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名缩写

✍ dations ◷ 2025-05-18 20:39:28 #缩写,基督教符号,基督教术语,拉丁文单字及词组

圣名缩写(或单数),拉丁文原意为“神圣的名字”,表示在基督教抄写中频繁出现的神圣姓名或名称的几个缩写,特别是在希腊文抄本。一个圣名缩写包括两个或更多从原本单词中撷取的字母,并加上顶线。

Metzger从希腊文抄本中列出了15个这样的标示:这些希腊文对应和。这些圣名缩写被发现在三世纪和更早前的抄本,除了是在四世纪才出现。

圣名缩写也以同样的形式使用在一些拉丁文、科普特文、亚美尼亚文(由一种附加符号pativ表示)、哥德文、古努比亚文和西里尔文(由一种附加符号titlo表示)抄本上。

圣名缩写通常被观察出现在现存最早的基督教著作中,伴随codex形式而不是卷轴,表示他们所写的对象,大约在2世纪这个做法就已经在一段时间开始产生。然而无法知晓圣名缩写究竟是什么时候以及如何出现的。

圣名缩写最初的系统明显包含四到五个词,叫做nomina divina:对应希腊文耶稣、基督、主、上主,可能还有圣灵。这一做法很快扩展到了其他被认为神圣的词汇。

随着圣名缩写系统流行起来,缩写被缩减,也就是使用每个单词第一个和最后一个(至少)字母。在早期的少数案例中,另一种缩写方式是悬挂,也就是(至少)使用每个单词前两个字母;如 P {\displaystyle {\mathfrak {P}}} 18中伊望默示录开篇把Ἰησοῦς Χριστός(耶稣基督)写成ΙΗ ΧΡ。然而缩减形式通常表现出来缩写名词形式的优势。

圣名缩写的使用明显表现出来一种尊崇而不是节省空间的举动,因为即使像“和”这样更频繁使用的词被避免,而且圣名缩写本身占用较宽的空间。再者早期的抄写者通常对同一单词的世俗的和神圣的出现情况之间做区分,尽管后来的抄写者对出现在所有情况下的单词一律缩写。

学者发展出了多种有关圣名缩写起源的理论。一个明显的对比是从希伯来文四字神名那样书写犹太教神的名字的做法得到启发,即使是在希腊文手稿中。希腊文同样有多种缩写专有名词的方式,虽然没有一种与圣名缩写雷同的形式。缩减形式(使用第一个和最后一个字母)的启发同样可以在伊望默示录中可见,其中耶稣自称为“初及终”、“第一至末”、“阿利发及沃咩戛”。希腊数字被认为是所有圣名缩写所用顶线的来源,像悬挂形式ΙΗ仅仅是简单的表示18的方式。

ΘΝ ΘΩ ΘΣ ΠΝΙ ΠΝΣ ΠΝΑ ΥΝ ΥΕ ΥΣ ΥΩ ΣΡΝ ΧΡ

+ P. Mich. Inv. 6238)

ΠΝΑ ΠΝΙ ΠΝΣ ΥΙΥ ΥΙΝ ΥΙΣ ΥΝ ΣΤΡΕΣ ΣΤΡΝ ΣΤΡΩ ΣΤΡΟΣ ΣΤΡΟΥ ΕΣΤΡΟΝ ΕΣΤΡΑΙ

ΕΣΤΑΝ ΣΤΟΥ ΑΙΜΑ ΑΝΟΥ ΑΝΟΝ ΑΝΟΣ ΑΝΩΝ ΑΝΟΙΣ ΠΡΙ ΠΗΡ ΠΡΑ ΠΡΣ ΙΥ

Inv. Nr. 4274/4298

ΠΗΡ ΠΡΑ ΠΡΣ ΠΡΙ ΠΕΡ ΠΡΕΣ ΑΝΟΣ ΑΝΟΝ ΑΝΟΥ ΑΝΩΝ ΑΝΩ ΑΝΟΙΣ ΑΝΟΥΣ

ΣΡΩ ΣΡΟΝ ΣΡΟΥ ΣΡΘΗ ΣΡΑΤΕ ΣΡΩΣΩ ΕΣΡΑΝ ΕΣΡΘΗ

PSI Inv. CNR 419, 420)

