尼奥·斯科波利(英语:Giovanni Antonio Scopoli)于1772年描述的,其学名为红伞菌()。后来,英国真菌学家莫迪凯·丘比特·库克(英语:Mordecai Cubitt Cooke)于1884年将其学名改为现名。其学名中的“”源自拉丁文词汇“”,意思是“涂漆”或“闪耀”。红蜡蘑还有不少绰号,除了诱惑者和蜡质蜡蘑外,还有失色蜡蘑(lacklustre laccaria)。

在成为独立物种之前,红蜡蘑一直都被误以为是条柄蜡蘑()。在加利福尼亚州,澳洲真菌橘红蜡蘑()亦都一直被误以为是红蜡蘑。

红蜡蘑的菌盖直径能达6厘米(2.4英寸),呈橙色、棕色、橙红色、砖红色等,但随着年龄增加会变暗。其菌盖呈凸面状,但是随着年龄增加会变成扁平状或下陷状。其菌褶呈不规则状,颜色与菌盖相同,且它们之间的间距很大,其子实层是连生的或自基部沿蕈柄向下生长的。其菌柄高5–10厘米(2–4英寸),厚0.6–1厘米,呈棕色、橙色等,且呈纤维状。其孢子印呈白色,而其带刺的担孢子的直径则为7–10微米。其菌肉较薄,且仅有淡淡的味道。

红蜡蘑通常在树木繁茂的地区零散地出现,且不时会在贫瘠土地或荒原上生长。这种真菌在北半球的温带地区常见,但较适合在寒冷环境中生长。这种真菌是透过外生菌根的方式依附着多种树木生长,其中包括松树、山毛榉和桦木。这种真菌广泛地分布在欧洲和北美洲。

虽然体形细小,但是红蜡蘑是可供食用的,并且有着温和的味道。尽管如此,这种真菌与不少有毒真菌的外形相似,故并不建议食用。这种真菌也是墨西哥瓦哈卡州萨波特克人的传统食物之一。

相关

  • 纳布啡纳布啡是一种阿片类受体的镇静剂型精神药物,其镇静效果类似吗啡,有呼吸抑制作用但不明显。同时其抑制有封顶效应,无心血管副反应,临床上一般用于手术后镇痛。
  • 脓肿脓疡(拉丁语:abscessus; 德语:Abszess; 法语:Abcès; 英语:Abscess)又称作脓疮、脓肿。指的是在身体组织中蓄积的脓。接近体表的脓疡会有红、肿、热、痛等症状,触诊病灶时感觉其内
  • 雅娜·卡尔芒让娜·路易丝·卡尔芒(法语:Jeanne Louise Calment;1875年2月21日-1997年8月4日),法国人,据纪录活了122岁又164天,这是近代史上已知的最长寿命。她的寿命已经由科学研究记录建档;比起
  • 朱丹溪朱丹溪(1281年-1358年),名震亨,字彦修。因世居丹溪,故人称朱丹溪,或尊称为丹溪翁。元代义乌(今浙江省义乌市)人。与刘完素、张从正、李杲等人并称金元四大医学家,为“滋阴派”的创始人
  • 亚摩利人幼发拉底河 · 底格里斯河乌鲁克 · 乌尔 · 埃利都 启什 · 拉格什 · 尼普尔 阿卡德帝国 · 库提 乌尔第三王朝 · 伊辛第一王朝 · 拉尔萨 · 伊辛第二王朝古巴比
  • 亚里沙亚里沙(日语:ありさ,1989年3月2日-)是日本福冈县出身的前写真偶像、女演员。2011年3月于青山学院大学毕业后,于IT企业就职。半年后在涩谷区被星探发现,由OL转变为女演员,于2012年发
  • 戴维·博特斯坦戴维·博特斯坦(英语:David Botstein,1942年9月8日-),美国生物学家,出生于瑞士苏黎世,自2003年以来,博特斯坦于普林斯顿大学负责综合基因组学的刘易斯-西格勒研究所,出任研究所主任。19
  • 岸上腔吻鳕岸上腔吻鳕(学名:),又称岸上氏须鳕、胸斑腔吻鳕,为长尾鳕科腔吻鳕属的鱼类。分布于日本南部三崎、骏河湾、高知等外海以及台湾东港西南海域和东中国海琉球海沟北部等,属于西北太平
  • 青鹤站青鹤站(韩语:청학역)是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罗先特别市先锋郡的一个铁路车站,属于咸北线。咸北线
  • 死产-木乃伊胎-胚胎死亡-不育综合征死产-木乃伊胎-胚胎死亡-不育综合征 (stillbirth, mummification, embryonic death, and infertility,SMEDI)由猪细小病毒和猪肠病毒引起的猪繁殖疾病。使用SMEDI这个术语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