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理查特结构
✍ dations ◷ 2025-05-16 20:52:16 #理查特结构
理查特结构(英语:Richat Structure),也被称为撒哈拉之眼(Eye of the Sahara)、Guelb er Richat,是一个位于撒哈拉沙漠西部、毛里塔尼亚境内的巨大同心圆地形。理查特结构的直径有50公里,海拔高度约400米,整体相当平坦;看起来就像个菊石,从绕地球轨道才得见其全貌。一开始理查特结构被认为是个陨石坑,但构造的中心地势平坦,没有发现曾有高温与撞击的地质证据;也不太可能是火山,因为当地没有发现火成岩堆积的圆顶。现在普遍认为,理查特结构的是地形抬昇与侵蚀作用同时进行的结果。理查特结构是一个深受侵蚀、略呈椭圆形的圆型,直径为40公里. 圆型中为沉积岩,年龄从圆心的晚元古代到其边缘的奥陶纪砂岩,地层倾角约10–20°,岩层中不同的石英比例使各岩层的硬度有所差别,差异侵蚀形成了突出的多组环形单面山。 它的中心区域由硅质角砾岩组成,覆盖直径至少30公里的区域理查特结构内部出露的是各种侵入性和挤出的火成岩,包括流纹岩,辉长岩,碳酸盐岩和庆伯利岩. 流纹岩由熔岩流和经交代作用热液蚀变的凝灰岩组成,显示曾有两个不同的喷发中心,被认为为两个低平火山口受侵蚀剩下的遗骸。根据野外测绘和航磁数据,可辨识出辉长岩形成的两组同心环堤,内环宽约20米,距离理查特结构中心约3公里。外环宽约50米,距离结构的中心约7至8公里。在结构中另有32组碳酸盐岩组成的石堤,石堤通常长约300米,宽1至4米,由内部没有空腔的碳酸盐岩组成。碳酸岩形成的年代约为94百万到104百万年。结构的北边有一组庆伯利岩侵入岩,年代约99百万年。这些岩层扰动的迹象被认为是理查特结构底下存在大型侵入岩脉的证据,同时也是因为该岩脉的推挤才使得理查特结构浮出地层。理查特结构中另一地质特征是壮观的热液换质作用,包括流纹岩和辉长岩,以及由热液溶解所形成、结晶巨大的角砾岩。含有巨大硅质结晶的角砾岩,在结构中心厚度至少达到40米,而在结构边缘的区域只有几米厚。角砾岩含白色与深灰色的燧石,富含石英的砂岩,与已强烈硅化的层叠石石灰岩。 以氩-氩定年法(英语:Argon–argon dating)检测,年代大约在大约98.2±2.6百万年前理查特结构被地质学家视为高度对称且深度侵蚀的地质穹顶,于1930年代至1940年代的文献中,以“理查特陨坑(Richât Crater)”、“理查特大坑(boutonnière du Richât)”之名登载。理查德-莫拉德(Richard-Molard,1948)认为这是一个超大型的火成岩侵入岩盖(英语:Laccolith)。1952年的地质调查标示了毛里塔尼亚四处类似的地质构造:理查特结构、Aouelloul、Temimichat-Ghallaman,与Tenoumer(泰诺摩尔陨石坑)。起先理查特结构也被认为与其他三处一样是撞击坑所形成的地质构造,然而1950年代到1960年代进行更深入的研究表明它是由单纯由陆地地质作用所形成的。在1960年代进行了大量的实地和实验室研究后,没有发现可靠的证据表明地质中含有重击事件所形成的冲击石英或其他任何高速撞击所形成的变质作用。标本中一开始被认为有检测出隐含着撞击作用的柯氏石英(英语:Coesite),但后来被确定是将重晶石误判
。随后Matton et al. (2005) 与Matton (2008) 的论文确定理查特结构并非撞击坑。最新的定年与地质论文揭示,理查特结构中圆形分布的山脊和山谷,是由白垩纪时代的碱性火成岩侵入岩盘,使得顶端交替的硬岩和软岩层逐渐抬升,进而因差异侵蚀而形成了多组单面山。在撒哈拉沙漠东部的苏丹、埃及与利比亚国境处,有另外两个规模较小的类似结构。坐标:21°7′29.67″N 11°24′12.96″W / 21.1249083°N 11.4036000°W / 21.1249083; -11.4036000
相关
- 类固醇甾体(英语:steroid)是属于脂类的一类,特征是有一个四环的母核。所有甾体都是从乙酰辅酶A生物合成路径所衍生的。不同的甾体在其附在环上的官能团有所不同,而其基本结构都是有一个
- 阿克苏姆人阿克苏姆(Kingdom of Aksum、መንግስቲ ኣኽሱም)是公元前或公元初在东北非洲的国家,首都为阿克苏姆城(今属埃塞俄比亚的提格雷省)。公元1世纪,一位古希腊商人写的《红海环航记》
- 自主神经自主神经系统(英语:autonomic nervous system,缩写为ANS),又称植物神经系统(vegetative nervous system,VNS)或内脏神经系统(visceral nervous system,VNS),与躯体神经系统共同组成脊椎
- 头抽头
- SN 1987A环绕1987 A的环圈和在中心来自超新星爆炸的环圈SN 1987A是1987年2月24日在大麦哲伦云内发现的一次超新星爆发,是自1604年开普勒超新星(SN 1604)以来观测到的最明亮的超新星爆发
- 日夜节律昼夜节律(英语:circadian rhythm /sɜːrˈkeɪdiən/),又译日夜节律、概日节律、日变周期、生理时钟,一种生理现象,以内源性、持续的,呈现以约24小时为周期的变动。包括植物、动物
- 奥地利皇帝这是一份奥地利自成为独立封地以来各代藩侯、公爵、大公以及皇帝的名单。奥地利起源于罗马帝国皇帝奥托二世创设的巴伐利亚东部边防区(马克),其统治者(来自于巴本堡家族)在大约96
- 车苏语彝语东部方言,是彝语的一种方言,主要分布在云南省东北部和中部、四川省南部、贵州省西部、广西壮族自治区西部,使用人数约有120万。操这种方言的人自称“诺苏”.mw-parser-outp
- 明兵部尚书明朝兵部尚书,是中国明朝六部中兵部的最高级长官,雅称为“大司马”,负责掌管全国卫所军官的选拔授予、训练、车辆、武器管理等政令,为正二品。明朝兵部尚书中,有包括指挥京师保卫
- 琥珀鸟琥珀鸟属(学名:Elektorornis)为已灭绝的反鸟类,包含唯一种陈光琥珀鸟(Elektorornis chenguangi),种名来自于中国腾冲市琥珀阁博物馆的馆长陈光。标本发现于缅甸 9,900 万年前白垩纪