ΠΝΑ ΠΝΑΙ ΠΝΙ ΠΝΤΙ ΚΥ ΚΣ ΚΝ ΚΩ ΑΝΟΙ

ΠΝΑ ΠΝΣ ΠΝΙ ΠΝΟΣ ΠΝΤΑ ΠΝΑΣΙ ΠΝΑΤΩΝ ΠΡΣ ΠΗΡ ΠΡΑ ΠΡΙ ΠΡΟΣ ΠΡ

ΥΣ ΥΝ ΥΥ ΙΗΛ ΙΛΗΜ ΣΡΟΝ ΣΤΡΟΝ ΣΡΩΘΗΝΑΙ

ΑΝΟΣ ΑΝΟΝ ΑΝΟΥ ΑΝΟΙ ΑΝΩΝ ΑΝΩ ΑΝΟΥΣ ΑΝΟΙΣ ΑΝΕ

相关

  • 教宗教宗(拉丁语:Papa),或译教皇(华语圈外国家如韩国、日本、越南与部分教外人士目前仍沿用之),是罗马主教,同时为普世天主教会领袖与梵蒂冈城国国家元首,传统上被认为是圣伯多禄宗徒之位
  • 赤藓醇赤藓醇(英语:Erythritol,(2R,3S)-丁-1,2,3,4-四醇)或称赤藻糖醇,是一种存在于葡萄、梨子等果实或酱油、味噌、清酒等发酵食品中的天然糖醇(或者多元醇)。具有砂糖60-80%的糖度。
  • 眼 (围棋)在围棋中,眼是某一方的棋子在棋盘上所围成的一个或多个相连空白交叉点。就棋盘中央附近的一个交叉点而言,一个完整的眼除了最近4个相邻点须为同一方棋子占有外,对角4个相邻点至
  • 本贯本贯(韩语:본관)是朝鲜半岛上的氏族概念,用以区别朝鲜族内部同姓氏族间的差异。本贯维系了一群拥有相同父系血缘的宗族,因此本贯被视为朝鲜族人名的一部分。子女会继承父亲的本贯
  • 彰化县政府坐标:24°04′32″N 120°32′39″E / 24.0755509°N 120.5442630°E / 24.0755509; 120.5442630彰化县政府是中华民国台湾省彰化县最高层级的地方行政机关,在中华民国政府架
  • 已革镇国将军巴布海巴布海(满语:ᠪᠠᠪᡠᡥᠠᡳ,转写:Babuhai;1596年-1643年),努尔哈赤第十一子,生母庶妃嘉穆瑚觉罗氏。巴布海生于明朝万历二十四年(1596年)十一月廿八。初授牛录章京。天聪八年(1634年),授
  • 史进久在华州城外住 旧时原是庄农 学成武艺惯心胸 三尖刀似雪 浑赤马如龙 体挂连环铁铠 战袍风披猩红 雕青镌玉更玲珑 江湖称史进 绰号九纹龙史进,小说水浒传中人物。史进是前东
  • 文画君文画君(1884年?-1946年3月2日),名竹,字画君,以字行,山西省浑源县人,蒙疆联合自治政府高级官员。宣统元年己酉科中式拔贡。后来曾任晋北政厅思想厅厅长、宣化省省长、蒙疆联合自治政府
  • 夏尔·艾蒂尔夏尔·艾蒂尔(英语:Charles Estienne),(1504年-1564年),文艺复兴时期欧洲著名学者之一。他曾于16世纪前后出版有一部关于解剖学方面的论著。同时又在法国巴黎从事出版印刷工作长达十
  • 马赫迪战争 大英帝国 意大利王国  刚果自由邦 马赫迪战争(Mahdist War,亦称为马赫迪起义),又名英苏战争或苏丹马赫迪起义,英国称这场战争为苏丹战役,是19世纪晚期的一场殖民战争。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