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澄清(?-?),小名贶,台湾嘉义涂库(今云林县土库镇)人。台湾清治时期军事人物,土库联庄总理,在戴潮春事件中立下战功。官至斗六都司。
陈澄清出身于涂库下庄陈家。陈家为涂库当地的望族,也出过陈义顺等台湾史上的抗日名人。
陈澄清小名贶,为地方上的豪侠,有十几个朋友,都很有义气。之后,淡水跟彰化爆发分类械斗,但官府畏缩,不敢办理这件事。陈澄清十分隐忧,于是便在自家竹围外构筑土墙,开凿濠沟、建造炮楼、放置竹钉、搜集粮食。田园内也栽种了地瓜、山菁,以备不时之需。
同治元年(1862年) 戴潮春事件爆发,陈澄清起兵抗拒。他命令邻近村庄多种地瓜,所有形势险要的路径都要建筑土墙,排列刺竹、陷坑、蒺藜;并在家中存放数千石米粮,并购置充足的火药、军械。陈澄清结合盐水港、埔姜仑等地的义军,彼此互相援助。于是附近数十处村庄都相当倚靠陈澄清。同年7月,台湾镇总兵林向荣在斗六驻军,把檄文交付给陈澄清,要他运送粮食。陈澄清在戴潮春事件中立下战功,曾经一天就打了7次仗,3次打进敌营。林向荣非常看重他,钦赐他五品衔以及各种名马宝物。
之后,林向荣全军覆没,斗六沦陷,起事首领进攻涂库。起事首领陈弄、严辨率领一大帮人占据街中,市集、商店都不敢开业。陈澄清在附近埋伏,派遣苏阿传等十余人,拿着敌军旗号跑到街上,大喊 : “我们军队的元帅命令大家不用担心,可以照常贸易,违者处斩!”陈弄一方被吓得不知所措,而苏阿传大喊杀贼而出。陈弄率领部下追赶他,在附近埋伏的士兵全都跑出来追击。等到全军回到营区时,竟然没有任何一个人受伤。而苏阿传与吴仔婴、陈瑞基、吴戆仔、王明都非常善战,陈弄很怕他们,称他们为“五虎”。
戴潮春曾经写信招降陈澄清。陈澄清不肯,于是戴潮春发誓一定要灭掉他才回斗六门。陈澄清的兄弟陈必湖拜见陈弄,陈弄露出一把刀接见他。陈必湖笑说 : “我原本以为大哥您是豪杰,愿意全心全力的效劳你;今天我才知道你并不是能干大事的人。要不然我们兄弟也都很想为你卖命,为什么您却如此拒绝我呢?”陈弄说 : “你如果真心想替我效劳的话,我怎么会拒绝呢? 莫非你未必真的想归附于我?”陈必湖因而告诉他 : “我们兄弟早就想向你投降了,也很想为你建立丰功伟业。但如果没有重权在握,就没办法领导部下。如果你肯赏赐我将军的官位,我明天就会举旗相应。”陈弄十分开心,便请他坐下,与他聊了一整天,并授予他军衔。陈弄以为陈澄清兄弟真的要投降,于是当天戒备就稍微放松。陈澄清趁这时召集乡勇,约定一定要全力攻击。当天凌晨三更,陈澄清派人烧毁街上的房屋,陈弄军队踉跄逃离,从此再也不敢再度攻打涂库 。
没几天后,黄丕建与陈廷顺率领七百人再度攻打涂库,陈澄清率领吴阿传、吴戆狮、吴瑞基、王明、张飞龙以及各村庄壮丁包抄夹击,黄丕建军队落荒而逃。他跑到埔姜仑庄收集残党,即将复仇。陈澄清再联合埔姜仑生员刘丰庆以及盐水港蔡朝骏、纪万力等人互相支援,与黄丕建势力僵持了3年之久,直到事件平定后才终止。
刘丰庆是客家人,时常资助陈澄清铅药。之后刘丰庆被他的叔叔刘阿霖所杀害,陈澄清为之复仇。大家认为他有古烈士的风范。
戴潮春事件平定后,陈澄清想把被威胁因而跟从戴潮春的人也一起杀掉,被陈必湖所阻止,因而救活了许多人。而陈澄清的弟弟陈澄江在攻打元掌庄(今云林县元长乡 ) 时被炮弹炸死, 陈澄清全力攻打元掌庄,抓到起事首领十余人,把他们的头颅全都砍掉,放在陈澄江的坟墓前祭拜。之后陈澄清受到台湾道洪毓琛的嘉赏,授予他斗六都司的官职。
陈澄清管理军队,禁止赌博,禁吸洋烟,禁止奸盗,赏罚严明,也常放间谍出去探查敌情。他每次出兵时,都不会说出自己的目的地,全军都听从他的指挥,即使是与他关系很深的亲人也无法知道他的动向。他常以一支军队与敌军对峙,在发射炮火的同时,抄捷径攻击敌军背后或烧掉敌军的营寨。敌军见到背后火焰喷发,正处于慌乱之际,陈澄清部队就趁机偷袭。他曾说过 : “带兵打仗是一件极其危险的事,必须要以奇特的计谋取胜;要像一位文静的处女一样安静,要像一只逃脱的兔子一样敏捷;如果作战时能够临机应变的话,之后就有很大的功绩。如果大张声势,旗鼓喧阗的话,只能让贼匪知道我们的企图而已,没办法取得胜利。”他又说 : “兵不在多,在勇敢;多则众心不一,而使行事陷入困境,虽然有良将,但却没办法让他发挥。”。于是他的部下大约只有6、70人,而陈澄清让他们住在自己家中,以巩固众心。
陈澄清的侄子陈适约在下庄仔有3、40名部下,而附近村庄听命于他的人又有6、700人,刘丰庆也时常资助他铅药,所以部队才能持久作战。
2003年出版的书《台湾历史人物小传》中记载陈澄清于同治元年(1862年)考中举人,但台中市四箴国中实习教师黄文荣否定此说,他认为,会出现此错误可能是因为此书作者误将《淡水厅志》、《台湾通志》中的淡水同安籍举人陈澄清误认为是土库的陈澄清所致。
陈澄清在咸丰二年(1852年)重修土库顺天宫,增建十间走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