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特林根号战列舰

✍ dations ◷ 2025-08-28 15:00:44 #不伦瑞克级战列舰,第一次世界大战德国战列舰,1904年下水,但泽建造的船舶

洛特林根号战列舰(德语:SMS Lothringen)为德意志帝国海军所建造的五艘不伦瑞克级前无畏战列舰的最后一艘,于1902年开始进行龙骨架设(德语:Kiellegung),并于1906年投入使用。它得名于当时的德意志帝国领地洛特林根,即今法国洛林地区。其姊妹舰还包括有不伦瑞克号、艾尔萨斯号、黑森号和普鲁士号。

洛特林根号在职业生涯的大部分时间内都服役于公海舰队的第二战列分舰队(英语:II Battle Squadron)。它于1914年12月参加了一次舰队推进,以支援突袭斯卡布罗、哈特尔浦及惠特比(英语:Raid on Scarborough, Hartlepool and Whitby)的行动,在此期间,德国舰队曾短暂与英国大舰队的一个分遣队遭遇并发生冲突。1916年,洛特林根号由于较差的装备条件而被迫退出舰队服役,随后在波罗的海担当警备舰(英语:guard ship),继而又被用作教练船。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洛特林根号获重新组建的魏玛国家海军保留了下来,并改装为一艘可搭载F式扫雷艇的供应母舰(英语:Depot ship)。它于1931年3月从海军序列(英语:Navy List)中除名,并于同年末被售予拆船商。

1900年,由海军中将阿尔弗雷德·冯·提尔皮茨主导的第二部《舰队法(英语:German Naval Laws)》获得帝国议会通过,资金被分配至建造一个全新的战列舰船级,以接替在1898年第一部《舰队法》中批准的维特尔斯巴赫级舰只。此时,克虏伯作为帝国海军的舰炮供应商,已经开发出口径达280毫米(11英寸)的速射炮(英语:Quick-firing gun);而之前采用这种技术的最大口径炮仅为装备在维特尔斯巴赫级舰上的240毫米(9.4英寸)炮。海军办公室的设计部门为新战列舰采纳了280毫米炮,同时副炮(英语:Battleship secondary armament)口径也从150毫米(5.9英寸)增加至170毫米(6.7英寸),原因是随着鱼雷效力的显著发展,鱼雷艇所带来的威胁也日益增大。

洛特林根号的水线长度(英语:Waterline length)和全长分别为126米(413英尺5英寸)和127.7米(419英尺0英寸),有22.2米(72英尺10英寸)的舷宽(英语:Beam (nautical))和8.10米(26英尺7英寸)的前吃水深度。它在满载负荷下的排水量为14,394公吨(14,167长吨)。船员编制为35名军官及708名士兵。舰只配备了三副三缸立式三胀蒸汽机以驱动螺杆。蒸汽由8台海军式水管锅炉(英语:Water-tube boiler)和6台筒形锅炉供应,全为燃煤式。在正式试航中,洛特林根号于自然通风情况下的主机功率为8,513千瓦特(11,574匹公制马力),航速为16.6节(30.7千米每小时);而于6小时强制通风的情况下,其主机功率为12,202千瓦特(16,590匹公制马力),航速为18.54节(34.34千米每小时);在标柱间的平均功率为13,323千瓦特(18,114匹公制马力),最高速度达18.7节(34.6千米每小时)。

洛特林根号的主炮(英语:Main battery)为四门280毫米40倍径速射炮(英语:28 cm SK L/40 gun),它们安装在分居中央舰艛(英语:Superstructure)一前一后的两座双联装炮塔内。副炮则包括十四门170毫米40倍径速射炮(英语:17 cm SK L/40 gun)和十八门88毫米45倍径速射炮(英语:8.8 cm SK L/45 naval gun)。武器套件中还有六具450毫米鱼雷发射管,均布置于船体的水下部分。洛特林根号受到克虏伯生产的渗碳装甲(英语:Krupp cemented armour)保护。其装甲带的厚度从110~250毫米(4.3~9.8英寸)不等,中央部分有较厚的装甲,以保护弹药舱及轮机舱,而船体的两端的装甲层则较薄。舰只甲板装甲为40毫米(1.6英寸)厚。主炮炮塔的装甲则有250毫米(9.8英寸)厚。

洛特林根号于1902年12月在但泽的希肖船厂(英语:Schichau-Werke)开始架设(德语:Kiellegung),工程编号为716。作为同级的第五艘舰以及最后一艘舰,它是以合同代号“M”作为新增编入舰队的单位进行订购,建造成本为23801000金马克。洛特林根号于1904年5月27日下水(德语:Stapellauf);至1906年5月18日投入舰队服役。

入役后,洛特林根号被分配至活动舰队(即公海舰队前身)的第二战列分舰队(英语:II Battle Squadron),与其姊妹舰不伦瑞克号、艾尔萨斯号、黑森号和普鲁士号在一起。1907年3月24日,洛特林根号参加了在阿姆斯特丹举办的德·鲁伊特纪念活动。1909年,它与更为老式的战列舰梅克伦堡号共同赢得了为表彰年度精湛射击舰只而设的“凯撒射术奖()”。至1911年,德国的首两个无畏舰船级——拿骚级和黑尔戈兰级开始入役。这些舰只被分配至第一战列分舰队(英语:I Battle Squadron);而仅装备有240毫米(9.4英寸)炮的所有老式威廉二世皇帝级(英语:Kaiser Friedrich III-class battleship)和维特尔斯巴赫级舰只,都作储备闲置。这样德国便拥有了一支全装备280毫米(11英寸)或以上主炮的战列舰队。

