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R京滨东北线出轨事故

✍ dations ◷ 2025-05-19 05:26:35 #脱轨,东日本旅客铁道,日本铁路事故,2014年铁路事故,2014年日本,川崎市,2014年2月

JR京滨东北线出轨事故(日语:京浜東北線脫線事故)是京滨东北线一列10节车厢的列车,和同一轨道上的工程车相撞,列车前两节车厢出轨翻覆,而列车车长和第一节车厢的司机均受轻伤。

该列车是一列10辆编成的E233系1000番台的1077编成由樱木町站开往蒲田站的回厂列车,车号:2402A。出轨的列车是クハE233-1077(第一卡,10号车)及サハE233-1277(第二卡,9号车)

列车的前方两节车厢,横倒在轨道上,列车差不多要冲出护栏,车体严重变形,挡风玻璃布满裂痕。

当时司机进入了作为转运站的川崎站,并以约65km/h的速度行驶。由于在前面的轨道上发现了用于建筑工程的铁路运输车,所以他立刻紧急制动时并鸣笛,但时间不及,最终相撞。

列车的第一卡和第二卡脱轨,第一辆车向左滚动,第二辆车向左倾斜。

两名车上人员均受伤。幸好列车是回厂车,因此车上没有乘客。

事故后,蒲田站到鹤见站之间的列车服务停驶。

JR东日本表示,当时工程车是为了搬运车站整修用的建材,却在预定施工的时间之前,就抢先停放在轨道上,才会造成这次事故。

这列是E233系的第二辆报废列车。此外,JR东日本于2018年10月3日宣布,把出轨那两卡列车及被撞毁的工程车放进事故历史博物馆,并模拟意外发生时的情景。

相关

  • 腹股沟疝腹股沟疝是指发生在腹股沟区的腹外疝,即腹腔内的器官或组织连同腹膜壁层形成的疝囊通过腹股沟管内口或腹股沟三角进入腹股沟管或阴囊。可分为腹股沟斜疝(简称斜疝)和腹股沟直疝
  • 范登堡反应范登堡反应(Van den Bergh reaction),又译凡登白反应、范登伯格氏反应结合胆红素可以很快与重氮试剂(范登堡试剂)作用产生紫红色的偶氮化合物。而非结合胆红素由于存在分子内氢键
  • 李季伦李季伦(1925年3月15日-),中国微生物学家。河北乐亭人。1948年毕业于国立中央大学生物系。中国农业大学生物学院教授。199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李季伦于1925年3月15日出生于
  • 快速动眼期快速动眼期(Rapid Eye Movement,REM)是动物睡眠的一个阶段,又称快速动眼睡眠。在此阶段时眼球会快速移动,同时身体肌肉放松。快速眼动睡眠也被称作异相睡眠(paradoxical sleep, PS
  • 肽类肽(英语:peptide,来自希腊文的“消化”),旧称胜,即胜肽,又称缩氨酸,是天然存在的小生物分子,介于氨基酸和蛋白质之间的物质。由于氨基酸的分子最小,蛋白质最大,而它们则是氨基酸单体组
  • 湛蓝天蓝色,是一种蓝色颜色,介乎蓝色和浅蓝色之间,类似天空晴天的颜色。英语中的天蓝色(Azure)一词来自于青金岩(Lapis lazuli)。直接来源是法语(但这个词最早实际源于波斯语),法国人经常
  • 脱甲基化脱甲基化(英语:Demethylation)是一种结果使得甲基(CH3)从一个分子上脱下的化学反应。最常见的脱甲基化方法是将氢原子置换掉甲基,结果也就是使得净损失一个碳原子与两个氢原子。脱
  • 格哈德·伦珀格哈德·伦珀(德语:Gerhard Rempe,1956年4月22日-),德国物理学家,马克斯·普朗克量子光学研究所主任,慕尼黑工业大学名誉教授。他在原子和分子物理学,量子光学,和量子信息等领域做出了
  • 娜塔莉娅·格里戈里耶夫娜·古特曼娜塔莉娅·格里戈里耶夫娜·古特曼(俄语:Наталья Григорьевна Гутман,1942年11月14日-),俄罗斯大提琴家。 娜塔莉娅·格里戈里耶夫娜·古特曼出生于喀山,
  • 知母 (植物)知母(学名:)是龙舌兰科植物(原分类为百合科)。其干燥根茎入药,称知母,又称作肥知母、穿地龙、蚳母、蝭母,拉丁名Anemarrhenae Rhizoma 。分布于中国大陆的东北、华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