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有机疏散理论
✍ dations ◷ 2025-09-02 13:21:16 #有机疏散理论
有机疏散理论(英语:Theory of Organic Decentralization),是芬兰学者埃列尔·萨里宁在20世纪初期针对大城市过分膨胀所带来的各种弊病,提出的城市规划中疏导大城市的理念,是城市分散发展理论的一种。他在1943年出版的著作《城市:它的发展、衰败与未来》(The City - Its Growth, Its Decay, Its Future)中对其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并从土地产权、土地价格、城市立法等方面论述了有机疏散理论的必要性和可能性。有机疏散理论并不是一个具体的或技术性的指导方案,而是对城市的发展带有哲理性的思考,是在吸取了前些时期和同时代的城市规划的理论和实践的基础上,在对欧洲、美国一些城市的发展中的问题进行调查研究和思考后的结果。有机疏散理论的提出者萨里宁认为,卫星城确实是治理大城市问题的一种方法,但他认为并不一定需要另外新建独立于中心城市的卫星城,而可以通过建立与中心城市有密切联系的半独立的城镇,来定向发展达到同样的目的。因此,他提出对城市发展及其布局结构进行调整的有机疏散理论。萨里宁的理论来源是,利用对生物和人体的认识来研究城市,认为城市由许多“细胞”组成,细胞之间有间隙,有机体通过不断地细胞繁殖而逐步生长。大城市一边向周围迅速扩散,同时内部有出现了被称之为“瘤”的贫民窟,而且贫民窟也在不断蔓延,这说明城市是一个不断成长和变化的有机体。沙里宁将交通要道视为动脉、静脉;将街区内道路视为毛细血管;将城市的不同功能区视为有机体的不同的器官。1915年,萨里宁与贝特尔·荣格受一家私人开发商的委托为芬兰的赫尔辛基新区蒙基涅米-哈加制定了一个17万人口的扩展方案,也称“大赫尔辛基”方案。方案符合有机疏散理论的原则,主张在赫尔辛基附近建立一些半独立的城镇,定向疏导城市,以控制城市的进一步扩张。除此之外,有机疏散理论在战后许多城市的规划工作中得到应用,具有世界性的影响。但是1960年代以后,有许多学者开始对有机疏散理论这种将其他学科的规律套用到城市规划中的简单做法提出了质疑。
相关
- 智能手表智能手表(英文:Smartwatch)是安装有嵌入式系统、用于增强基于报时等功能的腕部手表,其功能相似于一台个人数码助理。早期智能手表既可以执行计算(英语:Calculator watch)、翻译或者
- Dysgeusia味觉障碍(英语:Dysgeusia)指的是味觉的扭曲或失真。味觉障碍通常与丧失味觉(英语:ageusia)、味觉迟钝(英语:hypogeusia)有关。味觉障碍可能是某个疾病的主要症状或次要症状。
- 缅甸语缅甸缅甸语(မြန်မာဘာသာ)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以仰光音为标准。它是缅甸联邦的官方语言,在该国有大约3200万人使用,而且在孟加拉国、马来西亚、泰国、美国也有少量分布。
- 辅音辅音,或称子音,在调音语音学中是语音的一类,与元音相对,发音的调音环节中气流在调音器官某一部分受到完全或部分阻碍。辅音的发音都可以分为三个阶段:成阻——持阻——除阻。这三
- 证照专业认证、能力认证、技能认证或检定(英语:Professional certification, Trade certification, Proficiency certification, or Professional designation),是认证的一种,指从参
- 波罗的地盾波罗的地盾(或称为芬挪斯堪地盾,Baltic Shield或Fennoscandian Shield)是位于欧洲大陆北部的前寒武纪地质露出区,是欧洲最古老的地质区域之一。波罗的地盾基本分为5个区域—瑞典
- 硫氰化物硫氰酸盐是硫氰酸根离子SCN−所成的盐,常见的包括无色的硫氰酸钾、硫氰酸钠、硫氰酸铵和硫氰酸汞。硫氰酸酯指含有SCN官能团的有机化合物。硫氰酸根离子与氰酸根离子−同类,只
- 联合王国历史联合王国(英语:United Kingdom,缩写:UK,全名:大不列颠与北爱尔兰联合王国)历史,其发展以英格兰王国为核心,逐次并入威尔士公国、苏格兰王国和爱尔兰王国。目前联合王国的领土包含英格
- 豚鼠科豚鼠科(学名:Caviidae)是分布于南美洲的一类啮齿类动物,本科很多种类被驯化为宠物,如豚鼠属的豚鼠(Cavia porcellus),俗称“荷兰猪”或“几内亚猪”。
- 亲金作用在化学中,亲金作用(也称金键)是指金配合物通过金-金键形成多聚体的倾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