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步蟾

✍ dations ◷ 2025-07-22 03:43:44 #1831年出生,1878年逝世,郑姓,马公人,澎湖乡绅,文石书院山长,咸丰二年壬子科举人,台湾清治时期儒学人物,台湾清治时期政治人物,闽南裔台湾人

郑步蟾(台湾话:Tīⁿ Pō͘-siâm,1831年-1878年),本名攀桂,字圆秋,号桂樵,又号丹阶,台湾澎湖厅东西澳妈宫人(今澎湖县马公市),咸丰壬子科(咸丰二年、1852年)举人,曾出任澎湖文石书院山长,与郭鹗翔并称为妈宫举人。

郑步蟾祖上有郑应章(又名郑建成,行三)者,在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出生于福建省漳州府龙溪城南古县社竹脚村,嘉庆十七年(1812年)应时任澎湖副将(应为李文澜)之聘,渡海来澎赴任。七年后,郑应章之弟郑应麟(又名郑球,行五)护送嫂子来澎,偕郑应章长子郑怀德同来,一同落脚于妈宫东甲(今马公市启明里、重庆里),郑应章为感谢五弟沿途护眷之辛劳,便替其在塩馆谋一职位,郑应麟亦随之长居澎湖下来,郑氏由是开枝散叶。

郑步蟾出世于道光十一年(1831年),为郑应章长孙,秉性聪慧、体格魁梧,自幼便有官荫,乃受清廷诰赠“朝议大夫”,师事大龙峒的仕绅陈维英。道光廿三年正月(1843年),郑步蟾通过童试中秀才,咸丰二年(1852年)参与乡试,为中式陈翔墀榜第58名举人,时年仅22岁。

郑步蟾中举人后曾报捐候补同知,加捐四品衔,分发广东未果,便奉命返乡,被任命为澎湖文石书院的第29任山长(咸丰二年至六年,1852年-1856年):70,负责掌理当地的文教工作,对于地方和交通的建设亦是不遗于力,其他尚有修建文石书院、登瀛楼等,也鸠资兴建永安、继安等桥梁,便利民间乡里等事迹。光绪元年(1875年),郑步蟾偕同武庠生高其华(后出任澎湖水师协左营千总)、地方乡绅郭鹗翔齐力鸠资重建妈宫东甲北极殿,蔚为一时佳话,今存有碑志录之。

其时郑步蟾曾题楹联于东甲北极殿内:

惜该对楹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军机炸毁北极殿,随战火付之一炬,现已不存。:75

同治12年(1873年),郑步蟾报捐候补同知,加捐四品衔,赴广东省上任。光绪三年(1877年),郑步蟾请假省亲返澎,于滞澎期间得病,不幸于光绪四年(1878年)七月十四逝世,享年48岁。

郑步蟾过身后于家中“打桶”(即停柩)两年,直到光绪六年(1880年)才下葬于案山茔地(今马公市案山里)。:68

郑步蟾为清代澎湖地区少见的文人才俊,可惜传世作品不多;现仅存一对联安置于今台北市的陈维英宅邸(俗称老师府)中,对联曰:

郑步蟾学业恩师除陈维英曾任澎湖署县学教谕之外,亦受业于其他文人,如廪膳生郭朝熙(号赛臣)、郡庠生郭朝勋(号猷廼,郭鹗翔之父)、邑庠生纪攀江(纪澜)等门下。

郑步蟾于咸丰三年(1853年)迎娶福建海坛镇总兵吴玉山次女吴氏凤为妻,朱氏日春被吴玉山收作养女而随同陪嫁入门,吴氏越一年而卒,后以善化郡(今台南市善化区)庠生李延棋次女李氏安英(1831年-1878年,又名李二)为继妻,并纳朱日春为妾。郑步蟾有六子六女,其中五男四女为李氏所出,另一男二女则由朱氏所出;顺利成人有长男祖尧(字子述)、次男祖模(字子楷)、三男祖扬(字子清)、四男祖年(字子绵)与五名女儿。

