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铲

✍ dations ◷ 2025-04-27 17:42:51 #中国考古学,考古工具,洛阳

洛阳铲,又名探铲,一种考古工具,为一半圆柱形的铁铲。一段有柄,可以接白蜡杆加长。使用时垂直向下戳击地面,利用半圆柱形的铲可以将地下的泥土带出,并逐渐挖出一个直径约几厘米的深井,用来探测地下土层的土质,以了解地下有无古代墓葬。

据明人王士性记载,以锥铲入土探墓之技早在明代就已于洛阳出现。

而现代的洛阳铲,据传为中国河南洛阳附近农村的盗墓者李鸭子于20世纪初发明,并为后人逐渐改进。最早广泛用于盗墓,后成为考古学工具。著名的考古学家卫聚贤在一九二八年目睹盗墓者使用洛阳铲的情景后,便运用于考古钻探,在中国著名的殷墟、偃师商城遗址等古城址的发掘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如今,学会使用洛阳铲来辩别土质,是每一个考古工作者的基本功。

洛阳铲是中国考古钻探工具的象征。1970年代初,中国考古代表团访问阿尔巴尼亚时,曾赠送一把打造精致的洛阳铲。

常见的洛阳铲呈半圆筒形,长20至40厘米,直径5至20厘米,装上富有韧性的木杆后,可打入地下十几米,通过对铲头带出的土壤结构、颜色和包含物的辨别,可以判断出土质以及地下有无古墓等情况。洛阳铲的制作工序有20多道,最关键的是成型时打造弧度,需要细心敲打,稍有不慎,打出的铲子就带不上土。这种铲子只有洛阳附近的五家探铲厂生产,而且至今只能手工制造。目前,洛阳铲已不再是考古界的专有工具,在建筑、公路、铁路、矿山等领域里都发挥了重要作用。特别是在地基灌桩和地质勘探等方面,洛阳铲已是必不可少的工具。洛阳的探工曾用洛阳铲为宜洛煤矿成功地打过百米的深孔。

洛阳铲简单说只是一种工具,一般的使用者可以掌握大概的使用方法,但是具体说来,传统上的洛阳铲,主要指的是特定的运用一定方法使用洛阳铲的人。这些人一般世代相传,过去在职业盗墓者口中有老洛阳铲的说法,指的就是这些经验丰富的使用者,但是由于一些原因,这些世代相传的老洛阳铲在现代几乎绝迹了。

洛阳铲的主要用途是可以将地下的土层没有改变的提出样本,从土色上看出老土、活土、土层年代以及结构来判断地下情况,在考古发掘时,很大因素靠的是个人经验,也有传说老洛阳铲可以用嘴尝出土壤情况里判断地下的墓葬分布。由于破坏小,对环境没有什么要求,甚至在一些极端情况下,勘测效果要好于一些电子勘查设备。

相关

  • 荷兰文荷兰语正写法(荷兰语:Nederlandse spelling),简称荷兰文,是一套以拉丁字母为基础,制定出适合用于拼写荷兰语的正写法。该拼写系统由政府以法令颁布,对所有政府文件和教育机构皆具强
  • 单性恋单性向又叫单性恋,是性取向的一个类型,意指仅对某一性别的个体有性渴望的性取向分类方法。这里的性别一般而言是指生理性别上的男性或女性,只对其中一个性别产生性渴望的人即可
  • 洪德规则洪德规则(英语:Hund's rules,又译洪特规则、汉德规则、杭顿规则)是原子物理学中对L-S耦合电子排布的能级顺序的一个规则,于1925年由德国物理学家弗里德里希·洪德提出。(中学课本
  • 哈兰省哈兰省(瑞典语:Hallands län)位于瑞典西海岸,与西约塔兰省、延雪平省、克鲁努贝里省和斯科讷省相邻,西面是卡特加特海湾。
  • 开基灵祐宫坐标:22°59′50″N 120°12′12″E / 22.997202°N 120.203235°E / 22.997202; 120.203235开基灵祐宫位于台南市中西区,是中华民国直辖市定古迹,庙内主祀北极玄天上帝,因建庙
  • 纳粹种族大屠杀否认论庇隆主义 国家工团主义 民族社会主义 民族无政府主义 民族布尔什维克主义纳粹党 前沿交叉 官方全国战线 第三位置组织 新力量 国际第三位置法西斯象征 新法西斯主义 新纳粹
  • 内陆帝国内陆帝国(英语:Inland Empire,当地简称I.E.,中国大陆来的海外华人时称“爱伊”或“埃伊”),美国人口调查局所使用的官方称呼为里弗赛德-圣贝纳迪诺-安大略都会区(Riverside-San Berna
  • 彼得斯加里·彼得斯(英语:Gary Peters;1958年12月1日-),是一位美国民主党政治人物,2015年起担任密歇根州美国参议院议员。在当选为联邦参议员前,他曾分别在2013年至2015年担任代表密歇根州
  • 华山华山(亦称太华山,“华”字古亦作“崋”),五岳之一,又称西岳。位于中国陕西省华阴市城南,西距西安市区120公里,秦、晋、豫黄河三角洲交汇处,南接秦岭,北瞰黄河,扼西北进出中原之门户。
  • 叶连娜·邦纳叶连娜·邦纳(俄语:Елена Георгиевна Боннэр,拉丁转写:Jelena Georgijewna Bonner,1923年2月5日-2011年6月18日)是前苏联的人权活动人士,她是苏联著名核物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