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烧鳗

✍ dations ◷ 2025-08-16 19:21:21 #台湾饮食,海鲜,混合菜

红烧鳗,台式红烧鳗,在1960年代起,台湾鱼池成功养殖大量鳗鱼外销日本市场,且台湾海洋渔业发达,时常捕获海鳗,红烧鳗因此普及于台湾饮食店、宴席菜、小吃,与鳝、蛙、鳖是旧时台菜宴客高级菜肴与食补。

红烧鳗用的是海鳗,而非日本料理常见的白鳗。而且,红烧鳗的“红烧”并非指这道料理的烹调方式,其实是指福州菜中大量用做调味料的“红糟”(红麹),因发音上的以讹传讹,时间久了大众渐渐把原本的“红糟鳗”改称为“红烧鳗”。红烧鳗通常选用深海野生鳗鱼切成大块,再以红麹等调味料腌渍后炸酥。汤头使用鱼骨、鱼尾加上当归、川芎、桂皮等中药材细火慢炖。鱼块肉质软嫩且扎实,汤汁温润鲜甜,带出香醇的药膳风味。各店家“红烧鳗”的汤头均属独门秘方,巧妙各有不同,亦有“红烧鳗”使用较为清淡的高丽菜高汤做为汤底的做法。

相关

  • 发表偏差发表偏差(英语:publication bias)或称为抽屉问题(英语:file drawer problem),是在学术出版过程发生的一种现象。当某项研究是否发表的决定受着该研究的结论影响时,发表偏差便会发生
  • 亚麻籽油亚麻籽油(英语:Linseed oil或flaxseed oil)又称亚麻仁油、亚麻仁籽油、亚麻油,是从亚麻的干燥成熟种子中获得的无色至淡黄色油。利用萃取来取得油,有时需要用溶剂提取。亚麻籽油
  • .mw-parser-output ruby.zy{text-align:justify;text-justify:none}.mw-parser-output ruby.zy>rp{user-select:none}.mw-parser-output ruby.zy>rt{font-feature-settings:
  • 维莱科特雷法令维莱科特雷法令(法语:Ordonnance de Villers-Cotterêts)由法国国王弗朗索瓦一世于1539年8月10日至25日期间在埃纳省小城维莱科特雷颁布。同年9月6日,巴黎高等法院将其载入法律
  • 胞桥小体桥粒(英语:desmosome,亦称为胞桥小体、细胞膜吸著部或桥体)是一种相邻细胞之间连接的结构。根据桥粒连接形态,可分为点状桥粒、带状桥粒和半桥粒。桥粒是细胞连接的一种。桥粒有
  • 谢维洲张维洲(1983年5月5日-,原名谢维洲),台湾台北县(今新北市)人,绰号“维骨力”,曾任台北市议员,本为驻日代表谢长廷的养子。2018年九合一选举败选后,因不适应政坛生活与负债问题,退出政坛,终
  • chordate脊索动物门(学名:Chordata)是指有脊索,或其在演化过程退化而被脊椎取代的动物。是动物界生态位最顶级的门。少数学者提出将半索动物门也置于脊索动物门下,并命名为口索动物亚门。
  • 荷属东印度战役荷兰东印度群岛战役(Netherlands East Indies Campaign,日军作战代号为“H作戦”,1942年1月11日—1942年3月9日)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太平洋战争初期日军在南方作战里进攻荷属东印度
  • 包团旅游包团旅游,或跟团游(英语:Private Group Tour),亦称私团旅游,是一种旅游形式,是指以两人以上为单位,由旅行社等代理机构安排行程、帮助解决住宿、饮食,以及购物等问题的私人旅游。包团
  • 贾平凹贾平凹(汉语拼音:Jiǎ Píngwā,注音符号:ㄐㄧㄚˇㄆㄧㄥˊㄨㄚˉ,1953年2月21日-),原名贾平娃,后改“平凹”(取“洼”解,是指“坦途”之意),陕西丹凤人,中国大陆当代作家,中国作家协会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