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观(梵语:मध्यमिका,转写:madhyamakā),大乘佛教术语,以观察中道作为修行。其思想起源于《杂阿含经》,即八正道中的正见。龙树著《中论》以此为理论核心,为中观派的核心思想与修持方法。
中观的汉语译名,源自嘉祥吉藏,用以翻译梵语:Madhyamaka,其旧译为中道。
梵文中,Madhyamaka,源自于形容词madhya(中、中间)的最高级-ma,加上词尾-ka,名词化之后所形成的单字,意思是中道、最中,或至中。释迦牟尼佛以中道来形容他传授的教法,龙树写作的《中论》中,将中道归纳为远离生灭、断常、一异、来出等二边,又称八不中道。观,又译为毗婆舍那,为观察、思维之意,以智慧观察与抉择,即是观,般若经中,以智慧为观察中道之依。嘉祥吉藏认为,以观察中道,作为修证的方法,即是中观,也就是八正道中的正见。
根源于《杂阿含经》与大乘佛教般若经传统,龙树撰写《中论》来阐述中观思想与修证,提出二十七观,以此来评破外道与其他学派的理论。龙树认为,以般若慧观察一切法,了解一切法皆是因缘生,皆是假名,皆是空,了解一切法无自性,就能够了解世俗谛,因此远离颠倒戏论,得知正确真实的因缘法,证入胜义谛。由中观,得致正见,得致涅槃。
龙树写作了一系列中观书籍,如十二门论、回诤论、大智度论等,其弟子提婆也写作百论,完备了中观思想,在大乘佛教中极受重视。藏传佛教传统上认为,所有讨论中观的书籍,如《入中论》等,都可以被称为中观论,但以龙树所著《中论》为根本,称其为《根本中观论》。
后世许多学派继承龙树的想法,并加以开展。龙树思想的主要继承者为中观派,以中观立宗,以一切法自性空为主要见解。其他主要学派,如瑜伽行唯识学派与如来藏学派,也各自根据自身宗义解释中观。中观学说因此形成大乘佛教重要的讨论课题之一。
中观学派认为,龙树在《中论》中,将《杂阿含经》的缘起、中道,《般若经》的假名、空性,融合贯通为一。在《大智度论》中,也多说此理。
缘起,在《杂阿含经》的定义为“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细说则分为十二缘起支。缘起甚深,难见。因有为法皆为因缘生,无常、无我、无相,因此为无自性空,无自性即是毕竟空,所以一切法的本体皆是空,为涅槃实相。
义净认为,中观意指,世间之事物,在世俗谛看来虽似为实有,于胜义谛观察皆为空,其自性为虚幻。
《心经》:“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由此可知般若是中观的先决条件。若无般若慧又有何现量的中观可言?《心经》与中观皆是大乘法。
佛教中瑜伽之意即是相应,窥基大师所著的《成唯识论述记》中有五种的瑜伽:与境、行、理、果、机相应。
鸠摩罗什门下的竺道生认为,十二因缘为中道,观十二因缘非断、非常为中观,由中观方可见佛性。
天台智�大师在《摩诃止观》中,将龙树《中论》归纳为“空、假、中”三谛,提出次第三观(从假入空观,从空入假观,中道第一义观),作为修行方法,而终归于圆顿止观。
萨迦派,将中观分为,大中观、应成中观与离边中观三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