郑步蟾一妹郑佩嫁予“末代举人”郭鹗翔;另有一弟郑步云(1854年-1916年)亦是地方名人,曾参与光绪11年(1885年)间的清法战争澎湖之役,日治时期曾被任命为马公街长多年,颇受日本政府器重。:73、76

1895年清廷与日本签署《马关条约》后,日本政府颁布“住民去就决定日”期限之前,郑步蟾的四名儿子曾相互商议:长子郑祖尧与四子郑祖年返回福建、二子郑祖模与三子郑祖扬续留澎湖;为此,郑祖尧与郑祖年另起新名为祖培和祖季,代表在新环境重新开始。不过,郑祖尧之妻鲍氏桑与孙辈郑大洽因故于大正三年(1914年)返回澎湖居住。:77、79

郑步蟾后辈在二战后(1945年)仍颇具地方影响力,其中郑暻星、郑暻文跨足银行界与政界,郑大洽更于1950年出任澎湖县议会的第一届民选议长。

郑步蟾之墓坐落于今马公市案山里社区告示碑附近,俗称“举人墓”。墓身坐东向西,竖有三块墓碑,墓碑皆采白色花岗岩为基底,中间是郑步蟾的碑,北侧则是正房李夫人(安英)、妾室朱夫人(日春)位居南侧;墓前屈手处,各设一对圆珠和石狮,山灵碑(土地公)则安置于墓园最北边;墓庭各有一对举人的旗杆座,分头刻写“咸丰壬子科举人”、“光绪六年仲春立”的文字。

相关

  • 乔治三世乔治三世(英语:George III,1738年6月4日-1820年1月29日),全名乔治·威廉·腓特烈(George William Frederick),1760年10月25日登基为大不列颠国王及爱尔兰国王,至1801年1月1日后因大不
  • 泥盆纪后期灭绝事件泥盆纪后期灭绝事件(英语:Late Devonian extinction),又称泥盆纪晚期灭绝事件,是地球生物史上五次主要的大规模物种灭绝事件之中的第四大物种灭绝事件,发生于古生代泥盆纪晚期。本
  • 种 康种康(1962年4月-),陕西省合阳人,中国植物生理学家,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201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1984年毕业于兰州大学生物系获学士学位,1988和1993年先后获得兰州大
  • 时域时域(英语:time domain)是描述数学函数或物理信号对时间的关系。例如一个信号的时域波形可以表达信号随着时间的变化。若考虑离散时间,时域中的函数或信号,在各个离散时间点的数
  • 艾草(学名:Artemisia argyi),又称作艾叶、艾、艾蓬、甜艾、香艾、冰台、艾蒿、灸草,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分布于亚洲及欧洲地区。多年生草本,揉之有香气;叶子羽状分裂,背面有白丝绒
  • 沃拉大屠杀沃拉大屠杀( Rzeź Woli)是发生于波兰首都华沙沃拉,纳粹德国军队于1944年在华沙起义期间有系统地杀害大约40,000-50,000人。1944年8月5日至12日之间,数以万计的波兰平民与地下军
  • 新郑新郑市是中国河南省郑州市下辖的一个县级市。新郑位于位于河南省中部、郑州南部,为河南省18个改革开放发展特别试点县(市)之一, 1994年5月16日撤“新郑县”建市。全市总面积873
  • 细菌人工染色体细菌人工染色体(Bacterial artificial chromosome,BAC)是指一种以F质体(F-plasmid)为基础建构而成的载体,最多可保存300000个碱基对(平均约150000)。
  • 奥利弗·克伦威尔奥立佛·克伦威尔(Oliver Cromwell,1599年4月25日-1658年9月3日),英国政治人物、国会议员、独裁者,在英国内战中击败了保王党(英语:Cavalier),1649年斩杀了查理一世后,克伦威尔废除英格
  • 阿历山大·洛佩斯阿历山大·洛佩斯(1974年10月29日-),前巴西职业足球员,巴西国家足球队成员。从1995年到1996年,他共为巴西国家足球队出场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