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景略(1907年2月5日-1987年8月16日),名韬,号缉曼,别号缦叟,中国古琴演奏家,创立了“虞山吴派”,有“琴坛一代宗师”之称。亦对古琴制作颇有研究,是现代所用的钢丝尼龙弦的发明者之一。
吴景略祖籍江苏常熟,他亦出生在常熟西塘。少时从赵剑侯、周少梅、吴梦非等学习音律,也曾从萧退庵、樊少云学习书画。1930年吴景略开始师从王端璞学琴,三月闲共学《湘江怨》和《醉渔唱晚》二首。据他的学生吴宁回忆,吴景略曾说:“王先生是票友...他没有好的琴谱,他弹琴也没有节奏感。我与王先生只学了三个多月,以后他去吴江县任官,我就没有老师了”。此后他基本靠自学,某次在上海的古籍书店找琴谱时,从书店的伙计処得知有一名为徐少峰的医生懂得弹琴。吴景略前去拜访,因后者行医出门不在家而折返,但又向其寄出信件求学。徐少峰为他所感动,因请上海琴人李明德前往常熟教他弹琴。但吴仅与李明德学过一首曲子,即《梅花三弄》。按吴景略所述,原因是他衹上了一节课就基本摸清全曲,李明德称“你根本不需要老师,你是无师自通的琴人、天才”,而后将他介绍给了查阜西和李子昭,查阜西又请他加入了今虞琴社。他在抗日战争期间主持琴社事务。1950年代初在上海创立“策声琴韵室”,在上海、常熟教授古琴。
1953年吴景略受聘到中央音乐学院音乐研究所担任通讯研究员,三年后成为中央音乐学院教授、亦在天津的中央音乐学院民乐系弹拨教研室担任主任一职。1950年代他曾改良过今虞琴弦。文化大革命爆发后被迫离开学校,住在上海的女儿家中。这段时期与今虞琴社成员胡维礼是邻居,吴景略曾教导他弹琴。据胡回忆,吴景略可以做到叼着烟弹琴而至曲终烟灰不坠。但同时因生活所迫而卖掉了许多藏琴。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回到中央音乐学院,并成为终身教授。后来亦曾担任中国文学艺术联合会委员、中国音乐家协会民族音乐委员会委员、北京古琴研究会会长。并在1970年代发明出了钢丝尼龙琴弦。1987年8月16日因肺癌在北京逝世。
其子吴文光后来亦成为古琴演奏家,继承并发扬虞山吴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