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洲三岛

✍ dations ◷ 2025-02-24 01:13:14 #道教,道教术语,洞天福地

十洲三岛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神仙居住的地方。有关的传说约起源于战国时代,后来这个说法为道教所沿用。

“三岛”,在较早期的文献中称作“三神山”,通常指传说中蓬莱(蓬丘)、方丈和瀛洲三个位处“勃海”(约相当于今天渤海)中,神仙居住的岛屿。

根据西汉司马迁《史记》卷二十八〈封禅书〉的记载,战国时代齐威王、齐宣王和燕昭王均曾“使人入海求蓬莱、方丈、瀛洲。此三神山者,其傅在勃海中,去人不远”,相传岛上有“仙人及不死之药”,同书卷六〈秦始皇本纪〉亦记载方士徐福曾向秦始皇提及“海中有三神山,名曰蓬莱、方丈、瀛洲,仙人居之”。

然而,不同文献中“三岛”的名称并不一致,其他传说中位处“勃海”的仙岛亦会被合称为“三岛”。在东汉班固在〈西都赋〉中便谓“滥瀛洲与方壶,蓬莱起乎中央”,以瀛州、方壶、蓬莱并列;又有说法指“三岛”为蓬丘、方丈和昆仑。

关于“十洲”的资料绝大多数源自相传由西汉东方朔撰写的《十洲记》。《十洲记》一卷,又名《海内十洲记》、《十洲三岛记》,全文以东方朔的口吻,描述“八方巨海之中”的“人迹所稀绝处”,有十个神仙居住、长满“神芝仙草”等仙药的岛屿,是渴望成为神仙者梦寐以求的地方。这十个仙岛依次为:

《十洲记》接下来又记载了五个仙岛,依次为:


不过,正如四库馆臣在《四库全书提要》中的考证指出,西汉晚期学者刘向在着录东方朔的著作时,并未有包括《十洲记》,它最早着录在唐代修纂的《隋书》〈经籍志〉中,由此证明是部托名由东方朔撰写的作品。

相关

  • abbr class=abbr title=S60: 该物质及容器必须按危险废物放置S60/abbr安全建议标准词(英语:Safety phrases,简写:S-phrases)是于《欧盟指导标准67/548/EEC 附录Ⅳ: 有关危险物品与其储备的安全建议》里定义。该列表被集中并再出版于指导标准2001/59/
  • 小学校小学校,即日语“小学”之意,为台湾日治时期自1898年起,以中央或地方经费所开设的儿童义务教育学校学制之一。除了小学校之外,台湾总督府依照当时社会情况,还设有公学校、蕃人公学
  • 动质体纲锥体虫Trypanosomatida Bodonida动质体(Kinetoplastid)是一种附有鞭毛的原生动物,包含某些能使人类或其他动物发生严重疾病的寄生虫。这类生物具有许多不同型态,生活于水中或泥
  • 娱乐软件分级标签娱乐软件分级委员会(英语:Entertainment Software Rating Board;ESRB)是一家对在北美销售的电子游戏和其他娱乐软件进行分级的行业自律机构。它在1994年由娱乐软件协会(Entertain
  • 犹他盗龙犹他盗龙属(属名:Utahraptor)又名犹他龙,意为“犹他州的盗贼”,是兽脚亚目恐龙的一属,是驰龙科最大型的物种。生存于白垩纪早期的晚巴列姆阶,约1亿2600万年前。目前只有一个有效种,
  • 橙线.mw-parser-output .RMbox{box-shadow:0 2px 2px 0 rgba(0,0,0,.14),0 1px 5px 0 rgba(0,0,0,.12),0 3px 1px -2px rgba(0,0,0,.2)}.mw-parser-output .RMinline{float:none
  • 西经170度线所有坐标的地图 - OSM 所有坐标的地图 - Google 所有上至200个坐标的地图 - Bing西经170度线,是本初子午线向西170度的经线,是为西经170°。该经线穿过的大部分地区为海洋。此
  • 上塔特拉山上塔特拉山(斯洛伐克语:Vysoké Tatry, 波兰语:Tatry Wysokie)是位于斯洛伐克北部和波兰南部的一个山脉,也是塔特拉山脉的一部分。最高峰是格尔拉赫峰,高2,655米。上塔特拉山其他
  • 巨根狸藻巨根狸藻(学名:),又称普通狸藻,为狸藻属多年生大型浮水食虫植物。其种加词“”来源于希腊文“”和“”,意为“长,巨型”和“根”,指其巨型的根。巨根狸藻原产于北美洲以及亚洲温带地
  • 监督程式监督程式是一套驻留在内存中的系统进程,负责管理进程调度、输入输出操作、中断和错误处理等操作系统功能。工作开始时,CPU控制权在监控程式的手上;接着,监控程式会把控制权交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