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捷 (台湾作家)

✍ dations ◷ 2025-09-15 11:48:08 #1911年出生,2004年逝世,台湾文学评论家,台湾诗人,台湾日治时期作家,台湾男性作家,万丹人,刘姓

刘捷(1911年-2004年),使用笔名有郭天留、张猛三,屏东县万丹乡人,写作以评论为主,有“台湾的藏原惟人”之称,且也写新诗。作品散见《台湾新民报》、《台湾新闻》、《台湾文艺》、《台湾新文学》等。二二八事件爆发以后,被捕入狱。

刘捷一生与报刊似乎有不解之缘,先后担任《台湾新闻报》、《台湾新民报》、《民报》记者、《国声日报》副总编辑、台湾区硫磺矿业公会、台北市证券工会总干事、《台湾养鸡月刊》主编。1964年,独资创办《农牧旬刊》,任发行人兼社长,至今仍持续发行。

刘捷的日文诗〈给亡友的献词〉,战后由台湾诗人陈千武翻译成中文,之后被收录在陈明台主编的《陈千武译诗选集》里。刘捷在战后写了一些文章发表某些期刊,使用“台湾期刊论文索引系统”与“台湾书目整合查询系统”查询,到2014年10月23日为止,有几篇文章及著作:

使用“台湾博硕士论文知识加值系统”查询,到2014年10月23日为止,已知的有:

使用“台湾文史哲论文集论文篇目索引系统”查询,到2014年10月23日为止,还没找到一篇相关文章。

使用“台湾期刊论文索引系统”查询,到2014年10月23日为止,已知的有:

使用“台湾书目整合查询系统”查询,到2014年10月23日为止,还没有找到一本以刘捷及其作品为主要研究对象的书。

相关

  • 布伦特兰夫人格罗·哈莱姆·布伦特兰(挪威语:Gro Harlem Brundtland, 读音 帮助·信息,1939年4月20日-),挪威政治家、外交家、医生,曾任挪威首相及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她被视为国际上的可持续
  • 悬棺葬悬棺葬是百濮人、南岛人等的传统葬仪之一,又称崖墓,其形式是将装殓后的棺椁置于悬崖峭壁的洞穴或缝隙处。见于中国西南黔、滇、川南等地区、东南亚以至太平洋群岛。其中又以福
  • 相亲相亲(粤文写作相睼或相睇)是一种有特殊功能的社交活动,通常指男女双方由亲友或媒人介绍互相见面交流以确立恋爱和婚姻关系的一种形式。适婚年龄的男女而在日常生活中,遇不上合适
  • 枕骨枕骨(L'os occipital / occipital bone)中医上又称山骨、玉枕骨、乘枕骨、后枕骨。组成颅骨的29块骨骼之一。共一块。枕骨位通人字缝连接顶骨之后,一直延伸至颅底。枕骨下方中
  • 老挝人口人口:6,477,211(2011年7月统计)人口密度:27/km2年龄结构年龄中位数增长率: 1.684%出生率:26.83/1,000人死亡率: 8.13 /1,000人净迁移率: -1.16/1,000人性别比例婴儿死亡率平均寿命:生
  • 古拉人种古拉人种(Gullah)是一群说着克里奥尔语的非裔美国人。古拉人是非洲奴隶的后裔。他们曾生活于海岛及南卡罗尼亚州、乔治亚州及北佛罗里达州。在乔治亚州,常常被称呼为Geechees。
  • 克拉苏·狄维斯·穆齐阿努斯克拉苏·狄维斯·穆齐阿努斯(英语:Publius Licinius Crassus Dives Mucianus),(前180年-前130年)。古罗马政治家之一,保民官提比略·格拉古的支持者之一。也是盖约·格拉古的岳父。
  • 彰2线彰2线 海边-什股,是位于彰化县的一条乡道,东起彰化县伸港乡什股村海岸边,彰化县伸港乡泉厝村、新港村、大同村什股桥,全长2.345公里。本线有解编可能本线自1961年即编为彰2线,惟路
  • 共振 (消歧义)共振包括有以下意涵:
  • 万一夫万一夫(1917年3月-1985年3月6日),原名汉一夫。河南省上蔡县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将领。1938年3月参加新四军,曾任新四军第四支队。1942年起,任新四军第二师六旅十八团参谋长,新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