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文窃取

✍ dations ◷ 2025-05-19 07:38:03 #密码算法

在密码学中,密文窃取(CTS)是一种使用分组密码操作模式的通用方法,该操作模式允许处理不能均匀分割成块的消息,而不会导致密文的扩展,代价是稍微增加了复杂性。

窃取密文是一种使用块密码加密明文的技术,不需要将消息填充到块大小的倍数,因此密文与明文的大小相同。

它通过更改消息的最后两个块的处理来实现这一点。 除了最后两个块之外,所有块的处理都保持不变,但是倒数第二个块的密文的一部分被"窃取 "了,用来填充最后一个明文块。 填充的最后一块,然后像往常一样加密。

最终密文的最后两个块,包括部分倒数第二块(删掉"窃取"部分)和完整的最后一块,它们的大小与原明文相同。

解密时要求首先解密最后一个块,然后将被“窃取”的密文恢复到倒数第二个块,然后可以像往常一样解密。

原则上,任何使用块密码的分组加密模式都可以使用,但流密码模式已经可以加密任意长度的消息无需填充,因此它们不能进行该操作。 与窃取密文相结合的常用加密方式有电子密码本(ECB)和密码块链接(CBC)。

为 ECB 模式而进行的密文窃取要求明文长度超过一个块。 当明文长度为一个或更少时, 一种可能的解决办法是,使用一种类似流密码的分组密码操作模式,如 CTR、 CFB 或 OFB 模式。

用于 CBC 模式的密文窃取不一定要求明文长于一个块。 在明文为一个或更少块长度的情况下,初始向量(IV)可以作为先前的密文块。 在这种情况下,必须将修改后的 IV 发送到接受者。 但这在发送密文时 IV 不能被发送者自由选择的情况下(例如,当 IV 是一个派生值或预先确定的值) 不太可能,并且在这种情况下,针对 CBC 模式的密文窃取只能在明长于一个块文中发生。

为了对未知长度的数据实现 CTS 加密或解密,必须延迟处理(和缓存)最新的两个数据块,以便在数据流末端进行适当的处理。

有几种不同的方式来排列密文以便传输。不同排列方式的密文位元数都是相同的,只是传输顺序不同,因此选择不影响安全性,纯粹是为了实现上的方便。

这里的编号取自Dworkin所描述的。 第三种是最流行的,由 Daemen 和 Schneier 进行了描述; Meyer 描述了一个相关但不兼容的方案(关于位排序和密钥使用)。

安排密文传输最显而易见的方式,不外乎是缩短倒数第二个块,后面接着完整的最后一个块。 但这对于接收者来说并不方便,原因有两个:

这样做的好处是,如果最后的明文块恰好是块大小的倍数,那么密文就与原始操作模式相同,避免了密文窃取。

通常,更方便的方式是交换最后两个密文块,因此密文结尾先是完整的最后一个块,然后是截断的倒数第二个块。密文块就会自然对齐。

为了保持与非窃取模式的兼容性,选项 CS2只在被窃取的密文数量非零时执行这个交换,即原始消息不是块大小的倍数。

这保持了自然的对齐,以及与非窃取模式的兼容性,但是需要以不同的方式处理对齐和不对齐消息大小的情况。

最流行的替代方案是无条件地交换最后两个密文块。 下面的描述是使用该方案的顺序。

为了加密或解密数据,对除最后两个数据块外的所有数据块使用标准分组密码操作模式。

下面的步骤描述了如何处理明文的最后两个块,即 Pn-1和 Pn,其中 Pn-1的长度等于以位表示的密码的块大小 B; 最后一个块的长度 Pn 是 M bits(位); k 是正在使用的密钥。 M 可以范围从1到 B,所以 Pn 可能是一个完整的块。 CBC 模式描述还使用了就在有关块 Cn-2之前的密文块,如果明文适合在两个块内,则该密文块实际上可能是 IV。

对于这个描述,使用以下函数和操作符:

ECB 模式下的密文窃取在前两个块内引入了一种块间依赖关系,导致后两个块的错误传播行为发生改变。

相关

  • 正规文法在形式语言理论中,文法(为了避免歧义,常称作“形式文法”)是形式语言中字符串的一套产生式规则(英语:Production (computer science))。这些规则描述了如何用语言的字母表生成符合
  • 质子泵抑制剂质子泵抑制剂(英语:Proton-pump inhibitor、缩写为PPI)或称氢离子帮浦阻断剂,是一种抑制氢离子泵的药物,这种药物对于减少胃酸分泌的作用是显著也长效的,可以说是现今减少胃酸分泌
  • 解偶联蛋白解偶联蛋白(英语:uncoupling protein,缩写为UCP)是一种线粒体内膜蛋白。这种蛋白质能消除线粒体内膜两侧的跨膜质子浓度差,令利用质子浓度差驱动的氧化磷酸化过程减慢,阻碍了三磷
  • 超回路列车超回路列车(英语:Hyperloop),又称超级高铁,是一种高速运输系统概念的总称,目前正在研发阶段,由企业家伊隆·马斯克 及其所属SpaceX公司于2012年所重新提出, 但伊隆·马斯克并未参与
  • 循环论证循环论证(circular argument)、循环推理(循环推论;circular reasoning)、或循环证成(循环证立;circular justification),是论点的真确性最终由自身支持的推理方式。循环论证或循环推
  • 加成聚合反应加成反应(addition reaction)是一种有机化学反应,它发生在有双键或叁键的物质中。加成反应进行后,重键打开,原来重键两端的原子各连接上一个新的基团。加成反应一般是两分子反应
  • 塞替派噻替哌(英语:ThioTEPA或thiotepa,又名塞替派、硫涕巴),化学全称N,N',N''-三亚乙基硫代磷酰胺,是一种用来治疗癌症的烷化剂。噻替哌是一种有机磷化合物,分子式为SP(NC2H4)3。 它是N,
  • 鲣鸟目Pseudosulidae鲣鸟科(学名:Sulidae)是鸟纲鲣鸟目中的一个科,包括三属。体长约65-85厘米的大型海鸟。广泛分布于太平洋、大西洋和印度洋。在海洋上空飞行寻找鱼群和鱿鱼。发现鱼
  • 珍妮·柯克帕特里克珍妮·杜安·柯克帕特里克(英语:Jeane Duane Kirkpatrick;1926年11月19日-2006年12月7日),本姓乔丹(Jordan),1955年,与Evron Maurice Kirkpatrick结婚。1948年加入民主党,1985年转而加
  • 先验与后验先验(拉丁语:a priori;也译作 先天)在拉丁文中指“来自先前的东西”,或引申为“有经验之前”。近代西方传统中,认为先验指无需经验或先于经验获得的知识。它通常与后验知识相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