1914年7月,洛特林根号参与了前往挪威的舰队巡航,但这次巡航受到弗朗茨·斐迪南大公遇刺案和随后国际紧张局势加剧的影响而中断。7月25日,船员获悉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发出最后通牒,洛特林根号遂于翌日离开挪威与舰队余部会合。

当第一次世界大战于1914年8月爆发后,公海舰队展开了一系列的行动,目的是引诱一部分规模可观的英国大舰队,并将其摧毁;通过实现兵力的大致相等,帝国海军便可在北海南部海域进行一场决定性的战斗。首个这样的行动是1914年12月15-16日的突袭斯卡布罗、哈特尔浦及惠特比(英语:Raid on Scarborough, Hartlepool and Whitby)。由12艘无畏舰和8艘前无畏舰(包括洛特林根号)组成的舰队主力将对海军少将弗朗茨·冯·希佩尔的战列巡洋分舰队提供远程支援,同时袭击沿海城镇。在12月15日傍晚,德国战列舰编队来到距离英国一个孤立分舰队的6艘战列舰约10海里范围内。然而,与对方其它驱逐舰之间在黑暗中的零星冲突使得当时的公海舰队总司令、海军上将腓特烈·冯·英格诺尔误判自己面对的是整个大舰队主力。根据德皇威廉二世的命令,为避免不必要的冒险,英格诺尔中断了交战并调转战列舰返回德国。

与其姊妹舰普鲁士号一样,洛特林根号也错过了1916年5月31日至6月1日爆发的日德兰海战,但原因不同。普鲁士号是被临时转移至波罗的海担当警备舰(英语:guard ship),而洛特林根号则是由于舰只条件太差,于是时任公海舰队总司令的海军上将赖因哈德·舍尔将它撤出所属分舰队。日德兰的战况向舍尔证明,前无畏舰太过脆弱,无法参与重大舰队行动,因此第二分舰队亦从公海舰队中分离了出去。退出舰队后,洛特林根号在卡特加特海峡成为了一艘警备舰。次年,它仅保留了10座副炮,其它武器均被拆除,转为在威廉港作教练船使用,并从事工程师培训。它一直担任此职能直至1918年战争结束,然后所有副炮均被移除。

战争结束后,根据《凡尔赛条约》的规定,德国获准保留六艘“德国或洛特林根式”战列舰。洛特林根号被选中继续为经过重组的魏玛国家海军执行开启航道的任务。与其姊妹舰普鲁士号一样,洛特林根号于1919年在威廉港的国家海军船厂被改造为供应母舰(英语:Depot ship)。其甲板舷侧各设计了可搭载6艘F式扫雷艇的支架,鹅颈式吊杆被改为臂式,并通过该装置升降扫雷艇。

从1922年至1929年,普鲁士号以此身份在重组后的魏玛国家海军服役,之后便作储备闲置。它于1931年3月31日从海军序列(英语:Navy List)中除名;国家海军随之除去其装甲板,并在同年作价269650国家马克将其售予拆船商。随后,洛特林根号在汉堡的布洛姆+福斯船厂拆解报废。

脚注

引用

书籍

期刊

相关

  • 狄仁杰狄仁杰(630年-700年11月11日),字怀英,号德英,唐代并州阳曲县(今山西省太原市阳曲县)人。为唐朝、武周时的著名宰相,刚正廉明,执法不阿,以身护法。任大理寺丞,一年中判决了大量的积压案件
  • 币斑病币斑病,在刈割较低的冷地型草的果岭上会出现小的圆形币斑,这些斑点会逐渐凹陷。币斑病一般是很小的枯点或者是直径小于5厘米的圆形枯斑。这些小的圆斑在病情严重时也可能会凝
  • 高文秀高文秀,生卒年不详,元代东平路(今山东省东平县)人。元代著名杂剧作家。据《录鬼簿》、《金陵新志》,《东平府新学记》等记载,高文秀曾就学于东平府学,曾在江苏溧水和山阳等地任职。
  • 沈洪兵沈洪兵(1964年5月-),汉族,江苏启东人,南京医科大学校长、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1986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6年和1989年分获南京医科大学预防医学专业学士学位和流行病学专业硕士
  • 一个中国人在中国的遭遇一个中国人在中国的遭遇(法语:Les Tribulations d'un Chinois en Chine),是法国科幻小说作家儒勒·凡尔纳的一部探险小说,首次发行于1879年。讲述了19世纪中期(即清朝)一个年轻的中
  • 红拂女红拂女,杜光庭所著唐人传奇《虬髯客传》的虚构人物,与李靖、虬髯客并称为“风尘三侠”。故事中,本姓张,排行第一,本为杨素府中的家妓,因手持红拂麈而得名。年轻貌美、机智果敢、风
  • 井内舞子井内舞子是日本的作曲家、编曲家。I've主要作曲家的其中1人。出生年月日及出身地未公开。过去以羽越实有的名义活动。本名是井内舞子。
  • 卡尔二世·奥古斯特卡尔二世·奥古斯特(德语:Karl II. August,1746年10月29日-1795年4月1日),茨魏布吕肯公爵(英语:Palatine Zweibrücken),1775年至1795年在位。1775年,卡尔·奥古斯特的伯父克里斯蒂安四
  • 1978年亚洲运动会第八届亚洲运动会于1978年12月9日至20日在泰国曼谷举行。因原主办城市巴基斯坦的伊斯兰堡放弃主办权,由泰国接办。共有25个国家和地区的3842名运动员参与19个项目的竞赛。打
  • 模式属在生物分类学中,尤其在动物分类学中,模式属(英语:type genus)是一个科(或其它属以上分类单元)的代表性属级分类,该科(或其它属以上分类单元)的学名通常也是以模式属的学名为其词根。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