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氟-1,3-二甲基环己烷

✍ dations ◷ 2025-08-10 16:06:07 #全氟化合物,卤代烃类溶剂,冷冻剂,氟代烃

全氟-1,3-二甲基环己烷(Perfluoro-1,3-dimethylcyclohexane)是液态的全氟化合物,是碳氢化合物1,3-二甲基环己烷(英语:1,3-dimethylcyclohexane)的全氟取代物,在化学上及生物体中都很安定,不易产生反应。

全氟1,3-二甲基环己烷可以用福勒过程(英语:Fowler process)制备,是将元素氟和氟化钴和气态的间二甲苯反应,选用间二甲苯而不是1,3-二甲基环己烷为反应物的原因是前者需要的氟比较少。

全氟1,3-二甲基环己烷在化学上不易起反应,对热稳定(可以超过400度),没有毒性。

全氟1,3-二甲基环己烷是透明无色的液体,密度略高,低粘度及低表面张力,会快速的蒸发。全氟-1,3-二甲基环己烷是对气体的良好溶剂,但对固体和液体则不然。

和其他的全氟环烃类似,全氟1,3-二甲基环己烷在极低的浓度下也可以侦测出来,因此是理想的示踪剂。

相关

  • 消毒消毒(Disinfection)是利用化学品或其他方法消灭大部分微生物,使常见的致病细菌数目减少到安全的水平。然而,与杀菌(Sterilization)相比,部分细菌孢子、滤过性病毒、结核杆菌及真菌
  • 能动移动性(英语:motility,又称运动性、活动性)是生物学术语,意指能自发且独立地移动。此一名词可以应用在单细胞和多细胞的生命体上头。在细胞生物学和生医工程中,移动性通常是指细胞
  • 皮托管皮托管(法语:pitot,发音: /ˈpiːtoʊ/,又称空速管、皮氏管)是一种测量压强的仪器,可用来测量流体运动速度。皮托管由法国工程师亨利·皮托(英语:Henri Pitot)于十八世纪初发明 并在十
  • 十二月廿五腊月廿五,农历腊月第二十五天。大清宣统皇帝 爱新觉罗·溥仪于1912年2月12日(宣统三年十二月廿五)宣告退位。 溥仪是大清帝国最后一位皇帝,同时也是中国自秦始皇创立皇帝制度以
  • 米利暗米利暗(希伯来语:מִרְיָם‎,阿拉伯语:مريم‎,英语:Miriam),天主教思高圣经译米黎盎,是前十三世纪的耶和华的女先知,是暗兰和约基别的大女儿,亚伦和摩西的姐姐。她在旧约圣经
  • 幕府幕府(日语:幕府/ばくふ bakufu */?)是指日本历史上由征夷大将军(俗称幕府将军,简称将军)领导与统治的武家政权,为日本特有国情下所产生的的政治体制,从1185年源平合战结束时开始,至1
  • 聂鲁达聂鲁达可以指:
  • 汉娜·阿伦特汉娜·阿伦特(Hannah Arendt,1906年10月14日-1975年12月4日)是美籍犹太裔政治学家,原籍德国,以其关于极权主义的研究著称西方思想界。汉娜·阿伦特被广泛认为是二十世纪最重要的哲
  • 前4年(希律王曾下令屠杀新生儿,希律在公元前4年去世,耶稣应在此年或之前出生。)
  • 小行星序号小行星序号适用于小行星和矮行星,由国际天文联合会设置的分支机构小行星中心处理。它们最后的完整格式包含三个部分:依据发现的先后顺序配赋的文字与数字,轨道确定后给予的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