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蜡蘑

✍ dations ◷ 2025-02-23 14:50:27 #食用菌,欧洲真菌,北美洲真菌,蜡蘑属

蕈伞凸面

子实层连生

可食用

红蜡蘑(学名:),俗称欺骗者(the deceiver)或蜡质蜡蘑(waxy laccaria),是一种担子菌门真菌,隶属于蜡蘑属。这种真菌分布于世界各地,也是偶见土栖共生野菇之一种。该种菌类生长于春天至秋天的中低海拔阔叶林区,数天生,肉质具有蜡质,去柄后可食用。

红蜡蘑最早是由蒂罗尔真菌学家乔瓦尼·安东尼奥·斯科波利(英语:Giovanni Antonio Scopoli)于1772年描述的,其学名为红伞菌()。后来,英国真菌学家莫迪凯·丘比特·库克(英语:Mordecai Cubitt Cooke)于1884年将其学名改为现名。其学名中的“”源自拉丁文词汇“”,意思是“涂漆”或“闪耀”。红蜡蘑还有不少绰号,除了诱惑者和蜡质蜡蘑外,还有失色蜡蘑(lacklustre laccaria)。

在成为独立物种之前,红蜡蘑一直都被误以为是条柄蜡蘑()。在加利福尼亚州,澳洲真菌橘红蜡蘑()亦都一直被误以为是红蜡蘑。

红蜡蘑的菌盖直径能达6厘米(2.4英寸),呈橙色、棕色、橙红色、砖红色等,但随着年龄增加会变暗。其菌盖呈凸面状,但是随着年龄增加会变成扁平状或下陷状。其菌褶呈不规则状,颜色与菌盖相同,且它们之间的间距很大,其子实层是连生的或自基部沿蕈柄向下生长的。其菌柄高5–10厘米(2–4英寸),厚0.6–1厘米,呈棕色、橙色等,且呈纤维状。其孢子印呈白色,而其带刺的担孢子的直径则为7–10微米。其菌肉较薄,且仅有淡淡的味道。

红蜡蘑通常在树木繁茂的地区零散地出现,且不时会在贫瘠土地或荒原上生长。这种真菌在北半球的温带地区常见,但较适合在寒冷环境中生长。这种真菌是透过外生菌根的方式依附着多种树木生长,其中包括松树、山毛榉和桦木。这种真菌广泛地分布在欧洲和北美洲。

虽然体形细小,但是红蜡蘑是可供食用的,并且有着温和的味道。尽管如此,这种真菌与不少有毒真菌的外形相似,故并不建议食用。这种真菌也是墨西哥瓦哈卡州萨波特克人的传统食物之一。

相关

  • 肥沃月弯新月沃土或称肥沃月湾(英语:Fertile Crescent),是指西亚、北非地区两河流域及附近一连串肥沃的土地,包括累范特、美索不达米亚和古埃及,位于今日的以色列、西岸、黎巴嫩、约旦部分
  • 近危 (NT)近危物种是IUCN中保护现状属于Near Threatened(NT)的一类物种。保护现状比较低,但可能在不久的将来有濒危或灭绝等危险。IUCN需常对此范围内的物种级别进行重新评估,以确保其危
  • 旗津区坐标:22°33′42″N 120°18′25″E / 22.561674°N 120.306998°E / 22.561674; 120.306998旗津区(台湾话:.mw-parser-output .sans-serif{font-family:-apple-system,BlinkMa
  • 爱西尼爱西尼(英文:Iceni或Eceni)是公元前1世纪至公元1世纪时不列颠尼亚的一个凯尔特部落,大致位于今诺福克郡。它西邻科利埃尔塔维人(英语:Corieltauvi),南接特里诺文特人和卡图维劳尼人(
  • 泊 (单位)泊(poise,按法语发音为.mw-parser-output .IPA{font-family:"Charis SIL","Doulos SIL","Linux Libertine","Segoe UI","Lucida Sans Unicode","Code2000","Gentium","Gentium
  • 乘积法则乘积法则,也称积定则、莱布尼兹法则,是数学中关于两个函数的积的导数的一个计算法则。若已知两个可导函数 f , g {\displayst
  • 目白站目白站(日语:目白駅/めじろえき  */?)是位于日本东京都丰岛区目白三丁目,属于东日本旅客铁道(JR东日本)山手线的铁路车站。此站只停靠山手线列车,湘南新宿线与埼京线列车不停靠,与
  • 陈遵毅陈遵毅,江西庐陵(今江西吉安)人,明朝政治人物。同进士出身。成化五年(1469年)己丑科进士,弘治元年(1488年)接替索雄任嘉定县知县一职,1490年由白质接任。
  • 灰孔多年卧孔菌灰孔多年卧孔菌,属于多孔菌科一种,是木栖腐生的小型菇类。该菇类生长于如台湾等地之低中海拔林区,生长期间约是在春夏两季之间。
  • 甘露丸甘露丸是藏传佛教的一种圣物,内有释迦牟尼的真身舍利和莲花生大士的头发,有些有其他喇嘛的舍利和藏药,按藏传佛教密宗的说法,甘露丸可佩戴、食用和供养,又因为当中含有舍利,密宗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