喙吻田氏鲨

✍ dations ◷ 2025-02-23 01:16:10 #IUCN无危物种,食用鱼,田氏鲨属,1839年描述的鱼类

喙吻田氏鲨(学名:),又名篦吻棘鲛,是软骨鱼纲角鲨目刺鲨科的一种。

本鱼分布在近日本本州、南澳洲、新西兰及智利的太平洋,并由冰岛至好望角的大西洋。

水深60至1490米。

本鱼体延长,前部宽而平扁,向后渐细狭。头部平扁,眼大,呈长椭圆形,没有臀鳍,两条背鳍长而且低,都有凹沟的鳍棘,胸鳍细小呈长方形,有像草耙的小齿。鱼体灰褐色,腹部色稍浅,各期颜色深,口缘、鼻缘、鳃裂处呈黑褐色。体长可达122公分。

本鱼属深海小型鲨鱼,属肉食性,以鱼类和甲壳类为食。卵胎生的,每胎可产6至12条幼鲨。

鱼肝可制成鱼肝油。

相关

  • 超大陆旋回超大陆旋回(Supercontinent cycle)描述的是地球的大陆地壳准周期性的聚合和分离。对于地球的大陆地壳的总量是增加、减少还是维持不变,有种种不同的观点,但是有一点是各家都认
  • 南锡南锡(法语:Nancy)是法国大东部大区默尔特-摩泽尔省的首府,位于法国东北部。城市处于默尔特河河边,距离默尔特河上游与摩泽尔河交汇点几千米远。南锡距离巴黎东部281千米远,距离斯
  • 马丁阿彻·约翰·波特·马丁,FRS(英语:Archer John Porter Martin,1910年3月1日-2002年7月28日),英国化学家,因发展色谱法,与理查德·劳伦斯·米林顿·辛格共同获得1952年诺贝尔化学奖。1
  • 人工智能叛变人工智能叛变(AI takeover)又称为电子头脑反叛(Cybernetic revolt)或机器人起义(Robot uprising),是科幻作品中长久以来一直不断出现的惯例。这种类型大多是具有人工智能的程式、机
  • 希格斯粒子125.09 GeV(CMS+ATLAS) (统计误差:±0.21)希格斯玻色子(英语:Higgs boson)是标准模型里的一种基本粒子,是一种玻色子,自旋为零,宇称为正值,不带电荷、色荷,极不稳定,生成后会立刻衰变。希
  • 活度化学中,活性(Activity)即某物质的“有效浓度”,或称为物质的“有效莫尔分率”。此概念由吉尔伯特·牛顿·路易斯首先提出。将理想混合物中组分i的化学势表示式中的莫尔分率(xi)替
  • 塞尔日·阿罗什塞尔日·阿罗什(法语:Serge Haroche,1944年9月11日-),法国物理学家、法兰西学院院士,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巴黎高等师范学院教授。他的博士论文导师是199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克
  • 埃及第二十七王朝第 八第 十埃及第二十七王朝,又称第一次阿契美尼德时期、第一次埃及总督时期,是古埃及晚期的一个历史时期,自前525年至前402年为止。这一时期古埃及,为波斯阿契美尼德王朝的埃及
  • 杰米·卡伦杰米·卡伦(Jamie Cullum,1979年8月20日-),是英国的一名流行爵士乐歌手。他毕业于雷丁大学,在毕业之后就和唱片公司签约。自2010年4月起,他开始在每星期二19:00在BBC Radio 2主持一
  • 长链非编码RNA数据库长链非编码RNA数据库,又称长链间隔区非编码RNA数据库、lncRNA数据库,是收集了非编码RNA及其相关表达模式的数据库。长链非编码RNA是当前生物学和医学研究的前沿领域和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