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萨大清真寺(阿拉伯语:جامع غزة الكبير,转写:)位于巴勒斯坦加萨老城达拉杰区(英语:Daraj Quarter),占地4,100平方米(44,000平方英尺),是加沙地带规模最大且历史最悠久的清真寺,建筑材料主要为当地海岸的风成砂岩库卡(英语:Kurkar)。此清真寺所在地最早可能是非利士人祭祀大衮的庙宇,当地传说圣经人物参孙便埋葬于此。公元406年拜占庭帝国皇后欧多西亚在此建立了一座基督教堂,六世纪的圣地地图马达巴地图(英语:Madaba Map)上便有此教堂,七世纪伊斯兰占领此地后被转为清真寺,为纪念穆斯林征服黎凡特(英语:Muslim conquest of the Levant)时在位的哈里发欧麦尔·本·赫塔卜(为伊斯兰教四大哈里发之一),此清真寺又名大奥马里清真寺(阿拉伯语:المسجد العمري الكبير,转写:)。
1033年12月此清真寺的宣礼塔因地震而坍塌。12世纪十字军占领巴勒斯坦后,鲍德温三世于1149年下令在清真寺的原址上建立基督教堂,1187年萨拉丁夺回此地并摧毁了教堂,马穆鲁克王朝重建了清真寺,但1260年又被入侵的蒙古人摧毁,经重建后复于1294年毁于地震,1311年至1319年马穆鲁克王朝的加萨总督埃米尔桑贾尔·贾里(英语:Sanjar al-Jawli)再次重建清真寺 ,于1340年完工,之后200年清真寺又有些受损,16世纪奥斯曼帝国再次展开此清真寺的修复工程,19世纪末有西方旅行者纪录此清真寺为加萨唯一具历史与建筑价值的建物。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此清真寺受协约国攻击而严重受损,1926年至1927年由最高穆斯林委员会(英语:Supreme Muslim Council)重建,1928年委员会组织当地穆斯林与基督徒在此抗议、杯葛巴勒斯坦托管地议会的选举。1990年左右清真寺内一些与犹太教相关的浮雕和刻字(可能为某次清真寺重建过程中使用了犹太教堂的柱子所致)被凿除。2007年法塔赫与哈马斯爆发了巴勒斯坦内战,在加萨之战中此清真寺亲哈马斯的伊玛目穆罕默德·拉法蒂(Mohammed al-Rafati)中弹身亡。
现时加萨大清真寺为加萨居民的精神信仰中心,且为巴勒斯坦人身份认同的象征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