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标:24°56′25″N 120°59′21″E / 24.940176°N 120.989173°E / 24.940176; 120.989173
新屋福兴宫,是位于台湾桃园市新屋区蚵间里、新屋绿色走廊自行车道终点的王爷庙,主祀七夫人妈。
泉州在瘟疫时有在海上放流王船的习俗。
清末,新屋庄蚵壳港渔民许克明、许俊德兄弟在巡视石沪时,发现漂流一艘无人船,除供奉七位夫人和七位王爷神像外,内还有一羊、一狗,七顶红眠床、七架梳妆台、寝具、白米、茶叶、油盐、鼎镬、薪材、农具、雨具,以及各式神器等一应俱全。船内有一本账册,除写提供用品的捐献者名册,还纪录来自泉州府后府尾的鲎尾口。
据住持吴锦城的说法及庙宇沿革指出,七位夫人姓氏是王、金、李、黄、薛、何、梁,随从王爷则为萧、苏、邢、沈、罗、池、朱姓。居民将神像暂时安奉在村民许加兴的一座罟寮里,两年之后集资动工建庙。庙地由居民吴朝火所捐,明治三十三年(公元1900年)改建砖墙建筑。战后地址为蚵间村6邻55号。祭祀日在农历五月十七,祭典前会先迎接各地分香的王爷回驾,当日也会掷筊决定下届轮值炉主来负责下届庆典。
庙宇欲重建时,据曾任深圳村村长的李福益回忆,靠近蚵间村北端的信徒不愿在原地兴建乃全力反对,地方派系亦卷入建庙风波之中。于是民国六十二年(公元1973年),信众以掷筊决定是否要迁移,并请新屋乡长姜仁平作见证,结果同意迁移的圣筊有七次之多,让支持原地重建的信徒反悔,坚持不迁。支持迁移的村落北端的信徒改在相距不到一公里处建立新庙蚵壳港昭灵宫。之后,基于公平原则,居民添丁的酬神仪式上,由这两庙轮办。
旧庙的新屋福兴宫在民国六十四年(公元1975年)由李肯汉等人协助重建。后来,奉乩生指示,从花东地区迎来金母娘娘,建金母娘娘圣殿。庙方将当时王船船艏的剑狮木雕放在正殿上。吴锦城接任主持后,整理当时王船的迷你生活用品,发现只仅存四件八角床、两张书桌、两件椅子及一个供桌、牌楼等物而已,为桧木原料所制,大约缩小为十分之一。至于船骸已为漂砂淹埋,当地耆老指出若干年前退潮时偶而仍可看到船体露出。
政府兴建巡防道路作为新屋绿色走廊自行车道,串连了新屋昭灵宫、新屋福兴宫、十五王公庙。新屋福兴宫因为位在自行车道终点,名气渐为人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